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6418发布日期:2023-08-05 21:1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车辆及其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提供一种车辆及其控制器。


背景技术:

1、车辆上的控制器通常安装在车内的角落里,控制器被内饰板遮盖而隐藏。在车辆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车内的驾乘人员在车内饮水时存在水瓶掉落而将水洒落在车内的情况,洒落的水容易透过内饰板的缝隙滴落到控制器上。为了减小水进入控制器而导致内部电路短路的情况发生,控制器的壳体通常采用密封壳体。由于控制器的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线缆连接的连接器,滴落在壳体上的水会沿着壳体的顶部向四周流动,当水流至设置连接器的侧板时,水容易进入连接器内部而导致短路。为了减小连接器处进水短路的风险,通常在壳体设置连接器的位置设置一个屋檐结构,通过屋檐结构来阻挡洒落的水流到连接器上。

2、不过,由于连接器需要手动连接外部设备的线缆,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而屋檐结构的设置占用一定的空间。对于较薄的控制器,连接器占用了所在位置侧板的大部分面积,连接器与外部设备的线缆连接时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屋檐结构将严重影响连接器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操作空间。

3、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连接器占用了所在侧板的大部分面积的控制器采用屋檐结构对连接器进行防水将影响连接器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操作空间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的连接器,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位置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的顶部覆盖有盖板,所述顶板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边缘连接有朝所述第一侧板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下部与所述顶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部分抵接,所述第一延伸板上形成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落水孔。

3、在上述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延伸板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落水孔,所述多个落水孔以至少两排的分布方式分布在所述第一延伸板上,每排所述落水孔沿所述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依次均匀分布,相邻两排的落水孔在所述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上交错分布。

4、在上述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落水孔在所述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的尺寸不小于同一排上相邻两个落水孔的相邻边缘之间的尺寸。

5、在上述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下部包括下边缘以及从所述下边缘朝所述第一侧板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顶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部分抵接。

6、在上述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下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滴水筋,所述第一滴水筋位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

7、在上述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顶板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位于所述顶板上位于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二排水槽之间的隔挡结构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下表面抵接。

8、在上述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滴水筋,所述第二滴水筋位于所述第二排水槽的上方。

9、在上述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上表面为在所述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从一端朝另一端向下倾斜的斜面或者从中部向两端向下倾斜的斜面。

10、在上述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排水槽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侧边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倾斜导流面。

11、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控制器包括壳体,壳体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的连接器,壳体的顶板上远离第一侧板的位置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散热件,散热件的顶部覆盖有盖板,顶板上形成有沿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排水槽,盖板靠近第一侧板的边缘连接有朝第一侧板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延伸板,第一延伸板的下部与顶板上位于第一排水槽和第一侧板之间的部分抵接,第一延伸板上形成有落水孔。

12、当壳体的盖板上滴落有水时,朝控制器的连接器方向流动的水先流经第一延伸板,水穿过第一延伸板上的落水孔而落在第一排水槽内,之后顺着排水槽排出,降低了水流到连接器而导致连接器短路的情况发生的风险,有效保护了控制器的使用安全。另外,这样无需在壳体设置连接器的位置设置屋檐结构来阻挡洒落的水流到连接器,消除了对连接器与外部设备的线缆连接的操作空间的影响。

13、优选地,第一延伸板上形成有多个落水孔,多个落水孔以至少两排的分布方式分布在第一延伸板上,每排落水孔沿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依次均匀分布,相邻两排的落水孔在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上交错分布。

14、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水沿着第一延伸板向下流动时,流过上一排落水孔而未穿过落水孔的水继续向下流动时能够流经下一排落水孔并穿过下一排落水孔而滴落在第一排水槽内,使得水能够更加有效地流入第一排水槽内,进一步降低了水流到连接器的风险。

15、优选地,落水孔在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的尺寸不小于同一排上相邻两个落水孔的相邻边缘之间的尺寸。

16、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下一排的落水孔能够更好地拦截流经上一排落水孔而未穿过的水,进一步降低了水流到连接器的风险。

17、优选地,第一延伸板的下部包括下边缘以及从下边缘朝第一侧板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的下表面与顶板上位于第一排水槽和第一侧板之间的部分抵接。

18、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大与壳体的顶板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降低了第一延伸板上的水穿过落水孔之后沿着第一延伸板的下表面流到第一延伸板的下部并从第一延伸板的下部与壳体的顶板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穿过而流向连接器的风险。

19、优选地,第一延伸板的下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滴水筋,第一滴水筋位于第一排水槽的上方。

20、通过这样的设置,当穿过落水孔的水的一部分沿第一延伸板的下表面流动至第一延伸板的下部时,第一滴水筋能够引导并使该部分水更加容易地滴落在第一排水槽内,进一步降低了该部分水从第一延伸板的下部与壳体的顶板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穿过而流向连接器的风险。

21、优选地,顶板上形成有沿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排水槽,第二排水槽位于所述顶板上位于第一排水槽和第一侧板之间的位置,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之间的隔挡结构的上部与第二延伸板的下表面抵接。

22、通过这样的设置,即使有一少部分水穿过第二延伸板与顶板之间的间隙而朝向第一侧板流动时,该部分水能够流入第二排水槽内并通过第二排水槽排出,阻止了该部分水继续朝向第一侧板流动,进一步降低了水流到连接器的风险。

23、优选地,第二延伸板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滴水筋,第二滴水筋位于第二排水槽的上方。

24、通过这样的设置,当一少部分水穿过第二延伸板与顶板之间的间隙而朝向第一侧板流动时,第二滴水筋能够引导该部分水低落至第二排水槽内,进一步降低水流到连接器的风险。

25、优选地,第二延伸板的上表面为在第一侧板水平延伸方向从一端朝另一端向下倾斜的斜面或者从中部向两端向下倾斜的斜面。

26、通过这样的设置,当第一延伸板的上表面有一部分水未穿过落水孔而流到第第二延伸板上时,该部分水能够在第二延伸板的上表面沿着斜面流向壳体与第一侧板相邻的侧板位置而流下,避免了该部分水流向第一侧板而进入连接器的情况发生。

27、优选地,第一排水槽远离第一侧板的侧边与顶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倾斜导流面。

28、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促使穿过落水孔而滴落在第一排水槽外的水流入第一排水槽内,更加有效地将水排出。

29、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器。

30、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器具有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的控制器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