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车组合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7256阅读:1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用车组合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用轻型车的组合后桥,特别是一种能向外输出动力的组合后桥。
现有的农用车其后桥均沿用轻型车的三轴阵列式设置,这种后桥由于其本身结构的限制,难以引出向外的动力输出轴以拓广车的用途,而仅停留在运输用途这个单一方面,其作用只相当于一般的轻型汽车,与当前及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农用车市场的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农用车本身结构的不足,设计一种既保持其原有功能,又能向外输出动力以供碾米、磨面、抽水、发电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作用的农用车组合后桥,以适应农用车市场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种农用车组合后桥,具有I轴、II轴、III轴、IV轴及差速器,其中IV轴为驱动后轮之两半轴,差速器安装于这两半轴中各轴上分别安装有传动及变速齿轮,其I轴、II轴、III轴与IV轴呈并列式设置,I轴与后桥输入轴间由圆锥主、被动齿轮传动,同时I轴亦为向外动力输出轴,I轴与II轴间由I轴常啮小齿轮与II轴常啮大齿轮传动,在II轴上装有相应档位的滑动齿轮,而在III轴上安装有相应档位的固定齿轮,III轴和IV轴间由主减速主、被动齿轮传动。
由上可见,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原农用车的三轴阵列式后桥改为三轴并列式,因而可以极为方便地从I轴引出动力输出轴对外输出动力,满足了一车多用的实际市场需求;同时在车辆滑行脱档时不会受后轮推动运转,因而无噪声,不耗油,提高了其滑行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
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附图为农用车组合后桥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农用车组合后桥由I轴、II轴、III轴、IV轴及差速器12等构成,其中IV轴为驱动后轮之两半轴,各轴上分别安装有传动及变速齿轮,其I轴、II轴、III轴与IV轴呈并列式设置,I轴与后桥输入轴间由圆锥主、被动齿轮1、2传动,同时I轴亦为向外动力输出轴,由其两端向车外其它机械,如碾米机、磨面机、抽水机等,输出动力;I轴与II轴间由I轴常啮小齿轮3与II轴常啮大齿轮4传动,在II轴上装有相应档位的滑动齿轮,本实施例中,装有二、三档滑动齿轮5及一、倒档滑动齿轮6,而在III轴上安装有相应档位的固定齿轮,图中,7为三档固定齿轮、8为二档固定齿轮、9为一档固定齿轮、15为倒档过桥齿轮,14为倒档固定齿轮;III轴和差速器12间由主减速主、被动齿轮10、13传动。
为确保在农村泥泞路面行驶时车辆不致打滑,本实用新型在IV轴上还装有一防滑器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变速、减速、差速、防滑、动力输出于一体的多功能组合后桥。
权利要求1.一种农用车组合后桥,具有I轴、II轴、III轴、IV轴及差速器,其中IV轴为驱动后轮之两半轴,各轴上分别安装有传动及变速齿轮,其特征在于I轴、II轴、III轴与IV轴呈并列式设置,I轴与后桥输入轴间由圆锥主、被动齿轮[1、2]传动,同时I轴亦为向外动力输出轴,I轴与II轴间由I轴常啮小齿轮[3]与II轴常啮大齿轮[4]传动,在II轴上装有相应档位的滑动齿轮,而在III轴上安装有相应档位的固定齿轮,III轴和差速器[12]间由主减速主、被动齿轮[10、13]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后桥,其特征在于在IV轴上还装有一防滑器[11]。
专利摘要一种农用车组合后桥,主要由I轴、Ⅱ轴、Ⅲ轴、Ⅳ轴和差速器等组成,Ⅴ轴为驱动后轮之两半轴,其I、Ⅱ、Ⅲ轴与Ⅳ轴呈并列式设置,且其I轴为向外的动力输出轴。在Ⅱ轴及Ⅲ轴上分别安装有相应档位的滑动齿轮和固定齿轮。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三轴并列式,因而既保持了农用车的原有功能,还可对外输出动力以做它用,拓宽了用途。
文档编号B60B35/12GK2250876SQ95237818
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8日
发明者李华新 申请人:李华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