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4257发布日期:2024-05-11 0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保护单元包括瞬态保护电路和防反接保护电路,瞬态保护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到新能源汽车的车载低压蓄电池,瞬态保护电路的第二端通过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到电压转换单元和智能功率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瞬态保护电路包括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电容c1和电容c2,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电容c1和电容c2并联,并联后的第一端连接到新能源汽车的车载低压蓄电池的正极,并联后的第二端连接到新能源汽车的车载低压蓄电池的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理想二极管桥控制芯片u1和电容c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电容c4、电容c5、稳压芯片u2、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时序控制单元包括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电阻r3、电容c7、时序控制芯片u3、电容c8、电容c9和电阻r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时序控制芯片u3采用型号为tps38700的时序控制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缓冲单元包括电容c10和缓冲芯片u4,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缓冲芯片u4的第一引脚均连接到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缓冲芯片u4的第二引脚至第九引脚分别对应连接到时序控制芯片u3的第五引脚至第十二引脚,缓冲芯片u4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一引脚均接地,缓冲芯片u4的第十二引脚至第十九引脚均连接到智能功率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缓冲芯片u4采用型号为hef40244b的缓冲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功率单元包括功率控制芯片u5、功率控制芯片u6、功率控制芯片u7、功率控制芯片u8、功率控制芯片u9、功率控制芯片u10、功率控制芯片u11和功率控制芯片u12,功率控制芯片u5的输入端、功率控制芯片u6的输入端、功率控制芯片u7的输入端、功率控制芯片u8的输入端、功率控制芯片u9的输入端、功率控制芯片u10的输入端、功率控制芯片u11的输入端和功率控制芯片u1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缓冲芯片u4的第十二引脚至第十九引脚,功率控制芯片u5的输出端、功率控制芯片u6的输出端、功率控制芯片u7的输出端、功率控制芯片u8的输出端、功率控制芯片u9的输出端、功率控制芯片u10的输出端、功率控制芯片u11的输出端和功率控制芯片u12的输出端连接到车载低压待供电部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低压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包括保护单元、智能功率单元、时序控制单元、缓冲单元和电压转换单元;本发明采用输入防反接设计,能够提高接线安全性;并通过时序控制单元控制智能功率单元的输出顺序,实现车载低压部件的上电顺序的精确控制,且仅需要一根控制信号线即可实现,无需额外的通讯线缆,不仅能够保证低压配电系统的稳定可靠,还降低了车辆的维护复杂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宝秋,李雪峰,高广宗,郎文嵩,王伟臣,李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