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荷用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642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在卡车、公共汽车等安装有重载荷用充气轮胎。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在高内压且高 载荷的严酷条件下被使用。在该轮胎中,胎圈容易被施加大的负载。该胎圈的耐久性容易 变差。另外,从实现低油耗化的观点来看,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也希望轻型化。
[0003] 在图4中示出了现有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2的一部分。该轮胎2具备胎圈包布6。 胎圈包布6位于胎圈芯4的附近。该胎圈包布6层叠于胎圈8的轴向外侧。该胎圈包布6 的卷入端6a位于比胎圈趾部Pt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胎圈基线BL更靠径向内 侧的位置。该胎圈包布6的卷起端6b位于比胎圈基线BL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04] 具备上述胎圈包布6的构造被称为所谓的短包布构造。该轮胎2具备短包布构 造。由于具备上述短包布构造,从而加强了胎圈8。另外,短包布6所层叠的范围为最小限 度,因此抑制重量的增加。在该轮胎2中,既抑制重量增加又提高胎圈8的耐久性。在日本 特开平10 - 44724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该短包布构造的另一个例子。
[0005]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 - 44724号公报
[0006] 在该轮胎2中,胎圈包布6不覆盖胎圈8的轴向内侧。若对该轴向内侧的胎体帘 布层10施加外力,则胎体帘布层10容易大幅变形并移动。随着该胎体帘布层10的变形与 移动,胎圈8产生变形并移动。该胎圈8的变形与移动导致胎体帘布层10的卷起端IOe的 剥离。该卷起端IOe的剥离被称为帘布反包松散(以下,称为PTL)。
[0007] 另外,胎体帘布层10以及胎圈8的变形与移动使能量损失增大。该轮胎2的能量 损失容易增大。能量损失的增大使油耗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实现轻型化又提高耐PTL与油耗性能的重载荷用 充气轮胎。
[0009] 本发明所涉及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具备:胎面;一对胎侧壁,它们分别从上述胎 面的端部向径向大致外侧延伸;一对胎圈,它们分别位于比上述胎侧壁更靠轴向内侧的位 置;胎体,其沿着该胎面以及胎侧壁的内侧架设在一方的胎圈与另一方的胎圈之间;以及 胎圈包布,其层叠于胎圈的轴向外侧。上述胎圈具备胎圈芯、以及向该胎圈芯的径向外侧延 伸的三角胶。上述胎体具备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围绕胎圈芯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 返。通过该折返,从而在胎体帘布层形成有位于一方的胎圈与另一方的胎圈之间的主体部、 以及位于胎圈的轴向外侧的折返部。上述胎圈包布层叠于胎体帘布层的折返部的轴向外 侦k上述胎圈包布的径向外端位于比胎圈基线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上述胎圈包布的径向 内端位于比胎圈基线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胎圈趾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该 轮胎具备与正规轮辋嵌合的嵌合部。该嵌合部具备与轮辋的片材面抵接的底面、以及从该 底面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与轮辋的凸缘抵接的外侧接触面。该外侧接触面在径向上由内侧 部、外侧部、以及位于该内侧部与外侧部之间的中间部构成。该中间部形成为,在未进行轮 辋组装的状态下,向比穿过内侧部的轴向外端Pa与外侧部的轴向外端Pb的假想直线Ll更 靠内侧凹下。
[0010] 优选上述胎圈包布的径向外端位于比胎体帘布层的折返部的径向外端更靠径向 内侧的位置。
[0011] 优选上述嵌合部具备配置于胎圈包布的轴向外侧的边口部。该边口部形成与正规 轮辋的凸缘抵接的外侧接触面。在该外侧接触面的区域中,边口部的厚度从径向内侧朝向 外侧缓缓变厚。
[0012] 优选上述嵌合部具备配置于胎圈包布的轴向外侧的边口部。该边口部形成与正规 轮辋的凸缘抵接的外侧接触面。边口部在上述外侧部的轴向外端Pb处的厚度Tb、与边口部 在与内侧部的轴向外端Pa与外侧部的轴向外端Pb的中点对应的中间部的点Pc处的厚度 Tc之比Tb/Tc在1. 5以上且3. 0以下。
[0013] 优选上述中间部在相对于周向垂直的剖面中,呈圆弧形状地以深度D凹下。该深 度D与上述圆弧形状的曲率半径Rd之比D/Rd在0. 05以上且0. 09以下。
[0014]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中,由于具备短包布构造,所以既实现轻型化又提高 胎圈的耐久性。并且,嵌合部的外侧面的中间部形成为相对于内侧部及外侧部凹下,因此紧 贴于正规轮辋的凸缘。由此,抑制填充了空气时或加载了载荷时的胎体、三角胶的移动。由 此,尽管具备短包布构造,也提高耐PTL与油耗性能。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16] 图2是将图1的轮胎的一部分放大了的说明图。
[0017] 图3是将图1的轮胎的使用状态与正规轮辋一起表示的说明图。
[0018] 图4是表不现有的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19]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0] 12···轮胎;14···胎圈芯;16···边口部;18···胎圈;20···胎体;22···胎圈包 布;24...覆胶层;26...内衬层;28...防擦布;30...胎圈芯;32...三角胶;38...胎体帘 布层;40...嵌合部;42...底面;44...外侧面;46...外侧接触面;48...内侧部;50...中 间部;52...外侧部;54...轮辋;56...片材;58...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并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 在图1中示出了充气轮胎12。在图1中,上下方向为轮胎12的径向,左右方向为 轮胎12的轴向,相对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轮胎2的周向。直线BL表示胎圈基线。
[0023] 该轮胎12具备胎侧壁14、边口部16、胎圈18、胎体20、胎圈包布22、覆胶层24、内 衬层26以及防擦布28。该轮胎12为无内胎型。该轮胎2安装于卡车、公共汽车等。该轮 胎12是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0024] 虽未图示,但轮胎12具备胎面以及带束层。该轮胎12的形状除了胎面花纹之外 为左右对称。该轮胎除了胎面花纹之外,其余相对于在轴向的中央与周向平行的平面(以 下,称为赤道面)呈对称的形状。
[0025] 虽未图示,但胎面呈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形状。胎面由交联橡胶构成。胎面形成与路 面接触的胎面表面。胎面具备基层与覆层。覆层位于基层的径向外侧。覆层层叠于基层。 通常,基层由粘合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基层的典型的基础橡胶是天然橡胶。通常,覆层 由耐磨损性、耐热性以及抓地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
[0026] 虽未图示,但带束层在径向上位于胎面的内侧。带束层沿轴向延伸。该带束层位 于胎体20的径向外侧。带束层对胎体20进行加强。例如,带束层由第一层、第二层、第三 层以及第四层构成。从该第一层到第四层沿径向层叠。各层由并排配置的多根帘线与贴胶 构成。各帘线由钢构成。该帘线相对于赤道面倾斜。该帘线相对于赤道面所成的角度的绝 对值为15°~70°。
[0027] 胎侧壁14从胎面的端部沿径向大致内侧延伸。该胎侧壁14的径向外侧端与胎面 接合。该胎侧壁14的径向内侧端与边口部16接合。该胎侧壁14由耐切割性以及耐候性 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该胎侧壁14防止胎体20的损伤。
[0028] 边口部16位于胎侧壁14的径向大致内侧。边口部16在轴向上位于比胎圈18以 及胎体20更靠外侧的位置。虽未图示,但若将该轮胎12装入轮辋,则边口部16与轮辋的 凸缘抵接。边口部16由耐磨损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
[0029] 胎圈18位于胎侧壁14的径向内侧。胎圈18具备胎圈芯30、以及从该胎圈芯30 沿径向外侧延伸的三角胶32。该三角胶32具备从胎圈芯30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硬质三角 胶34、以及从该硬质三角胶34向径向外侧延伸的软质三角胶36。胎圈芯30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