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软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222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软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紧固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软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车身提供其它部件安装点,合理的安装结构才能保证安装强度与刚度。以离合分栗软管为例,软管固定于车身上,通过其自带螺栓结构及螺母结构拧紧于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位于车身上。
[0003]现有技术结构如图1、图2所示,软管安装支架I上开有通孔2,通孔2两侧翻边形成一对夹持部3,两个夹持部3夹紧软管接头后进行紧固。在软管接头拧紧过程中,夹持部3受到如图2所示方向的力,该结构受力易变形,变形后螺母将无法拧紧,为保证刚度需要较厚的料厚,且材料强度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强度更高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包括:软管安装支架、弹簧卡夹、第一软管接头和第二软管接头,所述软管安装支架上开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位置,所述软管安装支架成弧形弯曲形成一对弹性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具有正六方形凸缘、圆形凸缘、位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和所述圆形凸缘之间的卡槽,所述圆形凸缘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的相对边之间的距离,所述圆形凸缘和所述卡槽穿过所述通孔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卡在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所述弹簧卡夹卡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软管接头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螺纹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软管接头连接离合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接头连接出油管。
[0007]优选地,所述软管安装支架安装在发动机舱总成上。
[0008]优选地,所述软管安装支架弯折形成相互垂直的固定面和安装面,所述通孔开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固定面与所述安装面的过渡位置冲压有加强筋。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软管接头设有辅助正六方形凸缘。
[0010]优选地,所述弹簧卡夹向着与所述弹性部相反的方向成弧形弯曲形成一对辅助弹性部。
[00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弧形弯曲形成的弹性部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翻边起到夹持软管接头的作用,首先弧形弯曲较突出的翻边具有更高的受力能力,其次在安装过程中弧形弹性部还能产生形变调节安装尺寸,并且为第一软管接头和第二软管接头提供预紧力,有效避免接头的螺纹连接失效。
[0012]进一步地,弹簧卡夹上的辅助弹性部也能够起到为第一软管接头和第二软管接头提供预紧力及调节安装尺寸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的软管安装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软管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软管接头的左侧视图;
[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的放大后的爆炸图;
[0020]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紧固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说明:1、软管安装支架,2、通孔,3、夹持部,4、发动机舱总成,5、车身软管安装结构,6、出油管,7、弹簧卡夹,701、辅助弹性部,8、软管安装支架,801、安装面,802、固定面,803、弹性部,804、加强筋,805、通孔,9、离合软管,10、第二软管接头,101、辅助正六方形凸缘,11、第一软管接头,1101、正六方形凸缘,1102、卡槽,1103、圆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5安装在发动机舱总成4上。
[0023]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舱总成4、出油管6、弹簧卡夹7、软管安装支架8、离合软管9。出油管6与离合软管9需要连通并固定到发动机舱总成4上从而实现离合分栗的供油。
[0024]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软管安装支架8弯折形成相互垂直的固定面802和安装面801。其中固定面802用于将软管安装支架8固定到发动机舱总成4上,固定面802与安装面801的过渡位置冲压有加强筋804以提高结构强度。安装面801上开有通孔805,在通孔805的位置,软管安装支架8的安装面801成弧形弯曲形成一对弹性部803。两个弹性部803之间的距离等于a。
[0025]参考图6,第一软管接头11的正六方形凸缘1101的相对边之间的距离也等于a,与两个弹性部803之间的距离相等。
[0026]参考图7,第一软管接头11用于连接离合软管9,第二软管接头10用于连接出油管6。第一软管接头11具有正六方形凸缘1101、圆形凸缘1103、位于正六方形凸缘1101和圆形凸缘1103之间的卡槽1102。圆形凸缘1103的直径小于通孔805的孔径,圆形凸缘1103和卡槽1102穿过通孔805后正六方形凸缘1101卡在两个弹性部803之间,起到初步定位作用,然后将弹簧卡夹7卡在卡槽1102内,然后第一软管接头11与第二软管接头10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过程中,弹性部803防止第一软管接头11旋转,第二软管接头10上的辅助正六方形凸缘101用于工具的夹持。弹簧卡夹7向着与弹性部803相反的方向成弧形弯曲形成一对辅助弹性部701。
[0027]安装完成后的结构如图8所示,采用弧形弯曲形成的弹性部803来取代图2中的翻边3起到夹持软管接头的作用的优点在于,首先弧形弯曲较突出的翻边具有更高的受力能力,其次在安装过程中弧形的弹性部803还能产生形变调节轴向安装尺寸,并且为第一软管接头11和第二软管接头10提供预紧力,有效避免接头的螺纹连接失效。同时,弹簧卡夹7上的辅助弹性部701也能够起到为第一软管接头11和第二软管接头10提供预紧力及调节安装尺寸的作用。
[0028]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安装支架、弹簧卡夹、第一软管接头和第二软管接头,所述软管安装支架上开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位置,所述软管安装支架成弧形弯曲形成一对弹性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具有正六方形凸缘、圆形凸缘、位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和所述圆形凸缘之间的卡槽,所述圆形凸缘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的相对边之间的距离,所述圆形凸缘和所述卡槽穿过所述通孔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卡在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所述弹簧卡夹卡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软管接头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接头连接离合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接头连接出油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安装支架安装在发动机舱总成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安装支架弯折形成相互垂直的固定面和安装面,所述通孔开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固定面与所述安装面的过渡位置冲压有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设有辅助正六方形凸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卡夹向着与所述弹性部相反的方向成弧形弯曲形成一对辅助弹性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软管安装结构,包括:软管安装支架、弹簧卡夹、第一软管接头和第二软管接头,所述软管安装支架上开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位置,所述软管安装支架成弧形弯曲形成一对弹性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具有正六方形凸缘、圆形凸缘、位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和所述圆形凸缘之间的卡槽,所述圆形凸缘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的相对边之间的距离,所述圆形凸缘和所述卡槽穿过所述通孔后所述正六方形凸缘卡在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所述弹簧卡夹卡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软管接头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强度高的优点。
【IPC分类】B60R16/08
【公开号】CN204870860
【申请号】CN201520662323
【发明人】朱纪成, 祝慧, 唐程光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