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9547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行李箱侧饰板主要作用为遮挡行李箱内钣金,防止行李箱内钣金刮伤行李箱内放置的物品,并能起一部分的吸音隔音作用。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的行李箱侧饰板I’与车体钣金2’之间由卡扣3’固定,这种卡扣3’上具有倒刺形的卡脚31’,通过卡脚31’卡住车体钣金2’来实现行李箱侧饰板I’的固定。由于车体钣金2’在汽车运动过程中上下振动较大且频繁,长期振动下卡扣3’可能会脱落,导致行李箱侧饰板I’的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可靠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位于行李箱侧饰板和车体钣金之间的头部,以及与所述头部远离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一侧固连的柱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胀紧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可与所述胀紧孔过盈配合的胀紧杆。
[0006]优选地,所述头部上还固连有垫圈。
[0007]更优选地,所述垫圈的厚度大于所述头部的高度。
[0008]优选地,所述柱体的横截面为矩形。
[0009]优选地,所述胀紧孔包括圆形孔及两个与所述圆形孔相切的矩形槽,且两个所述矩形槽平行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胀紧杆远离所述胀紧孔的一侧固连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远离所述车体钣金的表面相贴合。
[0011 ] 更优选地,所述压紧部和所述车体钣金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通过第一连接件的胀紧孔和第二连接件的胀紧杆的配合,可将行李箱侧饰板牢固可靠地定位在车体钣金上,这种连接方式即便在长期振动下也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结构;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的第一连接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的第二连接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的使用状态图。
[0017]图中标示如下:
[0018]行李箱侧饰板-1’,车体钣金-2’,卡扣-3’,卡脚-31’,第一连接件-1,头部-11,柱体-12,胀紧孔-13,圆形孔-131,矩形槽-132,垫圈-14,第二连接件-2,胀紧杆-21,压紧部-22,垫片-23,行李箱侧饰板_3,车体钣金-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包括第一连接件I和第二连接件2 ;所述第一连接件I包括位于行李箱侧饰板3和车体钣金4之间的头部11,以及与所述头部11远离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 —侧固连的柱体12,所述第一连接件I上设置有胀紧孔1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上述固连可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实现,上述柱体12自车体钣金4中穿过,上述胀紧孔13自头部11邻近行李箱侧饰板3的表面向柱体12延伸;
[0022]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可与所述胀紧孔13过盈配合的胀紧杆21,上述胀紧杆21的形状结构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胀紧杆21可为自沿着胀紧杆21的安装方向逐渐收缩的柱状结构,以使得胀紧杆21更方便地插入胀紧孔13中。
[0023]安装时,先将第一连接件I自车体钣金4上的安装孔中穿过,再将行李箱侧饰板3压在第一连接件I的头部11上,接着将胀紧杆21自行李箱侧饰板3的安装孔中穿过,插入胀紧孔13中,此时胀紧杆21与胀紧孔13过盈配合,行李箱侧饰板3压紧第一连接件I的头部,从而将行李箱侧饰板3定位在车体钣金4上。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通过第一连接件I的胀紧孔13和第二连接件2的胀紧杆21的配合,可将行李箱侧饰板3牢固可靠地定位在车体钣金4上,这种连接方式即便在长期振动下也不易松动。
[0025]由于第一连接件I与车体钣金4之间的间隙可能会使泥水渗入行李箱侧饰板3和车体钣金4之间,会导致车体钣金4的锈蚀,而且第一连接件I与车体钣金4之间的间隙也会导致后轮胎处产生噪音传入行李箱及驾驶舱内,为了防止上述锈蚀和噪音问题,所述头部11上还固连有垫圈14,这样,当行李箱侧饰板3压紧第一连接件I的头部时,垫圈14也被压紧在行李箱侧饰板3和车体钣金4之间,可有效防止泥水进入行李箱侧饰板3和车体钣金4之间,以及防止后轮胎处产生噪音传入行李箱及驾驶舱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想到,上述垫圈14的材质优选地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如橡胶或EPDM等,垫圈14可自头部11的边缘向外延伸,或者与头部11有部分重叠,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作进一步地限定。
[0026]为了更好地防止车体钣金锈蚀和车舱内噪声问题,所述垫圈14的厚度大于所述头部11的高度,这样,当行李箱侧饰板3压紧头部11和垫圈14时,垫圈14可更好地将车体钣金4上安装孔周围密封。
[0027]为了防止胀紧杆21和胀紧孔13打紧时,第一连接件I跟转,所述柱体12的横截面为矩形,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I更好地限位在车体钣金4的安装孔内。
[0028]由于胀紧杆21与胀紧孔13相配合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I的胀紧孔13周围会产生应力集中,为了防止第一连接件I因应力集中而导致损坏,所述胀紧孔13包括圆形孔131及两个与所述圆形孔131相切的矩形槽132,且两个所述矩形槽132平行设置,这样,当胀紧杆21与胀紧孔13相配合时,矩形槽132可提供给圆形孔131更大的形变量,从而防止胀紧孔13因应力集中而损坏。
[0029]为了保证第二连接件2更有效地压紧行李箱侧饰板3,所述第二连接件2还包括与所述胀紧杆21远离所述胀紧孔13的一侧固连的压紧部22,所述压紧部22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3远离所述车体钣金4的表面相贴合,安装行李箱侧饰板3时,压紧部22与行李箱侧饰板3相贴合。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容易想到,在压紧部22上设置便于将第二连接件2压入胀紧孔13中的结构,例如,在压紧部22上设置十字形槽等。
[0030]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第二连接件2更有效地压紧行李箱侧饰板3,所述压紧部22和所述车体钣金4之间还设置有垫片23,上述垫片23可为本领域熟知的垫片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在此赘述。
[0031]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位于行李箱侧饰板和车体钣金之间的头部,以及与所述头部远离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一侧固连的柱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胀紧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可与所述胀紧孔过盈配合的胀紧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上还固连有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的厚度大于所述头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横截面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孔包括圆形孔及两个与所述圆形孔相切的矩形槽,且两个所述矩形槽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胀紧杆远离所述胀紧孔的一侧固连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远离所述车体钣金的表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和所述车体钣金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位于行李箱侧饰板和车体钣金之间的头部,以及与所述头部远离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一侧固连的柱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胀紧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可与所述胀紧孔过盈配合的胀紧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侧饰板连接总成通过第一连接件的胀紧孔和第二连接件的胀紧杆的配合,可将行李箱侧饰板牢固可靠地定位在车体钣金上,这种连接方式即便在长期振动下也不易松动。
【IPC分类】F16B13-06, B60R13-02
【公开号】CN204488675
【申请号】CN201520112246
【发明人】王小龙, 曹维福, 黄启海, 李永, 彭志军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