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双驱动板阻尼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3990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7]花键44的齿——其在挠性板42和转子毂40之间产生旋转驱动连接——安装在一起,使得当扭矩在挠性板和转子毂之间传递时不产生空隙。挠性板42由具有在腹板(web) 108上终止的螺纹孔106的厚壁部分104形成。通过接合转子毂40的右端中的螺纹孔的螺栓110,挠性板42上的外部花键齿被促使与转子毂40上的内部花键齿轴向地接合。一俟移除螺栓110并且将较大的螺栓穿入孔106中,在花键连接44上的接合的花键齿脱离,使得螺栓接触腹板,因此促使挠性板轴向向右。
[0028]转子毂40由多个轴向定向的液压通道120和横向定向的通道122、124、126、128、129形成,通道从变速器54的液压系统输送液压液体和压力至模块10。通道122、124、126、128、129输送包括:至位于活塞86的右边的离合器22的伺服的控制体92,至在平衡坝状部88和活塞之间的压力平衡体94,至变力电磁阀(VFS) 130,以及至转子34和定子30的表面一一该表面通过液体冷却一一的液压液体和压力。后部隔板60由通道128形成,通道128与VFS130液压地连通。
[0029]后部隔板60支承液箱132,液箱132包含从变速器54的液压系统供应至模块10的液体。变速器54包括液箱136,液箱136包含通过变速器泵134供应至变速器液压系统的液压液体,液体和控制压力从变速器液压系统供应至模块10、扭矩转换器49、变速器离合器和制动器、轴承、轴、齿轮等。
[0030]安装在前部隔板32中的轴承140和安装在转子毂40中的轴承142,支承输入轴16围绕轴线39的旋转。前部隔板32还支承相对于转子34在它的适当的轴向和径向位置中的定子30。安装在后部隔板60和转子毂40之间的轴承76和轴承142支承转子毂40围绕轴线39的旋转。前部和后部隔板32、60由于安装在隔板32中的轴承74和安装在隔板60中的轴承76,共同支承转子34围绕轴线39的旋转。
[0031]安装在后部隔板60中的密封件64和安装在前部隔板32中的密封件141,阻止位于隔板32、60之间的来自模块10的液体的通道。另一动态密封件144阻止在发动机曲轴146和模块10之间的污染物的通道。
[0032]模块10的组件安装并且装配在模块中。装配的模块然后可以安装在发动机输出12和扭矩转换器外壳48之间并连接至发动机输出12和扭矩转换器外壳48。
[0033]在操作中,当发动机输出12由发动机驱动时,扭矩从发动机通过转子毂40和挠性板42传递至扭矩转换器外壳48,条件是离合器22接合。转子34电机28通过管78、腿状部38、转子毂40和挠性板42不断可驱动地连接至扭矩转换器外壳48。因此,扭矩转换器外壳48可以单独由发动机驱动,条件是电机28关闭并且离合器22接合;扭矩转换器外壳48可以单独由电机驱动,条件是发动机关闭或发动机在操作中并且离合器脱离;并且,扭矩转换器外壳48可以由发动机和电机两者同时驱动。
[0034]图2表明位于前部隔板32的前部的驱动板200、202。图2、3和5表明驱动板200包括由径向内孔201形成的中心部分199,螺栓68中的一个穿入孔201中的每个中以将驱动板200固定至发动机的旋转输出12。驱动板200具有用于将驱动板安置在发动机输出12上的中心导向孔203。驱动板200还具有径向外孔204,螺栓205中的一个穿入孔204中的每个中以将驱动板200固定至驱动板202。驱动板200由剪切部206形成,每个剪切部围绕轴线39成角度地隔开并且由从中心部分199径向延伸至外部轮辋212的径向臂210隔开,外部轮辋212支承启动齿轮70。每个径向臂210通过围绕每个剪切部206的外围延伸的凸缘208得到加强。
[0035]图2、4和5表明第二驱动板202包括由径向内孔214形成的中心部分213,铆钉216中的一个穿入孔214中的每个中以将驱动板202固定至毂218,毂218通过介入花键(interference spline) 220可驱动地连接至输入轴16。驱动板202具有用于将驱动板安置在毂218上的中心导向孔222。驱动板202还具有径向外孔224,螺栓205中的一个穿入孔224中的每个中以将驱动板200固定至驱动板202。与每个螺栓205的螺纹接合的螺母226,完成外部连接。驱动板202由围绕轴线39成角度地隔开并且从中心部分213径向延伸的径向臂230形成。驱动板202通过围绕它的外围延伸的凸缘208得到加强。尺寸R是通过驱动板200、202传递的扭矩的量级和材料持久极限的函数。
[0036]两个驱动板200、202将发动机输出12耦接至前端模块10、连接至发动机曲轴的驱动板200以及连接至输入轴16的驱动板202。发动机驱动板200使起动环形齿轮70连接。
[0037]按照专利法规的规定,已经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可选的实施例可以以不同于具体说明和描述的其它方式实践。
【主权项】
1.一种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 与轴线同心的发动机输出; 输入; 固定至发动机输出的第一驱动板,第一驱动板包括轮辋和从轴线径向向外地延伸的臂; 可旋转地固定至输入并且在从轴线径向向外地隔开的位置上固定至第一驱动板的第二驱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启动齿轮,并且其中第一驱动板进一步地包含: 中心部分; 围绕轴线成角度地隔开的剪切部,每个臂在连续剪切部之间从中心部分朝向轮辋延伸,启动齿轮连接至轮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含围绕每个剪切部的外围延伸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中心部分由安装在发动机输出上的导向孔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含启动齿轮;并且其中第一驱动板进一步地包含: 中心部分; 围绕轴线成角度地隔开的剪切部,每个臂在连续剪切部之间从中心部分朝向轮辋延伸,启动齿轮连接至轮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板进一步地包含: 第二中心部分; 从轴线径向向外地延伸的第二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含围绕每个第二臂的外围延伸的第二凸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含: 通过花键可旋转地固定至输入的毂;以及 其中第二中心部分由安装在毂上的第二导向孔形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双驱动板阻尼器。一种总成,其包括与轴线同心的发动机输出、输入、启动齿轮、固定至发动机输出且包括支承启动齿轮的第一驱动板以及从轴线径向向外地延伸的臂,以及可旋转地固定至输入并且在从轴线径向向外地隔开的位置上固定至第一驱动板的第二驱动板。
【IPC分类】B60K6-36
【公开号】CN104553734
【申请号】CN201410575603
【发明人】约翰·E·布里维克, 史蒂文·A·福莱特, 基思·A·德弗罗
【申请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4日
【公告号】DE102014221302A1, US2015011478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