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式蔽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587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折合式蔽灯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夜间行车安全装置:折合式蔽灯板。它是依据王枫林1994年发现的【车灯轨迹线】理论研制的可以用于屏蔽对面汽车眩目灯光的装置。蔽灯板的主体是一张深色透明硬质塑料板,其上附带有折合轴、紧固夹,紧固夹能将蔽灯板与汽车遮阳板结合成一体。夜间驾车当对面汽车车灯晃眼时,可以用手将蔽灯板从遮阳板上向下展开,使蔽灯板恰好处在车灯轨迹线上,这样前方所有刺眼的汽车灯光就都被大幅度地消减了亮度,而路面则没有被遮挡住,道路反而更加清晰明亮。当没有车灯晃眼时,可以用手将蔽灯板折合到遮阳板上再将遮阳板整体高高掀起,这样蔽灯板就不会妨碍路况观察所以没有负作用。
【专利说明】
折合式蔽灯板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装置,一种夜间行车时能消除迎面驶来的汽车眩目灯光的安全装置:折合式蔽灯板。
【背景技术】
:
[0002]汽车史一百多年来,至今夜间驾车仍有一个尚未克服的安全隐患,那就是迎面驶来的汽车大灯灯光一照,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这种灯光致盲现象是所有驾驶员都深有感触且又无奈的。在汽车上的各种安全装备不断完善快速发展的今天,专用于克服汽车灯光晃眼的安全装置却仍然处于空白状态。这种重大缺憾一直在严重地危害着交通安全。1994年发明人王楓林在名称为:【夜车屏光板】,专利号为:ZL94246241.6的专利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车灯轨迹线】理论,即:(I)凡是晃眼的车灯都是正前方直驶而来的汽车远程强光灯。(2)无论何种车型其车灯灯光在驾驶员正前方的挡风玻璃同一位置上由远及近划出了一条完全相同的轨迹线。(3)这条车灯轨迹线既狭窄又很短。根据这一理论,夜间驾车时迎面驶来的汽车大灯所造成的满窗眩光只是一种错觉,其实质是:前方所有汽车的灯光都集中在一条30多厘米长的车灯轨迹线范围之内无一例外。也就是说:只要把对面车灯照在挡风玻璃上的这条狭窄、短小、位置固定不变的车灯轨迹线加以遮挡覆盖,就能屏蔽掉所有迎面驶来的汽车车灯的眩目灯光使之变得柔和,从而看清路况避免盲目臆测驾驶。这项科学发现为发明消除汽车车灯眩目灯光的装置提供了一条简便高效可行的解决途径。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夜间行车时消除迎面驶来的汽车所发出的眩目车灯灯光的安全装置:折合式蔽灯板。这种装置不仅能消除掉正前方所有迎面驶来的汽车发出的眩目灯光,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对方汽车灯光对路面的光照,大大增强路况观察效果,从而明显改善汽车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蔽灯板是一块面积小于汽车遮阳板的深色透明硬质塑料板,蔽灯板上设有折合轴,折合轴上设有紧固夹,蔽灯板通过紧固夹能与汽车遮阳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蔽灯板通过折合轴能与遮阳板相互折合重叠或展开。
[0005]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夜间驾车时预先将遮阳板设置在遮阳位,再通过蔽灯板上的紧固夹将蔽灯板与汽车遮阳板接合成一体。当遇到对面车灯晃眼时,用手将蔽灯板从遮阳板上向下展开,这样蔽灯板恰好覆盖了整条车灯轨迹线,道路对面所有汽车的强光就都被囊括在蔽灯板范围之内并被消减得柔和了,而前方路面却不会被蔽灯板遮挡住,道路显得格外清晰明亮。当对面没有车灯晃眼时,用手将蔽灯板折合到遮阳板上使两者重叠合拢起来,然后将遮阳板整体高高掀起,这样蔽灯板就从视线中消失,因此不妨碍观察路况,前方视野敞亮,所以没有负面作用。
【附图说明】
: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合式蔽灯板的结构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合式蔽灯板与遮阳板结合后展开示意图
[0008]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合式蔽灯板与遮阳板结合后折叠示意图
[0009]图中1.蔽灯板2.紧固夹3.折合轴4.遮阳板
【具体实施方式】
:
[0010]夜间行车前先将遮阳板(4)置于遮阳位,再用蔽灯板上的紧固夹(2)连接到遮阳板(4)上,使蔽灯板与遮阳板结合成一体。当需要屏蔽车灯时,用手将蔽灯板(I)向下展开,使蔽灯板(I)通过折合轴(3)在遮阳板(4)的基础上再向下加长延伸到车灯轨迹线上,如图2所示。这样前方所有眩目的车灯都被囊括在蔽灯板范围之内,使对面汽车的强光大灯大幅消减到柔和弱光灯的亮度,车灯不晃眼了,道路也清晰明亮了,从而有效地消除了车灯眩光对安全行车造成的危害。当没有车灯晃眼时,用手将蔽灯板(I)通过折合轴(3)向上与遮阳板
(4)折合重叠在一起,如图3所示。再将遮阳板整体掀高到不妨碍视线的高度,这样遮阳板整体不妨碍视线,所以没有负面作用。
【主权项】
1.一种折合式蔽灯板,其特征是:蔽灯板是一块面积小于汽车遮阳板的深色透明硬质塑料板,蔽灯板上设有折合轴,折合轴上设有紧固夹,蔽灯板通过紧固夹能与汽车遮阳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蔽灯板通过折合轴能与遮阳板相互折合重叠或展开。
【文档编号】B60J3/02GK205468449SQ20162008294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发明人】王枫林
【申请人】王枫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