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倾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986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倾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支承或结合在车辆上的运输箱运输散装材料。
使用特殊的卸料装置的运输装置一般是指底部倾卸箱,鉴于其在卸货时重心低,稳定性高,因此是特别优选的运输装置。
由于传统底部倾卸箱的底板卸料角度必须足够大以便驱动所运输的所有有效负载的重力流动,所以一般具有相对较大的结构。这种底板的倾斜减少了有效负载容积,和/或增加了箱体的高度,以及预定的有效负载容量,因为这种倾卸要求“V”形的底板底部的角度应足够大以便重力卸放其中。
在卸放点上,这种“V”形容易造成瓶颈效应,并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出口被卡住,和/或阻塞位于卸料开口的铰接门或滑动门。在下述情况下,如出于强度要求的需要而采用可防止变形的小孔,造成流动速率减慢的阻塞,以及/或大的物体不能从开口通过等等,瓶颈效应还会增加卸料时间。
在美国专利US3161148中由Konig公开了一种运载颗粒状材料的有轨车辆,具有安装在底盘上的在纵向大致对齐成直线的盒体部分,并且每个盒体部分的内侧端是开口的。每个盒体部分在其内侧下端部被铰接到底盘上,以使盒体可关于各横向轴枢轴转动。通过盒体关于横向轴的枢轴运动,可将盒体提升到倾卸位置,由此将容纳在盒体中的装料通过位于各铰接端部之间的中心开口卸下。在底盘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侧壁,在盒体处于水平运输位置时以及处于倾斜卸料位置时该固定侧壁都跨过各盒体的开口区域。
Konig结构的缺点在于,首先每个盒体绕其上的内侧下端部枢轴转动,当盒体向上倾斜时,两个盒体内的装料会通过各盒体内侧端之间的设置在车辆底板中的单一固定侧开口卸下。这种结构会限制盒体内装料的卸料速度,并且可能增加不稳定性,因为为了保证将所有装料以一个可以接受的速率卸下,盒体的倾斜程度必须足够大。
有关这种运输设备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必须能运载大量的有效负载,并且倾卸有效负载时,具有在快速卸下有效负载的同时保持高水平的车辆稳定性的能力,由此减小车辆向一侧翻倒的危险,以及因此而危及工作人员生命的危险,以及车辆损坏和大量损失工作时间等各种危险。
在Konig结构中设有一个尺寸相对较小的中心卸料开口,该开口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延伸不超过车辆宽度的50%,由此严重地限制了车辆内装料的卸放速度。其次,Konig结构的基底是在盒体下侧的最内侧端与车辆框架进行枢轴连接的。在这样的结构下,为了在使材料从车体经过较小的中心开口流出时得到可行的流动速率,必须将各盒体的外侧端部升高到相当大的高度。在使用时这需要会使各盒体倾斜很高的角度,由此大大增加了车辆发生侧翻的危险性,并且由于在倾卸时不存在反向平衡效果,所以要求使用大型的液压设备来实现盒体的提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装材料运输箱,该运输箱具有两个向内侧倾卸负载的运载件,并且具有显著增大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装料卸放过程中,可以实现更高效率和更迅速的装料卸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运输粒状材料的运输箱,包括底盘,两个箱体部分,每个箱体部分纵向直线对齐地可枢转支承在底盘上,每个箱体部分在相邻的端部开口,并且相对地设置以形成单一的承载区,所述箱体部分可以选择性地相对底盘枢轴转动,以将其上的开口端相对底盘从直线对齐位置向下移动,以将箱体部分内的装料从箱体之间重力卸放。
具体说,提供一种用于运输颗粒状材料的运输箱,包括底盘,和两个箱体部分,每个分别具有一个开口端的箱体部分纵向对齐成直线地支承在所述底盘上,并且使所述开口端处在相邻的对齐成直线的位置关系上,在箱体的任意一侧设有固定在底盘上的刚性直立侧壁,所述侧壁跨越过对齐的箱体部分的接合处,每个箱体部分与侧壁相连接,从而相对于侧壁关于横跨底盘的轴线枢轴转动,以分别达到倾斜位置,并且使每个箱体部分的开口端部从直线对齐关系向下移动。
通过对箱体部分的枢轴运动进行设置来实现箱体部分的内侧端部向下移动以实现卸料操作,可以使枢转轴位于各箱体部分的长度的中间位置,而不是象现有技术那样位于箱体部分的内侧端,结果使载荷同时分布在枢转轴的前侧和后侧,因此减少了将箱体部分翻倒到倾斜的卸料位置所需要的能量。
此外,由于将每个箱体部分的枢转轴设置在从各箱体部分的底板或下侧壁向上的位置,所以各箱体部分的横向边缘限定的卸料开口将随着箱体部分的倾斜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由此可以实现箱体部分中装料的迅速释放。
随箱体倾斜而发生的卸料开口的尺寸的增大,与每个箱体部分的枢转轴的位置相对箱体进行卸料的开口端部的距离成比例。此外,枢转轴相对箱体基底而向上隔开的距离也会增加卸料开口的尺寸。通过下述结构设置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即令枢轴转动点既从箱体基底向上移开同时又位于箱体进行卸料的开口端部的内侧并与之隔开一定距离。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一种运输箱的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式运输箱的侧视图;图2是如图1所示运输箱在卸货位置时的视图;图3是运输箱的另一结构的底盘的透视图;图4是用于如图3所示底盘的料箱的透视图;图5是如图3和图4所示底盘和两个料箱所组装的组件的侧视图。
参照附图,应该理解的是,其中描述的运输箱可以安装或采用在一系列的车辆上,包括有轨车辆和公路车辆,并可直接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上,或者以拖车的形式支承在其自己的车轮上,并通过拖索关系与车辆形成连接。此外,运输箱也可是自由直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该运输箱可以在一种运输形式和另外一种运输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因此,该运输箱可以与公路车辆,有轨车辆,船以及飞机中的任意一种工具配合使用。由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形式下,图3中附图标记10表示的底盘可以是车辆中的一个整体部件,并在其中起到运输作用;而在本发明的另外的形式下,底盘10可以是分离结构,该结构可以永久地或可拆卸地固定到车辆的结构框架上。
参照图1和图2,其中示出了用于运输颗粒状材料的运输箱的实施结构,该运输箱配备了用于的传统铁轨上操作的两个轮子和桥组件。另外,轮子组件也可以采用适于用在公路上的形式,或者运输箱并未装配轮子,而是装载在适合的车辆或用于运输的运输机上。
运输箱40包括两个在基础底盘42上呈直线设置的箱体部分或料箱41,底盘42安装在传统轨道车轮43上。在底盘42的每一侧上分别安装有向上直立的侧壁44。每个料箱41分别通过枢轴支承组件45以可枢轴转动的形式固定在侧壁44上,支承组件45分别位于料箱相对两侧。如图所示,每个枢轴支承组件45的轴线与各料箱的内侧或中心端部46向内地间隔开,并且与料箱的基底向上地间隔开。
在直立的侧壁44之间沿整个底盘宽度延伸的固定分隔壁46安装在底盘42长度方向的中心固定位置。在每个料箱41与壁46相邻的端部没有设置整体的端壁,而是开口的,当料箱如图1所示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靠在分隔壁46上而使料箱封闭。而且,料箱侧壁的与壁46相邻的上侧角部分48具有圆弧形状,其中心位于枢轴支承组件45上,并且延伸了90°弧度。
在底盘42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伸缩式的液压作动筒50,其下端51固定在底盘42上,而其上侧部分52固定在料箱41的端壁53上。在液压作动筒50伸长时,每个料箱绕枢轴支承组件45枢轴转动,从如图1所示位置转向如图2所示位置。由于料箱移动到如图2所示的倾斜位置,其内侧开口端部向下移动,并相对分隔壁46向外侧离开,以暴露出每个料箱的开口的下部49,从而靠重力卸放各个料箱中容纳的材料。
如图2所示,料箱的枢轴转动产生了相当大的用于卸下料箱所容纳材料的开口55,并且该开口沿着料箱的整个宽度延伸,因此可以实现对料箱内材料的迅速卸放。
而且,由于料箱的枢转轴45位于底板上侧并与底板隔开较大距离,且位于相应端部内侧并隔开较大距离,因此在料箱倾卸时使料箱的该部分产生向下的和向后的位移,在卸放装料时使整个结构更稳定。
参照图3和图4,运输箱包括基础底盘10,和两个箱体部件11(其中一个如图4所示),与图1示出的相似,这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箱体部件在使用中以端部对端部的方式组装在底盘10上。每个箱体11大致成矩形,具有一对相对的侧壁12,以及在相对的侧壁之间延伸的位于结构的外侧端的一个端壁13,从而形成顶侧开口及一端端部开口的矩形盒体。
在每个箱体11的内侧端11a处没有端壁,并且每个侧壁12都构造形成了向上和向后倾斜的边缘部分14。这些边缘部分在结构上被加强件15加强,并且在箱体11的相对两侧上邻近上侧和向后的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对齐的支承结构16。
底盘10具有开口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的总长度和总宽度大致可以支承处于下述状态的两个箱体11,即两个箱体以端部对端部的形式排列并且其开口端的下边缘25处于相抵状态。在底盘1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延伸穿过底盘整个厚度的矩形开口19,该开口19是由分别相对的横向壁17和纵向壁18限定的。
在底盘10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分别向上直立着两个支承座20,每个支承座上具有两个纵向隔开的支承构件21。每个支承构件21与位于其间的料箱上的支承结构16相对齐,并且可旋转地固定在一起,从而将每个料箱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底盘上。
随着支承组件安装到位,两个箱体部件11就被组装到底盘上,此时,两个箱体11的各横向边缘25将处于相抵的关系,封闭了底盘中的中心开口部分19,防止了运输箱中的装料通过底盘中的中心开口排出。但是,当各箱体部件11关于支承结构16以类似于图2所示的形式枢轴转动时,运输箱的底板11a的边缘24将分别绕各个支承结构以圆弧运动移动,并分离开相当大的距离,从而形成了横向开口,使运输箱中容纳的材料能够通过底盘中的中心开口19靠重力卸下。
为了限制、最好是防止于运输箱中进行运输的材料的溢出,已经采取了适当的措施,以实现在使用中相对运动的运输箱元件之间的有效密封。有运动发生的特殊区域,是在可倾斜箱体的侧壁和其上枢轴固定有箱体的向上直立的侧壁之间,以及在运输位置时箱体的挡板的内侧端的横向边缘接合的位置。
密封的传统形式是弹性可压缩材料(例如适当材料,例如适当级别的橡胶,例如合成橡胶)制成的实心的或空心的棒。较优选的是,棒的直径应满足下列要求,即当被组装在运输箱的相关元件之间后,该棒应该处于压缩状态,以确保有效密封。同时必须对棒的成分进行选择,从而当运输箱的元件彼此相对运动时,如在箱体倾斜过程中,不会发生粘合现象。
较理想的是,由于箱体的枢转轴与箱体的边缘24隔开一定距离,边缘24可以相互分离并向下移动,从而在其间产生相对较宽的开口,该开口横跨中心开口19的整个宽度延伸,由此可以实现箱体内的装料的迅速卸放。而且,当各个箱体的一部分向下移动,进入并穿过开口19,在卸放过程中造成的重量分布提高了整个运输箱的稳定性。
与图1和图2所描述的类似,箱体11的倾斜可以通过液压作动缸实现,另外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例如设置在运输箱内装料将要运送的位置上的高架吊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运输颗粒材料的运输箱,包括底盘和两个箱体部分,每个箱体部分可枢转地支承在底盘上,并且两箱体纵向对齐成直线,每个箱体在相邻的端部处开口,并相对地分散以形成单一的承载体,所述箱体部分可分别相对底盘进行枢轴转动,使其上的开口端部从直线对齐关系相对底盘向下移动,以将箱体部分中的装料从箱体之间重力卸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部分各枢轴支承的设置应满足下述要求,即随箱体部分的枢轴转动箱体部分的至少两个下侧端部之间的间隙增大。
3.一种用于运输颗粒材料的运输箱,包括底盘和两个箱体部分,每个箱体部分分别具有一个开口端,所述箱体部分纵向对齐成直线地支承在所述底盘上,并且使所述开口端处于相邻的对齐成直线的位置关系上,在箱体的任意一侧设有固定在底盘上的刚性直立侧壁,所述侧壁跨过所述对齐箱体部分的接合处,每个箱体部分与侧壁相连接,从而相对于侧壁关于横跨底盘的轴线枢轴转动,以便分别达到倾斜位置,并且使每个箱体部分的开口端部从直线对齐关系向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箱体部分的枢转轴从底盘向上隔开,从而使箱体部分分别关于位于箱体部分高度的中部的各轴作枢轴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箱体部分的枢转轴从箱体部分的开口端下端部向所述箱体部分的相反端部偏离。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操作地设置在各个箱体部分与底盘之间的装置,可选择地实现所述箱体部分在直线对齐位置和向下倾斜位置之间的运动。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箱体适于选择性地固定到提升装置上,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可操作地实现各个箱体部分的枢轴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两个箱体部分适于选择性地固定到单一的提升装置上,以便同时被提升。
9.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箱体分别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其在箱体部分的一端形成了所述开口端,每个侧壁具有向后倾斜的上部边缘,该上部边缘从开口端部的下边缘一直延伸到开口端部的上边缘,固定在底盘上的所述直立侧壁的形状和位置应该能够覆盖住所述侧壁的所述向后倾斜的部分,由此避免箱体中的颗粒材料在箱体部分和直立侧壁之间的泄漏。
10.如权利要求1至5或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箱体部分处于直线对齐位置时,箱体部分被设置成在卸放端部相互抵靠,以防止发生在箱体之间的泄漏。
11.如权利要求1至5或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底盘限定了穿过其中的开口,该开口的结构和位置的设置应该满足当箱体部分向下枢轴转动时,可以使箱体部分延伸进入并穿过所述开口。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运输颗粒材料的运输箱,包括底盘(42)和两个箱体部分(41),分别具有一个开口端(49)的箱体部分纵向对齐成直线地支承在所述底盘(42)上,使所述开口端(49,49)相邻,在箱体(41)的任意一侧设有固定在底盘(42)上的刚性直立侧壁(12),所述侧壁跨越对齐的箱体部分的接合处。每个箱体部分(41)与侧壁相连接,从而相对于侧壁关于横跨底盘(42)的轴线枢轴转动,以分别达到倾斜位置,并且使每个箱体部分(41)的开口端部(49)从直线对齐关系向下移动。
文档编号B60P1/04GK1230151SQ97197968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9日
发明者伯恩德·奥斯特迈耶 申请人:伯恩德·奥斯特迈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