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车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027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联车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联车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运输较长的板材或其他钢材时,往往需要两台单车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现有技术中使用 的两台单车只是相互独立的以相同速度在各自的轨道上平行运行,每台单车有独立的轨道,
单车之间并无连接装置,因此,如要实现两台单车的同步横向移动,需要在双联车之间加装 一套连接装置,并且方便的连接和脱挂,因此,连接装置要求连接方便、快速,脱挂方便、 快捷。尤其是双联车运输高温板材时,更加要求连接、脱卸快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运输较长的板材或其他钢材的单车之间相互 独立,无联接装置,使用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将多台单车方便,快速的连接和脱挂卸的 双联车连接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双联车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耳板,挡板,耳板与第一连接座可转动连接,所述 的耳板开有凹槽,挡板与耳板凹槽相配合。
其中,第一连接座包括座板,第一凸耳与座板固定连接,第一凸耳上开有第一贯通孔。 其中,所述的第一凸耳上设置有下挡板。 其中,所述的座板上设置有限位板。
其中,所述的耳板包括上板,上板表面设置有两块与上板垂直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 间为凹槽,上板端部与支撑板端部之间安装有封板,支撑板一端连接有第二凸耳,第二凸耳 上开有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的上板与封板、支撑板之间是空心或实体。
其中,所述的上板与封板、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筋板。
其中,所述的耳板包括一个半圆柱体,半圆柱体沿轴线方向一侧开有凹槽,另一侧安装有 凸缘,凸缘上开有第一通孔。
其中,所述的挡板上半部的竖截面形状为梯形。
本发明的双联车连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连接两个单车时,无 需人工操作,并能实现及时自动连接,使用方便,减少危险。


图1为本发明的双联车连接装置连接状态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双联车连接装置断开状态示意图3为图1的俯视图4为图1的A—A向视图5为第一连接座主视图6为图5的左视图7为图5的俯视剖视图8为耳板的主视图9为图8的俯视图10为图8的A向视图11为第二连接座主视图12为图11的A—A向视图13为第二实施例中的耳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一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参看图1一12双联车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1,第一连接座1包括座板13 和座板上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凸耳12,两个第一凸耳12上开有第一贯通孔15和第一贯通孔 16,两个第一凸耳12上设置有下挡板14,用于托住第二凸耳45,防止耳板4垂下,座板13 上设置有限位板ll。
耳板4包括上板41、与上板41垂直的两块支撑板42,上板41端部与支撑板42端部之 间设置有封板43,封板43与上板41之间的夹角为10度一80度,两块支撑板42之间为与挡 板51相配合的凹槽44,上板41与封板43、支撑板42之间安装有筋板48,用于连接上板41、 支撑板42和封板43,并能起到加固作用。支撑板42—端连接有第二凸耳45,第二凸耳45 上开有第二通孔46、 47,第一销轴2穿入第二通孔46和第一贯通孔15内,使耳板4与第一 连接座l可转动连接,可以将第二销轴3穿入第一贯通孔16和第二通孔47内时,可将耳板4
位置固定,两个第二凸耳45之间还可以安装钢套49,钢套49可以为圆柱体钢,用于加固。 挡板51上半部的竖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挡板51固定在底板52上组成第二连接座5。 使用时,将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5分别安装在两个单车7、 8上,第二销轴3穿入 第二通孔46和第一贯通孔15内,使耳板4与第一连接座1可转动连接,下挡板14托住凸耳 45使耳板4处于水平状态,凹槽44朝向地面,需要两个单车7、 8连接时,两个单车7、 8做 相对方向的运动,随着挡板51朝向凹槽44方向运动,挡板51将耳板4向上抬起,由于耳板 4存在斜面,方便挡板朝向凹槽44方向运动,当凹槽44位于挡板51上方时,挡板51插入凹 槽44内,耳板4落下恢复水平状态,将两个单车7、 8连接,在两个单车运动方向相同并且 平行时,连接装置可使两个单车同步运动。当需要将两个单车7、 8脱离连接时,转动耳板4, 将耳板4抬起,耳板4转到限位板11时,将第一销轴2插入第一贯通孔16和第二通孔47内, 将耳板4固定,单车7、 8脱离连接。
实施例2,参看图13,其与第一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耳板4包括一个半圆柱体411, 半圆柱体411沿轴线方向一侧开有凹槽44,另一侧安装有凸缘451,凸缘451上设置有与第 一贯通孔15相配合的第一通孔10,第二销轴3穿入第一贯通孔15和第一通孔10内,将耳 板4可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座1上,凸缘451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贯通孔16相配合的第一通孔 9,第一销轴2插入第一贯通孔16和第一通孔9内时,可将耳板4固定。其余部件与实施例1 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凸缘和凸耳可以互换。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 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座,耳板,挡板,耳板与第一连接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耳板开有凹槽,挡板与耳板凹槽相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座包括座板,第一凸 耳与座板固定连接,第一凸耳上开有第一贯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耳上设置有下挡 板。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板上设置有限位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板包括上板,上板表 面设置有两块与上板垂直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为凹槽,上板端部与支撑板端部 之间安装有封板,支撑板一端连接有第二凸耳,第二凸耳上开有第二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与封板、支撑板之 间是空心或实体。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与封板、支撑板之 间安装有筋板。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板包括一个半圆柱体, 半圆柱体沿轴线方向一侧开有凹槽,另一侧安装有凸缘,凸缘上开有第一通孔。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上半部的竖截面形状为梯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车连接装置,双联车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耳板,挡板,耳板与第一连接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耳板开有凹槽,挡板与耳板凹槽相配合。本发明的双联车连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能实现及时自动连接,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1D3/16GK101200189SQ20061011951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2日
发明者任中立, 翟恒东, 耿会良 申请人:上海宝钢冶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