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414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结构,属于汽车修理领域。
在早期的汽车修理业中,当汽车发生碰撞后,主要是由人工来修理,如果碰撞严重则只能报废,后来虽有人提在混凝土的地面上固定有框格的轨道(俗称八卦台),配合组装在该轨道上的夹持柱来固定支持被修理的车体及配合拉力塔及练条等来进行车体的校正维修,其缺点是此种维修装置无法在场地移动,故其实用性及适用性皆不佳。其次是此种车体夹持柱当在修理汽车时无法与拉力塔密切配合,因为在车体进行修理时,拉力塔对车体所施的力高达数吨以上,而夹持柱必须具有方向相反的支持力量,才能够达到适宜的校正功能,但现有的夹持柱均无作精确的调整,最多仅是高度调整作用,对方向性及固定强化均无能为力,显然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旋转、平移、高底等全方位调整作用的改良型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在夹持柱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旋转座,在此旋转座上设有一固定板,同时在此固定板上设置有滑移座,座上设有高低调整座,在此高低调整座上套设组装有万向拉力扣,并在高低调整座顶端可视不同车型底盘来搭配组装不同型式的夹持具。同时在固定板周缘设置有固定环,并在高低调整座近顶端及底端处分别套设有万向拉力扣,配合练条,故可达到优异的固定及抗力的效果。
下面的优选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旋转座、固定板、滑移座及一固定夹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低调整座配合一夹持具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配合固定夹具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座元件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及滑移座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低调整座配合一夹持具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柱整体及固定夹具的组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阅
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最下方为一平面状的底板(10),此底板可供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柱固定至一般修理机的八卦台或组合式基座上,此底板(10)的中央固定有一旋转座(20-29)的下旋座(20),此下旋座(20)上方是套设组装有上旋座(24),该上旋座(24)可在下旋座(20)中自由转动,故而在底板(10)被固定于定位后,仍可依需要籍由旋转座的设置方便的调整上旋座(24)相对于底板(10)的方向,又旋转座的上旋座(24)上则组装有一固定板(30),该固定板(30)上又设置有一滑移座(33-36),该滑移座的滑移轨(33)是固定设置于固定板(30)上,该滑移轨(33)上则组装有一滑移块(34),籍此则可让滑移块(34)在该滑移轨(33)上作滑移,在该滑移块(34)上方则组装设置有高低调整座。
另外在此图中之一侧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是将固定板(10)固定安置于八卦台或组合式基座上的固定夹具,是在一夹具座(13)上组装一固定螺杆(14)及一夹板(16),可由拨杆(15)转动固定螺杆(14)来控制夹板(16)的上下移动,以配合夹具座(13)达到夹持固定之作用。
参阅图2,该高低调整座(40-59)的最下方为一外管(40),是将组装缘(41)固定设置于滑移座的滑移块(34)上,在该外管(40)的组装缘(41)上套设组装有一万向拉力扣(48),可配合练条进行衔接,又在外管(40)中穿套组装有中管(43),于中管(43)中则穿套组装有内管(45),该内管(45)可在中管(43)中作高低调整,并配合旁侧一定位销(50)来定位,在该内管(45)顶端另套设有一供练条衔接的万向拉力扣(49),而在内管(45)中以一调整杆(51)组装上方的夹持具(60),如此即可由夹持具(60)来夹持固定车体底盘。
参阅图3可以清晰看出本创作之底板(10)呈一平板状,在该底板(10)的周围设有供固定夹具夹持固定的固定脚(11),又在其中央位置设有多个组装孔(12),固定夹具具有一呈匚字型的夹具座(13),其上表面设有一螺孔(131),而可在该螺孔(131)中穿设组装一固定螺杆(14),在该固定螺杆(14)顶端处穿设有一径向的杆孔(141),在该杆孔(141)中穿设一拨杆(15),又在夹具座(13)中组装有一夹板(16),该夹板(16)上设有一供固定螺杆(14)穿过的穿孔(161),同时以一固定螺栓(17)穿过夹板(16)的穿孔(16)后,将该夹板(16)固定于固定螺杆(14)下端,如此即可由拨转杆转动固定螺杆(14)而带动夹板(16)在夹具座(13)中移动,以提供适宜的夹持作用。
参阅图4在该旋转座(20-29)最下方为一凸字型的下旋座(20),该下旋座(20)中央为一中央孔(21),并在中央孔(21)的下缘设有一环凹缘(22),又在下旋座(20)的周缘设有多个组装孔(23),该下旋座(20)上方设有一相配合的上旋座(24),在该上旋座(24)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组装孔(25),当上旋座(24)组装至下旋座(20)中央孔(21)中时,可由下旋座(20)下方组装一夹合板(26),该夹合板(26)是固定于上旋座(24)的底面,而将该上旋座(24)与下旋座(20)相结合,又在上旋座(24)组装至下旋座(20)上之前,先在该上旋座(24)与下旋座(20)间套设组装有一培林环(27)及一培林(29),在该培林环(27)上设有一环槽(28),可将培林(29)容置其中。
参阅图5,该固定板(30)呈一矩形板体,在其上设有若干组装孔(31),而可将该固定板(30)组装固定至上旋座(24)上方,并可在该固定板(30)上设置组装滑移座的滑移轨(33),又在该固定板(30)的下表面周围分别设有多个供穿绕练条的固定环(32);滑移座条由滑移轨(33)及滑移块(34)所构成,在该滑移块(34)旁侧可以见到设置有与滑移轨(33)相配合的滑槽(35),藉此即可令滑移块(34)在滑移轨(33)中作滑移,以精确调整所需的位置,又在该滑移块(34)顶面设有若干组装孔(36)。
参阅图6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高低调整座是由外管(40)、中管(43)、内管(45)配合调整杆(51)及其他零附件所构成,在高低调整座的最下端为一外管(40),其下缘设有一环凸出的组装缘(41),并在该组装缘(41)上设有与滑移座滑移块(34)上表面组装孔(36)相配合的组装孔(42),又在该外管(40)的组装缘(41)上套设组装一可供穿绕练条的万向拉力扣(48),中管(43)呈一管状,而穿套组装于外管(40)中,在该中管(43)侧开设有两个定位孔(44),内管(45)并呈一管状,并穿套组装于中管(43)中,在该内管(45)的顶端外侧套设有可穿绕练条的万向拉力扣(49),又在该内管(45)上沿轴向排列穿设有多个定位孔(46),其可与中管(43)上的定位孔(44)相配合,而以一定位销(50)来固定内管(45)在中管(43)中的相对高度,而达到调整高低之功效,又在该内管(45)顶端的内侧设为一螺纹孔(47),而可在其中组装调整杆(51),该调整杆(51)上设有与内管(45)螺纹孔(47)相配合的螺纹,故而可以微调整杆(51)近顶端(54)处设有一环凸环(52),并在该凸环(52)周围设有径向贯穿的贯穿孔(53),又在该调整杆(51)顶端(54)侧设有一圈扣环槽(55),籍此即可在该调整杆(51)的顶端(54)上套设组装一培林环(56)及一培林(58),并可由一扣环(59)来加以扣合定位,而完成高低调整座的组装;在高低调整座组装完成后,在其调整杆(51)的顶端(54)上即可另外组装一夹持具(60),该夹持具(60)可搭配不同车体底盘的型式来作选择,图6中所示是一种搭配车体底盘下方设有螺孔之夹持具(60),在该夹持具(60)上设有多个与高低调整座上培林环(56)的组装孔(57)相配合的组装孔(61),可将该夹持具(60)稳固的结合于高低调整座上方,又在该夹持具(60)上设有多个固定孔(62),用螺栓将车体底盘固定在本创作的夹持柱上方。
参阅图7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配置组装状况,在底板(10)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座,该旋转座的下旋座(20)是固定组装于底板(10)上,而在该下旋座(20)的中央孔(21)中套设组装有上旋座(24),又在下旋座(20)的中央孔(21)凹缘(22)中配合夹合板(26)将上旋座(24)稳固的组装在下旋座(20)上,又在该下旋座(20)与上旋座(24)间夹设组装有一培林环(27)及一培林(29),而可让上旋座(24)在下旋座(20)上作旋转,籍以调整本创作之夹持柱角度方位;在旋转座的上旋座(24)上组装有一固定板(30),在该固定板(30)下表面周缘设置有多个固定环(32),可供穿绕练条固定,滑移座则设置于固定板(30)的上方,该滑移座是由一滑移轨(33)与一滑移块(34)所构成,而滑移轨(33)固定设置于固定板(30)上方,而滑移块(34)即可在滑移轨(33)上作移位,如此即可依需要来调整本创作的夹持柱顶端的夹持具(60)至最精确的位置,而可突破组合式基座上的组合缝位置限制或八卦台上轨道安排位置的限制以利于与拉力塔相配合,而将车体校正至最精确的程度;在滑移座的上方即为高低调整座,其外管(40)固定设置于滑移块(34)的上表面上,而中管(43)则穿设组装于外管(40)中,又内管(45)则穿套组装于中管(43)中,并可由中管(43)的定位孔(44)与内管(45)的定位孔(46)相配合,而由一定位销(50)来控制调整内管(45)在中管(43)中的高低位置,又该内管(45)顶端的万向拉力扣(49)及外管(40)上套设之万向拉力扣(48)可在内管(45)及外管(40)上轻易的旋转调整其角度,可依拉力塔欲施力的方向,而将练条穿绕于该万向拉力扣(49)(48)中,达到稳固及强化的作用;另在内管(45)的螺纹孔(47)中组装有一调整杆(51),而在该调整杆(51)的凸环(52)中设有径向的贯穿孔(53),其可让操作人员将螺丝起子或适当的工具穿入该贯穿孔(53)中,以利转动调整杆(51),可提供高低位置的微调作用,在调整杆(51),可提供高低位置的微调作用,在调整杆(51)的顶端(54)组装有一培林环(56)及培林(58),并将一扣环(59)扣合入调整杆(51)顶端(54)的扣环槽(55)中,而将该培林环(56)及培林(58)扣合定位,如此即可将固定车体底盘的夹持具(60)组装至培林环(56)上方,而完成本实用新型夹持柱的结合组装,并可将车体固定安置于本实用新型顶端的夹持具(60)上。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籍底盘(10)与固定夹具相配合,而可依不同车体规格来安置组装于传统汽车修理机的八卦台轨道上,或是组装于较新颖的汽车修理机组合式基座的组装缝中,并可选择最恰当的位置;又配合旋转座的设置,可在车体固定架设完成后,再依需要来旋转调整固定板(30)的角度,以利于在固定环(32)上穿绕练条来增强稳固效果;又本实用新型固定板(30)上的滑移座更提供了一项移动位置之功效,由于车体修正时往往必须由拉力塔从各种不同的方向经过多次的校正,才能够将扭曲的车体(骨架)拉回原本的正当位置,故而夹持柱的位置即必须与拉力塔的施力点作相对的调整,以利于获致精确的校正效果,故而该滑移座即可发挥设计时所要求之实用性功效,以增进校正的精确程度;在滑移座上方的高低调整座则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低调整的作用,在车体尚未安置于本实用新型上方时,可配合定位销(50)来调整内管(45)在中管(43)中的高度,且在内管(45)上的各定位孔(46)间的距离可以设置成不同的间距,而可由操作人员选择与中管(43)上某一定位孔(44)来定位,籍以达到多选择性的定位效果,又在车体架设至本实用新型上方后,仍可籍由调整杆(51)的转动,来调整调整杆(51)与内管(45)间的高度位置,籍以达到适宜的微调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具(60)是固定组装于培林环(56)上方,而该培林环(56)又是以扣环(59)扣合组装于调整杆(51)的顶端(54)处故而调整杆(51)的旋转并不会带动夹持具(60)转动,而不会受到上方车体的限制;另外在高低调整座的外管(40)上套设有一万向拉力扣(48),同时在内管(45)顶端也套设有一相同的万向拉力扣(49),其可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移动位置与拉力塔施力点之角度变化的相对关系,调整出适宜的相对抗力角度,不会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移位或拉力塔的施力角度变化而失去应有的固定作用;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借各个部份结构的配合,而获得良好的旋转、平移及高低、调整的全方位调整效果和车体校正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是由底板(10-12)、旋转座(20-29)、固定板(30-32)、滑移座(33-34)、万向拉力扣(49)、高低调整座(40-59)及夹持具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0-12)上设有旋转座(20-29),而旋转座(20-29)的上方是固定板(30-32),此固定板(30-32)的上方是滑移座(33-34),而滑移座(33-34)上则设有高低调整座(40-59),在高低调整座(40-59)上套设有万向拉力扣(49)、在高低调整座(40-59)上视不同车型底盘组装不同型式的夹持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底板(10-12)呈一平板状,在该底板(10-12)的周围设有固定脚(11)并在其中央位置设有组装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固定夹具呈匚字型的夹具座(13),其上表面设有一螺孔(131),,在该螺孔(131)中穿设组装一固定螺杆(14),在该固定螺杆(14)顶端处穿设有一径向的杆孔(141),而在该杆孔(141)中穿设一拨杆(15),又在夹具座中组装有一夹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旋转座(20-29)最下方为一凸字型的下旋座(20),该下旋座(20)中央为一中央孔(21),该下旋座(20)上方设有一相配合的上旋座(24),又在上旋座(24)与下旋座(20)之间设有一培林环(27)及培林(29),在该培林环(27)上设有一环槽(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在下旋座(20)中央孔(21)的下缘设有一环凹缘(22),在中央孔(21)凹缘中组装一夹合板(26),该夹合板(26)是固定于上旋座(24)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固定板(30)呈一矩形板体,在其上设有若干组装孔(31),在固定板(30)的下表面周围分别设有多个固定环(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高低调整座(40-59),是由外管(40)、中管(43)、内管(45),配合调整杆(51)所构成,在高低调整座(40-59)的最下端为一外管(40),其下缘设有一环凸出的组装线(41),并在该组装线(41)上设有与滑移座(33-34)相配合的组装孔(36),中管呈一管状,穿套组装于外管(40)中,在该管中管侧开设有定位孔(44),内管也呈一管状,并穿套组装于中管(43)中,又在该管上沿轴向排列穿设有多个定位孔(44),又在该管顶端的内侧设有一螺纹孔(47),在其中组装调整杆(51),该调整杆(51)近顶端处设有一环凸环(52),顶端有扣环槽(55),在调整杆(51)上套设组装一培林环(56)及一培林(58),并由一扣环(59)加以扣合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滑移座(33-36)是由滑移轨(33)和滑移块(34)组成,在滑移块(34)上有与滑移轨(33)相配合的滑槽(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中管(43)侧开设两个定位孔(4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内管(45)的顶端外侧套设有可穿绕链条的万向拉力扣(49),又在该内管(45)上沿轴向排列穿设多个定位孔(46),其可与中管(43)上的定位孔(44)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调整杆(51)凸环(52)周围设有径向贯穿孔(53)。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高低调整座(40-59)的调整杆(51)顶端(54)组装有一培林环(56)及培林(58)。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高低调整座(40-59)的内管(45)的顶端外侧套设有万向拉力扣(49)。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夹持柱,其特征在于高低调整座(40-59)的外管(40)的外侧套设有万向拉力扣(49)。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它是由底板、旋转座、固定板、滑移座、万向拉力扣、高低调整座及夹持具所组成,能进行旋转、平移、高低等全方位调整作用,具有汽车修理机在进行汽车车体校正及导向时夹持车体的功效。
文档编号B60S9/00GK2165047SQ9324781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8日
发明者李木毕 申请人:李木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