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拉伸的汽车方向盘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412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自动拉伸的汽车方向盘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安全保险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自动拉伸的汽车方向盘锁具。
现有的汽车方向盘锁具的结构如


图1至图3所示,它有一个杆状本体2,在杆状中空本体2前端连固有一独立的锁座1,杆状本体2下方设有与方向盘卡夹的朝后钩体22,锁座1上部有一凸起的锁孔211,锁具4装设在锁孔211内,锁座1呈前后贯通状,锁座的槽道20则与细长插杆5活动插套,插杆5本体段上开设有与锁具下部相卡合的环形卡槽54,插杆前部连接有一与钩体22插卡方向相反的钩体51。在锁座1另一侧孔眼内依次装放有卡掣元件组3,卡掣元件组3由顶珠33,弹簧31和盖板32构成,锁具4下段有一弧面部41和一对应的平面部40。
当需锁扣时,用钥匙将锁具4转动,使其下段弧面部41嵌持在插杆5本体段的环形卡槽54内,如图2所示,此时,插杆5被限制在欲锁扣的长度。如要解锁或调节锁撑长度时,则再用钥匙反向转动锁具4的锁芯,使其弧面部41转出与环形卡槽54的卡掣,而其平面部40转到原弧面部41所处位置,使插杆5解锁而沿本体2内孔轴向进行长度调节。如图3所示,当其长度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再用钥匙转动锁芯,使弧面部41再次进入与卡槽的卡掣。
由上可见,此种结构的锁具存在着以下缺点1.在插杆5进行卡撑长度调整或锁定及解锁时,均需直接用钥匙进行操作动作,因此,在使用上不太方便。
2.盗车者只需用一弧形钢条插入本体2的圆孔状槽道20内将顶珠33向上顶起或将锁具4下方的下探段触转,均可使锁插杆5的锁定失效,故其防盗性较差。
3.调节插杆轴向长度时易发生突然拉出过长或不易拉出的问题,有时,常因拉出过长过猛而将车窗玻璃碰碎或人体碰伤,其原因就在于其无轴向限位。
4.在调整节插杆轴向长度时,插杆自身易产生周向偏转,进而影响其调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锁定可靠无需频繁开动锁具,并设有限位机构的可自动拉伸的汽车方向盘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中空本体槽道内活动插装有插杆,插杆前部固连有一钩体,本体下部设有一与插杆前部钩体反向的钩体,插杆一侧轴向间隔开设有插孔,在本体前段上部有一与本体一体成型的锁座,锁具装放在锁座前侧的锁孔中,锁座上部卡掣孔中设有卡掣组件,卡掣孔锁孔与槽道三者互为贯通,槽道下部设有一限位块,在插杆前后部下侧各设有一卡块,插杆后部挂钩与本体内腔后部挂钩之间挂连有弹簧。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1.由于弹簧及卡掣销杆下段平面和斜滑面与插孔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插杆进行轴向卡撑长度调整时均无需用钥匙开启锁具,而达到了在拉伸的同时即可顺势锁扣在方向盘上的自动锁定功能,故具有操作方便、快速的特点。
2.由于弹簧的自动弹拉及矩形槽道及矩形插杆的设计作用,伸缩杆可快速、稳定地被拉出或自动缩回,更不会发生转动。
3.由于本体内凸限位块和插杆两端卡块的设置,使插杆的轴向位置得以限制,不会发生因用力过猛而突然拉出的碰撞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现有车用方向盘锁具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
图1组合后锁具部位的纵向结构剖面图。
图3是
图1组合后锁具部位的横向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部分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掣销杆锁定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卡掣销杆开启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沿轴向调节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4至9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有一中空本体2,在中空本体2内活动插装有前部固连有钩体51的插杆5,在中空本体2下部有一与钩体51钩卡方向相反的钩体22,中空本体2前上部的锁座21的纵向卡掣孔210中装设有卡掣组件3,卡掣组件3由卡掣销杆30,套在卡掣销杆30上部的弹簧31及压盖32构成,锁具4装设在锁座21的横向锁孔211中,锁孔211与纵向卡掣孔210相贯通,纵向卡掣孔210与中空本体2的槽道20相贯通,锁体4的拨转段42与卡掣销杆30的中段凹槽301相卡拨,其特征在于中空本体2的矩形槽道20的后部和矩形插杆5的后部均设有一个挂钩24和52,在挂钩42和52之间挂钩有弹簧6,中空本体矩形槽道20内活动插放的矩形插杆5的上侧沿轴向间隔分布有数个与卡掣销杆30下段相卡插的插孔53,卡掣销杆30的下段一侧有一平面卡合部303,在平面卡合部的另一侧有一斜面滑拨部302。参见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在中空本体的矩形槽道20前段底部设置有一高出内腔下平面的限位卡块8,在矩形的插杆5底部的前后部各下凸有一与限位块相碰触的卡块54。参见图4中空本体2的外形呈矩条形,在中空本体2的前段上凸有一与其为一体的矩形锁座21,矩形锁座21的上部开有一纵向圆形卡掣孔210,卡掣孔210与下部的横向矩形槽道20相垂直贯通,锁孔211与纵向圆形卡掣孔210相垂直并相贯通,锁具4的拨转段42装设在圆形卡掣孔210中的卡掣销杆30前周侧开设的凵形凹槽301内,在圆形卡掣杆30的凹槽301的上段有一内装有弹簧31的凹孔300,在圆形卡掣杆30的凹槽301的下段的前侧有一与矩形插杆5的上部插孔53相插卡的平面卡合部303,在平面卡合部303的另一侧是一与插孔53相滑拨的向内倾斜的斜面滑拨部302,限位块8装设在矩形槽道20内腔下壁面的通孔23内并呈上凸状,两矩条形卡块54分别焊固在矩形插杆5的下平面的前后端并位于限位块8的两侧,在矩形本体2的矩形槽道20轴向末端固定有一装配盖板7。参见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大致如下先将卡掣销杆30、弹簧31及压盖32装入卡掣孔210内,然后装入锁具4,再将弹簧6前部钩挂在插杆5后部挂钩52上,将插杆5插入槽道20内,再将弹簧6后部挂钩在槽道20内腔后部的挂钩24上,最后将装配盖板7塞堵在槽道20后孔并焊死或固定住,然后把限位块8装入并焊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正常锁定状态下,卡掣销杆30的下段与插孔53相插卡,插杆5被轴向限位,即不能内缩,因为此时平部卡合面303在弹簧6拉引下紧贴在插孔53前沿处。参见图6,如需进行轴向卡撑长度的调整,则向前拉动插杆5即可,因为卡掣销杆30的下段斜滑部可在分力作用下上缩,故可使插杆方便地进行长度调节,而无需用钥匙进行多次开启。
当欲收缩插杆5时,则用钥匙转动锁芯的拨动段42,使其上顶凵形凹槽301顶部而将卡掣销杆30抬起,此时,插杆即可收缩,如图7所示。此时,可任意将插杆5沿轴向拉伸并可自动回缩。如卡掣长度调节好后,转动一下锁具4即可锁死。参见图8其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参见图9
权利要求1.可自动拉伸的汽车方向盘锁具,有一中空本体(2),在中空本体(2)内活动插装有前部固连有钩体(51)的插杆(5),在中空本体(2)下部有一与钩体(51)钩卡方向相反的钩体(22),中空本体(2)前上部的锁座(21)的纵向卡掣孔(210)中装设有卡掣组件(3),卡掣组件(3)由卡掣销杆(30),套在卡掣销杆(30)上部的弹簧(31)及压盖(32)构成,锁具(4)装设在锁座(21)的横向锁孔(211)中,锁孔(211)与纵向卡掣孔(210)相贯通,纵向卡掣孔(210)与中空本体(2)的槽道(20)相贯通,锁体(4)的拨转段(42)与卡掣销杆(30)的中段凹槽(301)相卡拨,其特征在于中空本体(2)的矩形槽道(20)的后部和矩形插杆(5)的后部均设有一个挂钩(24)和(52),在挂钩(42)和(52)之间挂钩有弹簧(6),中空本体矩形槽道(20)内活动插放的矩形插杆(5)的上侧沿轴向间隔分布有数个与卡掣销杆(30)下段相卡插的插孔(53),卡掣销杆(30)的下段一侧有一平面卡合部(303),在平面卡合部的另一侧有一斜面滑拨部(30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拉伸的汽车方向盘锁具,其特征在于在中空本体的矩形槽道(20)前段底部设置有一高出内腔下平面的限位卡块(8),在矩形的插杆(5)底部的前后部各下凸有一与限位块相碰触的卡块(54)。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自动拉伸的汽车方向盘锁具,其特征在于中空本体(2)的外形呈矩条形,在中空本体(2)的前段上凸有一与其为一体的矩形锁座(21),矩形锁座(21)的上部开有一纵向圆形卡掣孔(210),卡掣孔(210)与下部的横向矩形槽道(20)相垂直贯通,锁孔(211)与纵向圆形卡掣孔(210)相垂直并相贯通,锁具(4)的拨转段(42)装设在圆形卡掣孔(210)中的卡掣销杆(30)前周侧开设的凵形凹槽(301)内,在圆形卡掣杆(30)的凹槽(301)的上段有一内装有弹簧(31)的凹孔(300),在圆形卡掣杆(30)的凹槽(301)的下段的前侧有一与矩形插杆(5)的上部插孔(53)相插卡的平面卡合部(303),在平面卡合部(303)的另一侧是一与插孔(53)相滑拨的向内倾斜的斜面滑拨部(302),限位块(8)装设在矩形槽道(20)内腔下壁面的通孔(23)内并呈上凸状,两矩条形卡块(54)分别焊固在矩形插杆(5)的下平面的前后端并位于限位块(8)的两侧,在矩形本体(2)的矩形槽道(20)轴向末端固定有一装配盖板(7)。
专利摘要可自动拉伸的汽车方向盘锁具,在中空本体槽道内活动插装有插杆,插杆前部固连有一钩体,本体下部设有一与插杆前部钩体反向的钩体,插杆一侧轴向间隔开设有插孔,在本体前段上部有一与本体一体成型的锁座,锁具装放在锁座前侧的锁孔中,锁座上部卡掣孔中设有卡掣组件,卡掣孔锁孔与槽道三者互为贯通,槽通下部设有一限位块,在插杆前后部下侧各设有一卡块,插杆后部挂钩与本体内腔后部挂钩之间挂连有弹簧。
文档编号B60R25/02GK2176292SQ9324689
公开日1994年9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0日
发明者陈黄碧云 申请人:陈黄碧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