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操纵手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2499阅读:来源:国知局
转动柄22中,其一端与拉索28连接,棘齿板210位于转动件29另一端的转动行程上,如此,当拉索28发生移动时,转动件29会发生转动,从而抵接上棘齿板210,棘齿板210与制动器的制动蹄相配合以完成汽车的驻车制动。棘齿板210与制动器的配合可参见相关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赘述。
[0041]本实施例中,驻车时,驾驶员用手握住横柄23,拉起转动柄22,转动件29抵接住棘齿板210,即完成驻车;解除驻车时,驾驶员手握住握柄,同时用四指按下按钮27,按钮27通过转动轴24、拉索28带动转动件29脱离棘齿板210,即实现解锁,最后转下转动柄22,释放驻车。
[0042]本实施例中,转动轴24可为一实心轴,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横柄23和转动柄22内壁上的凹槽中;转动轴24也可为一套筒结构,横柄23内部固定设置一中心轴218,套筒结构外套于中心轴218上,与中心轴218转动连接,以此实现与横柄23的转动连接。第一摇臂25和第二摇臂26为转动轴24两端的凸起结构,具体结构以方便按钮27和拉索28的固定连接为准。本实施例中,转动件29优选为板件,通过一中心转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柄22的内部。
[0043]本实施例提供的驻车操纵手柄,在转动柄22的末端设置有一个横柄23,通过驻车操纵手柄内部按钮27、转动轴24、拉索28及转动件29的一系列传动实现对棘齿板210的限位。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直握式转动柄22,横柄23的着力点可落到转动柄22的末端,在相同的尺寸空间内,横柄23比直握式转动柄22能够提供更大的杠杆比。
[004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11,第一弹性件211的一端与横柄23连接,另一端与按钮27连接。驾驶员按下按钮27拉起转动柄22完成解锁操作松手后,第一弹性件211自动带动按钮27复位,无需驾驶员手工对按钮27进行复位。优选的第一弹性件211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于转动轴24上,其一端与第一摇臂25相抵接。
[004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护套212,护套212固定于转动柄22中,拉索28内套于护套212中。护套212使得拉索28无需与转动柄22相接触,延长拉索28的使用寿命,且使得拉索28的移动更为顺畅。
[0046]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转动件29包括转盘213和棘爪214 ;转盘213和棘爪214均转动连接于基座21上,转盘213的一端与拉索28相连,转盘213的另一端与棘爪214的一端搭接,棘爪214的另一端与棘齿板210抵接。即转动件29内部也具有传动结构,如此,拉索28带动转盘213转动,转盘213带动棘爪214转动,棘爪214与棘齿板210相抵接。设置二次转动的目的在于转向,如图5所示,转盘213受到拉索28拉力时为逆时针转动,通过转盘213与棘爪214的转换后,棘爪214为顺时针转动,如此实现受力的转向。在驻车操纵手柄有限的空间内,通过转向为转动件29的布置提供更多的可选方案。
[0047]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15,第二弹性件215的一端与基座21连接,另一端与转盘213连接。还包括第三弹性件216,第三弹性件216的一端与基座21连接,另一端与棘爪214连接。与第一弹性件211相类似的,第二弹性件215和第三弹性件216用于自动回复转盘213与棘爪214,在理论上,通过转动转动柄22,转动件29、转盘213及棘爪214均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回复,但汽车运行过程中各种环境俱存,且各部件间存在相互干扰,通过弹性件回复各部件更为保险。
[0048]很显然的,如图5所示,上述三个弹性件均可为回转弹簧;除此之外,其也可为其它弹性件,对于其他类型的弹性件,在初始位置时,弹性件处于正常状态,当转动件29发生转动时,其压缩或拉伸弹性件,如此当拉索28的外力卸除时,弹性件回复原状,带动转动件29回复原位。
[0049]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如图7-8所示,还包括一连杆217,连杆217的一端与第一摇臂25转动连接,连杆217的另一端与按钮27转动连接,按钮27的一部与横柄23转动连接。如此,连杆217、摇臂、按钮27及横柄23相互之间均转动连接,四者形成四连杆结构,其中横柄23为固定杆,其余三部件为运动杆,四连杆机构的运动过程为现有技术,不赘述。设置四连杆机构,使得按钮27使用较小的位移带动转动轴24实现较大幅度的转动。
[0050]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驻车操纵手柄,驻车操纵手柄为上述的驻车操纵手柄。
[0051]由于上述驻车操纵手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驻车操纵手柄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5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驻车操纵手柄,包括基座、转动柄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柄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柄的另一端固定有横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转动轴,其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柄中,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其中第二摇臂位于所述转动柄中; 按钮,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摇臂上,其一部凸出于所述横柄; 拉索,其位于所述转动柄中,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摇臂上; 转动件,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中,且一端与所述拉索相连; 棘齿板,其位于所述基座中,其位于所述转动件的运动行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转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固定于所述转动柄中,所述拉索内套于所述护套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盘和棘爪;所述转盘和棘爪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转盘的一端与所述拉索相连,所述转盘的另一端与所述棘爪的一端搭接,所述棘爪的另一端与所述棘齿板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棘爪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摇臂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钮转动连接,所述按钮的一部与所述横柄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柄固定有一中心轴,所述转动轴外套于所述中心轴上,并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
10.一种汽车,包括驻车操纵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操纵手柄为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驻车操纵手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车操纵手柄及汽车,该驻车操纵手柄包括基座、转动柄和传动机构,转动柄的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转动柄的另一端固定有横柄;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按钮、拉索、转动件及棘齿板,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横柄中,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其中第二摇臂位于转动柄中;按钮固定于第一摇臂上,其一部凸出于横柄;拉索位于转动柄中,其一端固定于第二摇臂上;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基座中,且一端与拉索相连;棘齿板位于转动件的运动行程上。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直握式转动柄,横柄的着力点可落到转动柄的末端,在相同的尺寸空间内,横柄比直握式转动柄能够提供更大的杠杆比。
【IPC分类】B60T7-10
【公开号】CN104773147
【申请号】CN201510224152
【发明人】应卓凡, 吴桂宝, 董良, 胡磊, 张岩, 朱砂, 储军, 高波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