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无耀光会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49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无耀光会车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会车车灯,尤其是由反光罩、阻光网格、发光点和倾仰角活动轴组合而成的机动车无耀光会车车灯。
机动车晚间运行,在两车相遇时,车灯产生刺眼眩目的耀光使驾驶员无法看清前进路线造成交通事故。目前广泛应用近光灯来实现夜间会车,采用改变发光点在反光罩的发光角度,缩短光线射程,减弱光照强度,以达到减少耀光效应,但耀光还是相当程度存在,眩目感并未根除,因而晚间会车还是潜伏着重大交通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消除耀光的会车车灯,无眩目反应,并且光照亮度大于近光灯,能在一种程度保留远光照明,提高驾驶员有效视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有限光网格、发光点、反光罩、倾仰角活动轴,活动轴控制点、灯罩面和灯外壳,其限光网格置于发光点之前,与发光点之后的反光罩边沿套合,限光网格是由上下两部分薄片排置组合而成,在发光点水平直径至发光罩上沿部分,呈圆弧形或方框形的薄片按振辐式有间隔地层层排置,薄片排置的倾斜角度与聚光束顺射角度一致,在发光点水平直径中点至反光罩上沿,呈直线形的薄片按辐射线式进行有间隔地射线状排置,薄片相交排置成层层扇形或梯形式格间的限光网格的上半部,在发光点水平直径以下至反光罩下沿,呈直线薄片平等于发光点水平直径顺射向有间隔地层层排置成层格式限光网格的下半部,薄片和薄片的纵深走向倾斜角度A保持与反光罩的聚光束大小顺射角度B一致,反光罩两侧各安装一个倾斜角活动轴。
薄片的宽度至少0.1公分,薄片的朝下的一面镀涂反光材料,其朝上一面镀涂吸光材料或萤光材料,薄片的左右两面镀涂吸光材料或萤光材料。
发光点发光由反光罩进行光反射,形成上、下、左、右扇状辐射光面的扇形辐射光和灯面正前方的聚光射束,这两种光照线是造成驾驶员耀眼和眩目的根本因素,限光网格置于发光点正前方,网格的上半部因薄片是按聚光束角度顺射向排置,所以薄片将灯的上面扇状辐射光被阻隔,薄片纵深走向将灯面左右扇状辐射光被阻,而从层层格间透射出的聚光被限向向下透射,射束的光点与视不在同一水平上,各薄片的一定宽度,使层层格间具有一定的长、宽、深的三维几何组合结构,这样视点与格间聚光束射束光点形成上面和左右的视线死角,消除了聚光束光点对视点的耀光,限光网格的下半部薄片的层格结构,使灯的下半部的聚光束射沿层格透射,因薄片也按聚光束顺射向层层排置,所以直射光被阻隔,而下射光被保留复盖照明,而视点在灯光上方,不构成对视点耀光。若由于偶尔路面位置高低差或车型大小会车时引起车灯与视点的水平相遇时,因薄片的倾斜走向,使限向向下和透射光中仍有少量直射光的光点与视点产生有限耀光,反光罩两侧的活动轴由控制点控制反光罩作倾仰度变化,使有限耀光光点与视点形成角度变化,消除对视点的耀光,倾仰活动范围在0-15度角度内。薄片上的涂料则能最大值地保留限光网格上半部远射光和下半部下射光透射,使近铺光无耀光。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长期以来会车存在的耀光眩目的问题,保留了远射光,加长了驾驶员有效视程,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用料简单,造价较低,体积小,便于机动车安装,易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立体示意图2是
图1实施例的正面主视图;图3是
图1实施例中聚光束射向角度示意图;图4是
图1实施例中侧面剖视图。图中限光网格上半部薄片被剖后层层排置的倾斜角A与聚光束顺射向角B一致。
图5是
图1实施例中聚光束从限光网格上半部层层格间中透射的侧面剖示示意图;图6是
图1实施例中聚光束从限光网格上半部层层格间透射的接近水平直径处横向剖面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
图1实施例中限光网格下半部光透射侧视示意图;图8是
图1实施例中沿倾仰角活动轴,反光罩同限光网格一起向前倾15度侧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正面主视图。
图1所示,一种机动车会车车灯的反光罩6边沿套有限光网格4,在反光罩6外有灯外壳10,限光网格4外有灯罩面9,反光罩6两外侧各有一个倾仰角活动轴2,控制点8控制活动轴7,使反光罩6作倾仰活动,发光点5在反光罩6内。反光罩6用玻璃等材料制成,倾仰角活动轴7用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灯罩面9由玻璃等透光材料制作,发光点5是灯泡,限光网格4的薄片1、2、3均用同种金属、塑料片等材料制作,灯外壳10用金属等材料制作。限光网格4(见图2)的上半部由薄片1和薄片2相交组合构成,薄片1呈圆弧形有间隔地层层排置,薄片1排置的倾斜角度A与聚光束顺射向角度B一致(见图3、图4),薄片1和薄片2宽度不少于0.1公分,则限光网格4纵深走向不少于0.1公分,限光网格4上半部层层格间使透射光光点与视点构成视线死角,不对视点产生耀光,其层层格间孔光束透射值因薄片1的倾斜角A而得以最大值保证(见图5、图6),限光网格4下半部的薄片3平行于中心水平直径并有间隔地层层排置成层格式,薄片3的倾斜度也和聚光束顺射向相同(见图7),因此聚光束透射光也得到最大值保证。有时因路面高低差或车型大小引起车灯与视点在同一水平时,被限的透射光中少量直射光会产生对视点的有限耀光,由控制点8控制倾仰角活动轴7,使反光罩6连同限光网格4作倾仰活动,消除有限耀光,倾仰活动调节范围在0-15度角度内(见图8),控制点8直接牵引至驾驶室内,可用电动装置或机械装置作为控制点8控制倾仰活动轴。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图9),薄片1改用方框形,灯外壳10可改变多种形状,消除耀光效果相同。薄片1和薄片3的倾斜角A根据不同反光罩的光圈大小顺射向角度B的不同而随之不同。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无耀光会车灯,它包括有限光网格4、发光点5与反光罩6、倾仰角活动轴7、活动轴控制8及灯罩面9和灯外壳10,其特征是限光网格位于发光点5正前方,与置发光点5后的反光罩6边缘套合,灯罩面9配合灯外壳10把反光罩6和限光网格4套合在内,限光网格4由上下两部分薄片1、2、3组合构成,在发光点5水平直径至反光罩6上沿部分,呈圆弧形或方框形的薄片1按振辐式有间隔地层层排置,在发光点5水平直径中点至反光罩6上沿,呈直线形的薄片2按辐射式进行有间隔在射线状排置,薄片1、2相交排置或层层扇形或梯形的格间式限光网格4的上半部,在发光点5水平直径以下直至反光罩6下沿,呈直线形薄片3平行于发光点水平直径,有间隔地层层排置或层格式限光网格4的下半部,薄片1和薄片3的倾斜角A保持与反光罩6的聚光束大小顺射角度B一致,反光罩6两外侧各安置一个倾仰角活动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车无耀光会车灯,其特征是薄片1、2、3的宽度至少0.1公分,薄片1和3朝下一面镀涂上反光材料,薄片1、3朝上一面和薄片2左右两面镀涂吸光材料或萤光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上是一种机动车无耀光会车灯。它由限光网格套在反光罩边沿上组合而成,反光罩两侧有倾仰角活动轴,限光网格上半部是圆弧形或方框形薄片有间隔地振辐式层层排置和直线形薄片辐射式排置相交成有长、宽、深三维格间的层格网格,限光网格下半部是平行水平直径的直线形薄片有间隔地层层排置成格式网格,薄片层格走向与聚光束顺射向一致,各薄片上涂有吸光、反光材料,能消除耀光,最大值保留远射光,加长驾驶员有效视程。造价低廉,制造容易,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B60Q1/02GK2140319SQ92203678
公开日1993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3日
发明者彭格智 申请人:彭格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