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胎防扎隔层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693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胎防扎隔层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胎防漏气装置,特别是一种内胎防扎隔层圈。
现有内胎防漏装置是一个空白,由于内胎被扎漏气,给使用者带来很多麻烦,对于运输机械的轮胎,必须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拆装和修补,例如野外车辆在严寒的冬季更换轮胎是一件艰苦的工作,浪费了许多保贵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内胎多次受扎,仍能不用修补而继续使用的内胎防漏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为一个弹性环状基板,在基板上带有与基板构成一体的且形成多个凸起状相邻封闭单元的隔板。
本实用新型用于外胎的内边圆与内胎的外边圆之间,起到中间隔离防扎作用。当地面上的尖类物刺入外胎同时也刺入本实用新型构成的防护层和内胎时,内胎必然泄漏气体,气体进入由基板和隔板形成的单元内,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弹性材料,被扎破的小单元受到周围的压力,将穿入的尖类物造成漏孔挤压到密封状态,因此气体只能进入这个微小单元而不能外泄不止。如果内胎多次被扎破,只要补充一定的充气量,就能够保证内胎正常工作,而不需补胎,本实用新型节约了修补车胎的时间,提高了内胎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内胎配合使用的部分展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状结构展开图之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状结构展开图之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状结构展开图之三;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状结构展开图之四;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状结构展开图之五;图8为本实用新型蜂窝状态结构展开图之一;图9为本实用新型蜂窝状态结构展开图之二;
图10为一种不规则空腔单元分布展开图;
图11为一种格状结构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它的主体为一个弹性环状基板1,在基板1上带有与基板1成一体的且形成多个凸起状相邻封闭单元的隔板2。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将内胎3包裹住,在这个范围内,即使内胎被扎,气体也只能进入由基板1和隔板2形成的小单元内,而被扎破的这个小单元受到周围各方向的压力收缩,将被扎孔密封住。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小单元可以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由隔板2在基板1上形成网状分布来构成。网状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
图10所示的一种不规则形状的网体结构。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小单元腔,还可以如图8、图9所示,隔板在基板上形成蜂窝状分布,此种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与内胎结合得更紧密,因此密封效果更好。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实施例3对于宽度较小的内胎,如自行车内胎可以采取如
图11所示的一种结构,即隔板在基板上形成格状分布。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详细叙述。
权利要求1.一种内胎防扎隔层圈,其特征是它的主体为一个弹性环状基板(1),在基板(1)上带有与基板(1)成一体的且形成多个凸起状相邻封闭单元的隔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胎防扎隔层圈,其特征是所述的隔板(2)在基板(1)上形成网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胎防扎隔层圈,其特征是所述的隔板(2)在基板(1)上形成蜂窝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胎防扎隔层圈,其特征是所述的隔板(2)在基板(1)上形成格状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胎防扎隔层圈,它的主体为一个弹性环状基板,在基板上带有与基板成一体的且形成多个相邻封闭单元的隔板,当内胎被扎破时,小单元受到周围的压力,将漏气孔挤压到密封状态,因此气体只能进入这个小单元而不能外泄,本实用新型节约了修补车胎的时间,提高了内胎的使用寿命,可广泛用于自行车、汽车等各类车辆内胎做为防护使用。
文档编号B60C17/00GK2229370SQ9522450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4日
发明者马骏 申请人:马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