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吊装运输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371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道岔吊装运输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NX70或NXl7B标准国铁运输平车上,用于吊装和运输各类型高铁道岔的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还没有用于高铁线路的道岔更换作业时进行道岔吊装和运输的专用起重设备。道岔的运输用平车运输或汽车运输,吊装一般采用汽车起重机。由于某些铁路线路路段无法与公路相连,且铁路线路为封闭线路,线路两侧均有防护栏,汽车起重机不易进入线路施工。使用汽车起重机吊装道岔时,吊臂高度超过接触网,因此线路必须处于停电状态,对恢复线路行车有影响,施工时有可能损坏输电线路。使用汽车起重机吊装道岔对线路的环境要求较严格,且施工效率较低。由于准备工作较长和吊装效率低,占用了大量天窗点时间,不利于施工。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吊装和运输方法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可吊装和运输目前国内高铁线路使用的各类型道岔的专用起重运输设备,它可以将道岔直接从基地运输通到施工地段,缩短了运输时间。主要由I台动力工作装置和多台吊装工作装置组成,由多台吊装工作装置同时、同步动作来实现高铁道岔的吊装。该设备安装在NX70或NX17B标准国铁运输平车上,工作装置安装架·与平车通过柱插紧固螺栓联接,安装架上安装有游动支架,单个吊装工作装置上安装两台电液结合起重机,起重机可360°全回转并安装角度限位装置,悬架可举升,悬架下部焊有工字钢作为电动葫芦移动轨道,悬架上部安装有平移油缸,悬架头部安装翻转油缸和支撑装置,平移油缸可使支撑装置变换支撑位置,翻转油缸可使支撑装置由水平变为垂直,支撑装置内部有支撑油缸,可垂直支撑到地面上,形成起重机另一支撑点,支撑装置与起重机底座使起重机在作业时形成类似门式起重机结构。起重机由液压完成回转及支撑,使起重机呈门式接头,由电动葫芦完成道岔的吊装工作,各起重机可同时同步动作,也可单独操作其中I个起重机。多个吊装工作装置安装在同型多辆平车上并连挂成车组,进行群吊作业,可同时同步吊装和运输不同长度高铁道岔。每个起重机带泵站,由电动机驱动,各吊装工作装置动力由发电机组提供,也可由轨道车提供。液压系统有手动应急功能,电动葫芦有手动释放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将安装有发电机组和操作台的动力工作装置和多个吊装工作装置安装在同型标准国铁运输平车上,形成车组,根据高铁道岔的长度确定连挂的掉装工作装置数量,各吊装工作装置安装游动支架,以实现长道岔的运输。吊装作业时,各吊装工作装置上的起重机同步进行各个动作,以实现同时、同步吊装道岔。在基地将新道岔吊装上车,然后由轨道车牵引车组至施工地点。作业时,首先将起重机支撑呈门式结构,然后由电动葫芦完成道岔起吊。先解除起重机各锁定装置,各起重机同步回转,使悬架与平车纵线方向呈垂直状态。操作起重机,使各起重机的悬架同步举升到最大。然后使各起重机支撑装置呈垂直状态。平移支撑装置,找到合适的支撑位置。然后使支撑装置支撑到地面,起重机即成门式支撑状态。各起重机支撑完毕后进行吊装作业。将各起重机的电动葫芦移动到线路上旧道岔上方,下降吊钩,并用吊带将旧道岔和吊够连挂。将旧道岔吊离轨道并靠近平车,放下道岔。操作电动葫芦,由电动葫芦完成道岔起吊工作,使各电动葫芦从车上同步将新道岔吊装到线路上的安装位置。再将平车旁的旧道岔吊装上车。吊装完毕后,收回各起重机,使起重机恢复到行车状态,并将各锁定装置锁定。由轨道车牵引将旧道岔运输回到基地。该工作装置将新道岔运输到施工地段后即可展开工作,辅助工作教少,可一次将新道岔吊装至更换位置,不需多次吊装,工作效率很高。多个工作装置由I人操作,减少了施工人员,同步性较好,无须像汽车起重机不同操作者配合吊装。吊装工作装置上的每个起重机带泵站,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由动力工作装置上的发电机组提供动力,也可由与车组连挂的轨道车提供动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装工作装置主视图。图中:悬架(I),支撑装置(2),横移油缸⑶,电动葫芦(4),护板(5),围栏(6),起重机底座(7),举升油缸(8),回转装置(9),游动支架(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装工作装置左视图。图中:翻转油缸(11),安装架(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装工作装置俯视图。图中:泵站(13),单机操作台(14)。图4是本本实用新型动力工作装置图。图中:雨棚(15),发电机组(164),坐椅(17),操作坐椅(18),主操作台(19),护板(20),安装架(21),联接螺栓(22),扶梯(23)。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组主视图。图中:动力工作装置(24),吊装工作装置一(25),吊装工作装置二(26),吊装工作装置三(27)。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组俯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吊装主视图。图中:动力工作装置(28),吊装工作装置一(29),吊装工作装置二(30),吊装工作装置(31),起重机一(32),起重机二(33),起重机三(34),起重机四(35),起重机五(36),起重机六(37)。图8是本实用新型吊装俯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吊装右视图。举升油缸(38),横移油缸(39),翻转油缸(40),支撑油缸(41),电动胡户(42),游动支架(43),旧道岔(44)。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分别是吊装工作装置在行车状态下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悬架(I)超向车辆纵向方向,与车辆中心线有5 7°角度,保证悬架(I)及其上部件在行车时不超过机车车辆限界。电动葫芦(4)靠近起重机底座,横移油缸(4)和举升油缸(7)为全缩状态,翻转油缸(2)为全伸状态。图4是动力工作装置图。雨棚(15)不延伸到整个底架长度,以保证连挂吊装工作装置时不会干涉。主操作台(19)可同时控制3个吊装工作装置,也可单独控制某一个吊装工作装置。柴油发电机组(16)可满足3个吊装工作装置同时工作。操作坐椅(18)和坐椅
(17)为施工人员提供临时休息场所。图5和图6是行车状态下车组主视图和俯视图。车组标准配置为I个动力工作装置和3个吊装工作装置,可根据用户要求配置吊装工作装置的数量。图7、图8和图9是为车组吊装作业下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作业前由轨道车将车拉到施工地点后,将各工作装置的电缆线和控制线连接完毕,并将各起重机的锁定装置解除。作业时,动力工作装置(28)中柴油发电机组开启,为整个车组提供动力。首先将各吊装工作装置(29、30、31)上的起重机展开并支撑。动力工作装置(28)上的主操作台可同时操作。将起重机悬架同时回转到与车体纵向中心线呈垂直方向。举升油缸(38)将各起重机的悬架支撑到最高点,以增加吊装高度。横移油缸(39)伸出,找到合适支撑位置时停止。翻转油缸(40)回缩,使支撑由水平状态变为垂直状态。支撑油缸(41)伸出,并使其支撑底板接触地面并支撑平稳。起重机支撑完毕后,进行吊装工作。移动电动葫芦(42)至线路上的旧道岔(44)顶端,电动葫芦(42)将旧道岔(44)吊装离线路,并靠近平车放置在地面上。电动葫芦(42)移动至游动支架(43)上的新道岔上部,将新道岔吊装至线路上道岔安装处。电动葫芦(42)再将旧道岔吊装上车,放置在游动支架上,用铁丝、钢丝绳和螺旋扣将旧道岔(44)捆绑在游动支架(43)上。吊装完毕后,进行起重机回收操作。将电动葫芦(42)移动至靠近起重机底座,支撑油缸(41)回缩,将支撑完全收回。翻转油缸(40)全伸出,使支撑呈水平状态,操作横移油缸(39),使其全回缩,支撑也往悬架中部移动。操作举升油缸(38),使悬架下降。最后操作起重机回转装置,使起重机回转到初始状态。起重机恢复到行车状态后,锁定起重机上的锁定装置。关闭发电机组,完成施工。由轨道车将车组连挂拉回基地。
权利要求1.一种道岔吊装运输工作装置,其特征是:该设备由吊装工作装置和动力工作装置组成,安装在NX70或NX17B标准国铁运输平车上,工作装置安装架与平车通过柱插紧固螺栓联接,安装架上安装有游动支架,单个吊装工作装置上安装两台电液结合起重机,起重机可360°全回转并安装角度限位装置,悬架可举升,悬架下部焊有工字钢作为电动葫芦移动轨道,悬架上部安装有平移油缸,悬架头部安装翻转油缸和支撑装置,平移油缸可使支撑装置变换支撑位置,翻转油缸可使支撑装置由水平变为垂直,支撑装置内部有支撑油缸,可垂直支撑到地面上,形成起重机另一支撑点,支撑装置与起重机底座使起重机在作业时形成类似门式起重机结构;起重机由液压完成回转及支撑,由电动葫芦完成道岔的吊装工作,各起重机可同时同步动作;多工作装置安装在多辆平车上形成车组,实现道岔同时吊装和不同长度道岔的吊装和运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吊装运输工作装置,其特征是:多个吊装工作装置安装在同型多辆平车上并连挂成车组,进行群吊作业,可同时同步吊装和运输不同长度高铁道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吊装运输工作装置,其特征是:起重机作业时,液压支撑使其呈门式结构,电动葫芦完成道岔起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吊装运输工作装置,其特征是:每个起重机带泵站,由电动机驱动,各吊装工作装置动力由发电机组提供,也可由轨道车提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吊装运输工作装置,其特征是:液压系统有手动应急功能,电动葫芦有手动释放功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岔吊装运输工作装置,是一种专用于吊装和运输各类型高铁道岔的专用起重运输设备。它由动力工作装置和吊装工作装置组成,安装在标准国铁运输平车上,可根据道岔长度连挂吊装工作装置的数量,进行群吊作业。吊装工作装置上安装两台起重机,起重机可360°回转,悬架可举升,悬架下焊有工字钢作为电动葫芦轨道,悬架上安装了平移油缸、翻转油缸和支撑装置,平移油缸可使支撑装置变换支撑位置,翻转油缸可使支撑装置由水平变为垂直,支撑装置内部有支撑油缸,可垂直支撑到地面上,支撑装置和起重机底座使起重机在作业时形成类似门式起重机结构,支撑后由电动葫芦完成道岔的吊装工作。液压系统有手动应急功能,电动葫芦有手动释放功能。
文档编号E01B29/02GK202989702SQ2012202928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郑常勇, 葛振杰, 周毅 申请人:西安铁路局兴平养路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