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674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单件的多孔固体元件在吸能装置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其平台カ稳定,峰均比可观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包装工程等领域。以铝蜂窝元件为例,其具有的结构质量轻、刚度大、比吸能高的优良特性,成为碰撞吸能装置首选的元件之一。目前的蜂窝吸能装置,一般都采用单件的蜂窝芯材或与薄壁金属外壳 组合组成。其不足之处对于轨道列车及城轨车辆而言,很难依靠单件蜂窝元件实现巨大冲击动能的有效吸收。换句话说单件的长大蜂窝元件或简单串联蜂窝元件容易失稳,而单件的短小蜂窝元件吸能有限,所以单个蜂窝元件的吸能与现实需求存有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多个在吸能时不失稳的短小多孔固体元件通过合适的结构和构件串联起来的,能够满足轨道列车及城轨车辆使用要求的,吸能容量大的、工作平稳可靠的、吸能效果好的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吸能装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多孔固体元件,所述多孔固体元件中安装筒型结构的套筒,套筒的一端突出在多孔固体元件之外,另外一端沉没在多孔固体元件之中,在套筒突出在多孔固体元件之外的一端上套装隔板,多孔固体元件、套筒和隔板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至少两个多孔固体元件组件首尾相连,它们的套筒中插入导杆;所述导杆一端与盲孔端板刚性连接,另外一端穿过通孔端板,其尾部安装预紧件;当盲孔端板接受到撞击源,盲孔端板挤压多孔固体元件的同吋,带动导杆在套筒中滑动,同时也带动套筒在多孔固体元件中滑动;当多孔固体元件组件被压缩到一定尺寸时,部分套筒被挤离自身的多孔固体元件。所述多孔固体元件为金属蜂窝元件、金属泡沫元件、非金属泡沫元件、多孔格栅元件。所述通孔端板、盲孔端板、隔板与多孔固体元件的接触面上设置与多孔固体元件匹配的凹槽。所述多孔固体元件、套筒和隔板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相互间为过渡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优点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安装与更换,撞击吸能容量大,工作平稳可靠效果好。


附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I的俯视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多孔固体元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ト通孔端板,2-多孔固体元件,3-套筒,4-盲孔端板,5-导杆,6-隔板,7-预紧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
參照附图,包括多孔固体元件2,所述多孔固体元件2中安装筒型结构的套筒3,套筒3的一端突出在多孔固体元件2之外,另外一端沉没在多孔固体元件2之中,在套筒3突出在多孔固体元件2之外的一端上套装隔板6,多孔固体元件 2、套筒3和隔板6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至少两个多孔固体元件组件首尾相连,它们的套筒3中插入导杆5 ;所述导杆5一端与盲孔端板4刚性连接,另外一端穿过通孔端板I,其尾部安装预紧件7 ;当盲孔端板4接受到撞击源,盲孔端板4挤压多孔固体元件2的同吋,带动导杆5在套筒3中滑动,同时也带动套筒3在多孔固体元件2中滑动;当多孔固体元件组件被压缩到一定尺寸时,部分套筒3被挤离自身的多孔固体元件2。所述多孔固体元件2为金属蜂窝元件、金属泡沫元件、非金属泡沫元件、多孔格栅元件。所述通孔端板I、盲孔端板4、隔板6与多孔固体元件2的接触面上设与多孔固体元件2匹配的凹槽。所述多孔固体元件2、套筒3和隔板6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相互间为过渡配合。设置隔板6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多孔固体元件2受压时的各向异性的技术问题,能够均衡单个多孔固体元件2的受カ条件和调整其整体变形趋于一致。设置套筒3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多孔固体元件2受压时的各向异性的技术问题,能够控制单个多孔固体元件2在受カ状态下失稳和调整其变形趋于一致。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多孔固体元件2为三件,导杆5两根,预紧件7两件,通孔端板I、盲孔端板4各一件,按照附图组装。将现有的多孔固体元件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组装起来,就形成了大容量的撞击吸能装置,该装置解决了多个简单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失稳问题,且工作可靠,吸能效果好,制造简单,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
1.ー种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包括多孔固体元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固体元件(2)中安装筒型结构的套筒(3),套筒(3)的一端突出在多孔固体元件(2)之外,另外一端沉没在多孔固体元件(2)之中,在套筒(3)突出在多孔固体元件(2)之外的一端上套装隔板(6),多孔固体元件(2)、套筒(3)和隔板(6)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至少两个多孔固体元件组件首尾相连,它们的套筒(3)中插入导杆(5);所述导杆(5)一端与盲孔端板(4)刚性连接,另外一端穿过通孔端板(1),其尾部安装预紧件(7);当盲孔端板(4)接受到撞击源,盲孔端板(4)挤压多孔固体元件(2)的同时,带动导杆(5)在套筒(3)中滑动,同时也带动套筒(3)在多孔固体元件(2)中滑动;当多孔固体元件组件被压缩到一定尺寸时,部分套筒(3)被挤离自身的多孔固体元件(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固体元件(2)为金属蜂窝元件、金属泡沫元件、非金属泡沫元件、多孔格栅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端板(I)、盲孔端板(4)、隔板(6)与多孔固体元件(2)的接触面上设置与多孔固体元件(2)匹配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固体元件(2)、套筒(3)和隔板(6)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相互间为过渡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固体元件(2)、套筒(3)和隔板(6)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相互间为过渡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包括多孔固体元件,多孔固体元件中安装筒型结构的套筒,套筒的一端突出在多孔固体元件之外,另外一端沉没在多孔固体元件之中,在套筒突出的一端套装隔板,多孔固体元件、套筒和隔板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至少两个多孔固体元件组件首尾相连,套筒中插入导杆;导杆一端与盲孔端板刚性连接,另外一端穿过通孔端板,其尾部安装预紧件;当盲孔端板接受到撞击源,盲孔端板挤压多孔固体元件的同时,带动导杆在套筒中滑动,同时也带动套筒在多孔固体元件中滑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安装与更换,撞击吸能容量大,工作平稳可靠效果好。
文档编号B61F19/04GK102689638SQ2012101745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张健, 梁习锋, 王中钢, 许平, 谢素超, 高广军, 鲁寨军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