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移动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0943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移动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与曳载动力车配合用于车辆移动的牵引装置,特别是道路清障及违章车牵引拖运用的车辆移动牵引装置。
车辆在道路上抛锚和违章乱停放车辆是道路交通管理中出现的两大难题,因为车辆突然故障而被迫停在道路之中,将会严重地影响道路交通的畅通,而违章乱停车同样会给本已就拥挤不堪的道路增加负担。因此在实际道路交通管理过程中,极需专门的车辆牵引装置,以便能及时地清障,疏导车辆,保证道路安全通畅。目前交警部门使用的清障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清障车,通过吊移后将故障车或违章车搬运至拖运车上,然后运走。这种清障车的车形较大,使用成本高,而且不适用于乡镇狭小道路的使用。另一种是小型的牵引装置配合曳载动力车使用的清障工具,它可通过将故障车或违章车架至牵引装置上用曳载动力车予以拖走,用这种小型的牵引装置虽然能够在城乡小型道路上灵活使用,但它的安全性要求较高,装载不易,特别是要将不动的故障车或违章车架至牵引装置的拖架轮框上更是费力。现有的这种小型牵引装置包括前连接臂、起重绞车、主架及主架上可在主架导轨上前后移动的拖架;拖架两边有与车辆相对应的放置车轮的轮框,而这种轮框的结构为向两边延伸的框边构成,使用时往往要用千斤顶顶起车身,再将拖架的两轮框放到车轮的下方,放下千斤顶使车身下落而刚好将车轮落在轮框内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能方便地将故障车或违章车的两车轮放置在相应轮框内进行牵引的小型车辆移动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前连接臂、起重绞车、主架及主架上可在主架导轨上前后移动的拖架;这种拖架由上部托架和托架底与主架相连的连接导盘组成,托架两边端各有由前后两根向外延伸的支撑板构成的轮框,且其中一支撑板为活动板,它通过销轴与托架边端相连。
所述的活动板外边侧上还安置有拉攀座,一拉攀的顶部抵压在一根推杆的端部上,而推杆的另一端部与一销钩的弯壁部相接,且销钩与固定在托架边端上的锁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活动板的外端设置有固定钩,而在另一支撑板的外端装置有可固定伸缩调节的拉紧杆,且杆的端部有与固定钩相配合的套环。


如下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框结构示意图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前连接臂1,起重绞车2,主架3及主架3上可在主架导轨4上前后移动的拖架5等,前连接臂1的前端设置有挂环6,用于与曳载动力车的挂连,使本实用新型成为曳载动力车的拖车。在前连接臂1的上面装置有起重绞车2,它包括有绞车座7,绞车座7上的卷筒8,卷绕在卷筒8上的拉绳9以及与卷筒8直接固连的摇动手柄10,而在接绳9上连接有拉钩11用于挂钩住拖架5。前连接臂1的后端固连着主架3,该主架3主要由左右两根平行布置的导轨4组成,在其中间的下方各设置有一轮架12,其上通过轮轴14左右各安置有车轮15。主架3的尾部用轴辊连接有向上翘的尾板16,在主架3上安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拖架5,该拖架5主要由上部托架17和下部直接与主架3相连的连接导盘18组成,连接导盘18的底部设置有与主架导轨4相结合的导辊19(或导轮),使拖架5能在主架3上沿导轨4上下移动。连接导盘18由上下转盘相接而成,使托架相对于主架3可以转动,使用时,托架横向转开,在使用完毕后又可方便地纵向转回成收拢状,以减少使用或停放的占用面积。
图2,本实用新型托架17两边端各有一个与汽车车轮位置相对应的轮框20,该轮框20为由前后两根向外侧延伸的支撑板(或支撑杆)21组成,其中后支撑板为通过销轴22绞接在托架边侧的活动板23,该活动板23的外侧设置有拉攀座24,其上有一拉攀25抵压在一根横向穿过活动板23的推杆26端部,而推杆26的另一端部与一销钩27的弯壁部相接,且销钩27固定在托架17边端上的锁扣28相配合,弯杆式销钩27在锁扣弹簧29的作用下,销钩与锁扣相结合,由于销钩27与销扣28相互咬合而使活动板23相对托架17而固定。为了保证活动板23的固连强度,本实用新型在活动板23的外端还设置有横向固定钩30,而在相应的另一支撑板21的外端装置有可伸缩并调节固定的拉紧杆31,该杆的端部有与固定钩30相配合的套环13。使用时,只需将托架17两边的轮框20放置于相应的汽车车轮下方,通过打开活动板23套入汽车车轮后再并闭,然后用拉紧杆31将活动板23拉紧并固定,以加强活动板23的固定强度,通过起重绞车2将拖架5沿着主架3上的导轨12向上拉移,使套入在轮框20内的汽车车轮离开地面并随托架的上移而架在主架3之上,这样便可方便地曳引故障车或违章车离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保留了原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使用灵活等优点,而且还具有使用方便、牢固安全、结构更趋合理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交通管理用的汽车曳引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由前连接臂、起重绞车、主架及可在主架导轨上前后移动的托架组成的车辆移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5)包括上部托架(7)和托架底与主架(3)相连的连接导盘(18)组成,托架(17)两边端各有由前后两根向外延伸的支撑板(21)构成的轮框(20),且其中一支撑板为活动板(23),它通过销轴(22)与托架(17)边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移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23)外边侧上安置有拉攀座(24),一拉攀(25)的顶部抵压在一根推杆(26)的端部上,而推杆(26)的另一端部与一销钩(27)的弯臂部相接,且销钩(27)与固定在托架(17)边端上的锁扣(28)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移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23)外端设置有固定钩(30),而在另一支撑板(21)的外端装置有可伸缩调节固定的拉紧杆(31),且杆的端部有与固定钩相配合的套环(13)。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移动牵引器,它与曳载动力车配合能对故障车或违章车进行方便牵引,它主要包括前连接臂、起重铰车、主架及拖架,其中安置在主架导轨上可上下移动的拖架由托架和连接导盘组成,而托架的两边端有由前后两根向外延伸的支撑板构成的轮框,其中一支撑板为活动板,活动板上还装置有与托架固定的装置以及与支撑板相固连的活动装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使用灵活可靠,安全、牢固等特点。
文档编号B60D1/00GK2317110SQ9724195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1日
发明者茹晓钢 申请人:茹晓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