驾驶室逃生装置、驾驶室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6985发布日期:2023-05-07 05:5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驾驶室逃生装置、驾驶室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安全驾驶,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逃生装置、驾驶室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1、用于运送货物的车辆一般在驾驶室内集成有车载卧铺,车载卧铺常设置于驾驶室内部座椅的靠背后面,司机在长途运输作业的途中能够利用车载卧铺休息。

2、由于驾驶室中在座椅的靠背后面通常集成有卧铺,特别是车载卧铺与座椅之间距离很近,若出现车辆碰撞的交通事故,驾驶室被撞击变形,座椅受到冲击后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挤压驾驶室内的司机和乘员,车内的司机和乘员如不及时跳车或无法跳车会导致被卡住受伤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逃生装置、驾驶室及工程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室内的座椅与车载卧铺之间距离近,当驾驶室受撞击座椅活动空间小,致使驾乘人员无法逃生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逃生装置,包括:

3、座椅,所述座椅底部设置有导轨组件,所述座椅通过所述导轨组件与驾驶室底板滑动连接;

4、卧铺,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后方,当驾驶室受撞击时,所述座椅能够沿着所述导轨组件向后移动挤压所述卧铺使所述卧铺向后折叠,且所述座椅能够进入所述卧铺所在的空间,以增大所述座椅至所述驾驶室前端的距离。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逃生装置,所述导轨组件包括:

6、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底部;

7、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座椅底部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导轨通过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座椅底部连接,使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对静止;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座椅解除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沿着所述第二导轨滑动;

8、第三导轨,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底板,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逃生装置,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10、横梁,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二导轨之间;

11、锁体,设置在所述座椅底部,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所述驾驶室的蓄电池及感应开关电连接;

12、弹簧,所述弹簧呈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横梁与所述座椅之间,且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阀芯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横梁连接,当所述感应开关闭合时,所述电磁阀通电能够使所述阀芯与所述弹簧的第一端解除连接,以使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作用在所述座椅上使其朝后方移动挤压所述卧铺。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逃生装置,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a柱,用于当所述驾驶室受撞击使所述驾驶室的a柱向内形变时,所述感应开关受力闭合,使电磁阀通电。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逃生装置,所述卧铺包括:

15、一对导轨,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后方,一对所述导轨之间具有容纳所述座椅的间隙;

16、多个床板,设置在一对所述导轨之间,多个所述床板之间柔性连接,所述床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一对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转接件,所述座椅能够挤压所述床板并进入所述间隙,以使得所述第一转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滑动和转动,以将多个所述床板挤压成相互折叠状。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逃生装置,所述卧铺包括:

18、一对导轨,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后方,一对所述导轨之间具有容纳所述座椅的间隙;

19、卧铺板,设置在一对所述导轨之间,所述卧铺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转接件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座椅能够挤压所述卧铺板并进入所述间隙,以使得所述第二转接件相对于所述导轨滑动和转动,以将所述卧铺板挤压成折叠状;

20、伸缩支撑杆,倾斜连接在所述卧铺板与所述驾驶室背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卧铺板,当所述座椅挤压所述卧铺板使其折叠时,所述伸缩支撑杆能够受力缩短并收回至所述驾驶室背板。

2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逃生装置,所述卧铺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的第一端两侧通过第二转接件与一对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床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驾驶室背板铰接,所述第一床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床板的第一端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与所述伸缩支撑杆连接;当所述座椅挤压所述第一床板进入所述间隙时,所述第二床板能够挤压所述伸缩支撑杆使其缩短,且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能够折叠在一对所述导轨的下方。

2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逃生装置,所述座椅的靠背设置缓冲结构,所述座椅的底部后端设置锁钩,所述驾驶室背板对应设有锁扣,当所述座椅向后移动并进入至所述间隙时,通过所述锁钩与所述锁扣连接对所述座椅定位。

2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

24、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驾驶室。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包括座椅和卧铺,通过将座椅后方的卧铺设置成可折叠的结构,当出现车辆碰撞的交通事故导致座椅受到冲击力后移时,座椅的靠背挤压卧铺,使卧铺能够向后折叠,从而使增大了座椅的活动空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因座椅后方设置卧铺,当驾驶室受碰撞变形会导致座椅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能保证驾乘人员安全的问题,提高了驾驶室人员的安全性。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及工程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驾驶室逃生装置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驾驶室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a柱,用于当所述驾驶室受撞击使所述驾驶室的a柱向内形变时,所述感应开关受力闭合,使电磁阀(4)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板包括第一床板(9)和第二床板(10),所述第一床板(9)的第一端两侧通过第二转接件与一对所述导轨(6)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床板(10)的第二端与所述驾驶室背板铰接,所述第一床板(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床板(10)的第一端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第二床板(10)的底部与所述伸缩支撑杆(8)连接;当所述座椅(1)挤压所述第一床板(9)进入所述间隙时,所述第二床板(10)能够挤压所述伸缩支撑杆(8)使其缩短,且所述第一床板(9)与所述第二床板(10)能够折叠在一对所述导轨(6)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靠背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座椅(1)的底部后端设置锁钩(11),所述驾驶室背板对应设有锁扣,当所述座椅(1)向后移动并进入至所述间隙时,通过所述锁钩(11)与所述锁扣连接对所述座椅(1)定位。

9.一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逃生装置。

10.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驾驶室。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安全驾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驾驶室逃生装置、驾驶室及工程车辆,本技术的驾驶室逃生装置,包括座椅和卧铺,座椅底部设置有导轨组件,座椅通过导轨组件与驾驶室底板滑动连接;卧铺设置在座椅的后方,当驾驶室受撞击发生变形时,座椅能够沿着导轨组件向后移动挤压卧铺使卧铺向后折叠,且座椅能够进入卧铺所在的空间,以增大座椅至驾驶室前端的距离。当出现车辆碰撞的交通事故导致座椅受到冲击力后移时,座椅的靠背挤压卧铺,使卧铺能够向后折叠,从而使增大了座椅的活动空间,解决了因卧铺导致座椅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能保证驾乘人员安全的问题,提高了驾驶室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田飞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