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0725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本申请是于2008年5月20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880019891. 8、发明名称为"机 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3] 与诸如乘用车、公交车和卡车等在偏离角(slipangle)被施加到轮胎的情况下在 转弯处行驶的所谓的四轮车辆用轮胎相反,为了使机动两轮车在转弯处行驶,外倾角应该 被施加到机动两轮车用轮胎,轮胎通过外倾角相对于路面倾斜。因此,在机动两轮车用轮胎 中,直行时的胎面部的接地区域与转弯时的胎面部的接地区域不同。也就是说,在直行时, 包括胎面部的轮胎赤道面的中央区域接触路面,以起到向路面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的作 用,而在转弯时,包括胎面接地端的肩部区域(shoulderregion)接触路面,以起到产生抵 抗施加到机动两轮车的离心力的横向力的作用。位于这些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起到例如在 转弯结束处向路面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的作用,以及在转弯时产生抵抗离心力的横向力的 作用。
[0004] 因此,如果被布置于机动两轮车用轮胎的胎面部的接地区域的胎面橡胶由单一种 类的橡胶组成或具有单一种类的橡胶硬度等等,则不可能在各接地区域中充分地实现上述 的功能。
[0005] 例如,日本特开2006-273240号公报描述了 一种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其目 的是通过将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分成一个中央区域和两个肩部区域这三个区域以及通过 将包括具有适当的损耗角正切动态弹性比率(ratiofordynamicelasticityofloss tangent)的橡胶材料的胎面橡胶布置于各区域,而通过中央区域改善直行时的高速耐久 性,并通过肩部区域改善转弯时的抓地性能(gripperformance)和稳定性。
[0006] 然而,虽然日本特开2006-273240号公报中描述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能够通 过中央区域获得改善的高速耐久性,并通过肩部区域获得转弯时的改善抓地性能和稳定 性,但是,不仅仍然没有向路面充分地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而且也没有充分地产生抵抗离 心力的横向力,这些力需要用于转弯时特别是处于转弯结束处的接触路面并且扩展在中央 区域和肩部区域的中间区域。另外,在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中,不均匀的磨损特别是在 转弯行驶时容易产生于中间区域附近。
[0007] 另外,如果例如将损耗角正切动态弹性比率差异很大的两种胎面橡胶用于中央区 域和肩部区域,则当外倾角增大或减小时,不同种类的橡胶同时或依次接触地面,这导致胎 面橡胶的接地性能随着外倾角的变化而显著变化,使得驱动稳定性可能变得不足。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改善 驱动性能和制动性能,而不会劣化驱动稳定性,特别是当中间外倾角被施加到轮胎时不会 劣化驱动稳定性。
[0010]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包括:胎面部,所述胎面部包括具有一层或 多层的层状结构的胎面橡胶,一对胎侧部,所述一对胎侧部从所述胎面部的两侧向轮胎径 向内侧连续地延伸,以及胎圈部,每个所述胎圈部延续到所述一对胎侧部中的每个胎侧部 的径向内侧,其中,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包括五个区域:中央区域,所述中央区域包括轮 胎赤道面;一对肩部区域,每个肩部区域均包括胎面接地端;以及一对中间区域,每个中间 区域均位于所述中央区域和对应的肩部区域之间,被布置于所述中间区域的整个区域上的 中间胎面橡胶的至少形成接地面的部分的100%模量比被布置于所述中央区域的整个区域 上的中央胎面橡胶的至少形成接地面的部分的100%模量和被布置于所述肩部区域的整个 区域上的肩部胎面橡胶的至少形成接地面的部分的100%模量这两者都大。这里所用的表 述"具有一层或多层的层状结构的胎面橡胶"不仅包括胎面部的由单层组成的胎面橡胶,而 且还包括由诸如盖和基础结构等多层组成的胎面橡胶。这里所用的100%模量表示在室温 以500±25mm/min的速度利用根据JISK6251的JIS哑铃状试件3号在拉伸试验中测量拉 伸应力得到的值。
[0012] 在该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中,中央胎面橡胶的100%模量优选地大于肩部胎面 橡胶的100 %模量。
[0013] 另外,中间胎面橡胶的100%模量优选地在1. 3MPa至2.IMPa的范围内。
[0014] 更优选地,中央胎面橡胶的100%模量在1.OMPa至1. 8MPa的范围内,并且肩部胎 面橡胶的100%模量在〇. 9MPa至1. 7MPa的范围内。
[0015] 另外,更优选地,在沿着轮胎子午线(meridian)剖切的剖面中,中间胎面橡胶的 外表面的周向长度在整个接地区域的周向长度的10%至40%的范围内。这里所用的周向 长度表示当轮胎被安装至由JATMAYEARBOOK(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者协会年鉴),ETRT0 STANDARDMANUAL(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TRA(轮胎和轮辋协会)YEARBOOK规 定的适用轮辋、并且轮胎被施加了也由JATMAYEARBOOK,ETRT0STANDARDMANUAL,TRA(轮 胎和轮辋协会)YEARBOOK等规定的内部压力时沿着胎面表面测量的长度。
[0016] 更优选地,在沿着轮胎子午线剖切的剖面中,中央胎面橡胶的外表面的周向长度 在整个接地区域的周向长度的10%至35%的范围内,并且肩部胎面橡胶的外表面的周向 长度在整个接地区域的周向长度的5%至35%的范围内。
[0017] 在上述轮胎中的任一者中,胎侧部优选地具有表明轮胎是用于两轮机动车的后轮 的标记。
[0018] 发明的效果
[0019] 在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中,在直行时接触地面的中央区域需要适用于有效地向 路面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的特性,并且在转弯时接触地面的肩部区域需要适用于产生足够 的横向力的特性。另外,胎面部的位于中央区域和肩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不仅需要在转 弯结束处等有效地向路面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的特性,而且还需要产生足够的横向力的特 性。
[0020] 因此,在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中,关注作为由外力引起的胎面部的伸 长率的刚度的度量的胎面橡胶的模量。当数据比较稳定时的100%伸长率的100%模量被 用作该模量的大小的度量。
[0021] 通过将中间胎面橡胶的至少形成接地面的部分的100%模量设定成比中央胎面橡 胶的至少形成接地面的部分的100%模量以及肩部胎面橡胶的至少形成接地面的部分的 100%模量这两者都大,尤其在中间外倾角被施加到轮胎的转弯结束处等接触地面的中间 区域保证了高刚度,从而增加了前后刚度和横向刚度。因此,该中间区域能够获得高驱动性 能和制动性能,也能获得抵抗离心力的足够的横向力。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横向剖视图。
[0023]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横向剖视图。
[0024] 附图标iP,说明
[0025] 1 胎面部
[0026] 2 胎侧部
[0027] 3 胎圈部
[0028] 4 胎圈芯
[0029] 5 胎体帘布层
[0030] 6 带束层
[0031] 7 胎面橡胶
[0032] 7a中央胎面橡胶
[0033] 7b中间胎面橡胶
[0034] 7c肩部胎面橡胶
[0035] 8 胎侧橡胶
[0036]A 中央区域
[0037]B 中间区域
[0038] C 肩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 明的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沿着子午线剖切的剖视图。
[0040]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胎面部,附图标记2表示从胎面部1的两侧沿径向向内 连续延伸的一对胎侧部,附图标记3表示各个连续到各胎侧部2的径向内侧的胎圈部。
[0041] 该轮胎具有胎体帘布层5,胎体帘布层5从胎面部1延伸经过胎侧部2并且绕胎圈 部3的胎圈芯4卷起。虽然在图中胎体由一层胎体帘布层5组成,但是胎体可以由多层胎 体帘布层组成。
[0042] 由至少周向增强帘线层组成的带束层6在胎冠区域被布置于胎体帘布层5的外周 侦k该带束层6可以具有例如将一根或多根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帘线连续地卷绕(wound)形 式的所谓的螺旋带束层结构。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以弧形延伸并且形成胎面部1的接 地区域的胎面橡胶7被设置于带束层6的外周侧。形成胎侧部的胎侧橡胶8被设置于胎面 橡胶7的两侧。另外,预定的槽形成于胎面橡胶7的表面上,尽管这些槽在图1中被省略了。
[0043] 在图中所示的轮胎中,胎面部1的接地区域包括以下五个区域:中央区域A,其包 括轮胎赤道面;肩部区域C,各肩部区域C均包括胎面接地端;以及中间区域B,各中间区域 B均位于中央区域A和肩部区域C之间。肩部区域C和中间区域B在相对于赤道面对称的 位置处分别形成一对。
[0044] 被布置于每个区域的胎面橡胶7具有单层结构。被布置于中间区域B的整个区域 的中间胎面橡胶7b的至少形成接地面的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