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5168发布日期:2024-03-12 19:1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在私人停车场、加油站等地方都能够见到充电桩。现有的充电桩通常设计为落地式,一般配置在停车位上。目前一般采用的都是有线充电,充电枪头和充电桩主体之间连接有较长的充电线缆。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充电桩在充电桩主体侧部通常设置有挂钩,充电完成时将充电线缆挂在挂钩上,通过挂钩对充电线缆进行支撑、定位,防止充电线缆垂落在地面。然而现有的挂钩首先其对于充电线缆的固定效果较差,充电线缆容易从上面脱落,其次,现有的挂钩其开口通常朝上,当需要将充电线缆从挂钩上取下时需要高举线缆,操作较为不便。

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便于固定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cn116424121a),包括有转动设置在绕线轮,通过绕线轮对充电线缆进行卷绕,能够方便的对充电线缆进行收纳。但实际应用时发现由于充电线缆柔软度较差,特别是对于较粗的充电线缆而言,这种绕线轮难以对其进行卷绕,操作十分吃力。除非采用更大直径的绕线轮,但这又会对充电桩的整体体积产生影响,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充电线缆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包括有与充电桩主体侧壁配合安装的架体,架体上设置有供充电线缆置入的凹槽,凹槽于架体的两侧具有连通的开口,方便充电线缆的穿设,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下方设置,方便用户取下线缆,凹槽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滑动连接在架体上,第一定位块能够朝远离和靠近第二定位块的方向运动,第一定位块包括有与充电线缆配合接触的弧形或斜相的接触面,使得充电线缆在朝凹槽内侧方向运动以及朝凹槽外侧方向运动时能够推动第一定位块朝与第二定位块相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能够方便将充电线缆沿凹槽的槽口置入到凹槽中或是从凹槽中取出,第一定位块还连接配合有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定位块朝第二定位块的方向复位运动。当充电线缆置入凹槽中时,通过弹性机构为第一定位块提供支撑,能够防止充电线缆从凹槽中掉落。

3、进一步地,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包括有开设在充电桩主体侧壁的容置槽,所述弹性机构安装在容置槽中,所述架体安装固定在容置槽的槽口处并对容置槽的槽口进行遮盖。容置槽的设置合理利用充电桩的内部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有活动杆、限位块、弹簧,活动杆的一端和限位块配合固定,容置槽的侧壁设置有与活动杆配合滑动连接的连接孔,限位块与该容置槽的侧壁构成限位配合,防止活动杆从连接孔中脱出,所述第一定位块连接固定于活动杆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套设在活动杆上并分别与容置槽的侧壁和第一定位块相抵接。当第一定位块被推动朝远离第二定位块方向运动时能够驱动弹簧进行压缩。弹簧释放弹性势能时能够驱动第一定位块朝靠近第二定位块方向运动。

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二定位块为转动设置在安装孔中的滚轮,将第二定位块设置为滚轮能够减少与充电线缆接触时的摩擦,方便充电线缆的嵌入安装。

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顶壁呈圆弧形,能够提高和充电线缆的接触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对应配合能够方便的将充电线缆插入安装到架体的凹槽中,并且在充电线缆安装完成之后不容易掉落,能够提高对充电线缆的定位效果。由于凹槽的槽口是朝向下方设置的,不需要高举充电线缆,操作起来更加省力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包括有与充电桩主体侧壁配合安装的架体,架体上设置有供充电线缆置入的凹槽,凹槽于架体的两侧具有连通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下方设置,凹槽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滑动连接在架体上,第一定位块能够朝远离和靠近第二定位块的方向运动,第一定位块包括有与充电线缆配合接触的弧形或斜相的接触面,使得充电线缆在朝凹槽内侧方向运动以及朝凹槽外侧方向运动时能够推动第一定位块朝与第二定位块相远离的方向运动,第一定位块还连接配合有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定位块朝第二定位块的方向复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开设在充电桩主体侧壁的容置槽,所述弹性机构安装在容置槽中,所述架体安装固定在容置槽的槽口处并对容置槽的槽口进行遮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有活动杆、限位块、弹簧,活动杆的一端和限位块配合固定,容置槽的侧壁设置有与活动杆配合滑动连接的连接孔,限位块与该容置槽的侧壁构成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块连接固定于活动杆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套设在活动杆上并分别与容置槽的侧壁和第一定位块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二定位块为转动设置在安装孔中的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顶壁呈圆弧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包括有与充电桩主体侧壁配合安装的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于架体的两侧具有连通的开口,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下方设置,凹槽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一、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滑动连接在架体上,第一定位块包括有与充电线缆配合接触的弧形或斜相的接触面,使得充电线缆在朝凹槽内侧方向运动以及朝凹槽外侧方向运动时能够推动第一定位块朝与第二定位块相远离的方向运动,第一定位块还连接配合有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定位块朝第二定位块的方向复位运动。本技术的充电桩充电线缆挂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充电线缆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忠,何成章,梅争慧,姬旭东,朱夏鸣,马明,潘齐旺,耿小伟,王慕将,卢剑辉,缪虎,潘如海,黄锐,金建新,金楠洋,吴思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温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