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278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包括移动平台和两行走轨道,移动平台下方设置有前支架和后支架,特征在于:移动平台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有升降液压缸,行走轨道上设置有与升降液压缸相连接的滑动轮机构,升降液压缸驱使移动平台在垂直于行走轨道的方向上运动;两行走轨道上均设置有行走液压缸,通过行走液压缸的驱使可使移动平台沿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列车组,采用无轨道、全自动液压油缸驱动,可随时随地进行及移动并且速度快、效果好。去掉了轨道运输设备,克服了易跑车、掉道等缺陷,避免了有轨运输时频繁铺轨和频繁牵引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人员的安全,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升降液压缸和行走液压缸来驱使平台在自身携带的轨道上运动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井下矿山综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和采煤工艺的不断更新,综采工作面的设备越来越多。对于这些设备的运输,矿井目前大多使用传统有轨绞车钢丝绳牵引的设备列车运输技术,这种运输方法存在投入量大、易跑车、掉道,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在移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
[0004]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包括用于承载矿用设备的移动平台和位于移动平台下方两侧的两行走轨道,所述移动平台下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架和后支架,两行走轨道位于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有升降液压缸,行走轨道上设置有与升降液压缸相连接的滑动轮机构,通过升降液压缸的驱使可使移动平台在垂直于行走轨道的方向上运动;所述两行走轨道上均设置有行走液压缸,行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于行走轨道上,另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相固定,通过行走液压缸的驱使可使移动平台沿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运动。
[0005]移动平台用于承载矿用设备,前支架和后支架用于对移动平台进行支撑,两行走轨道设置于移动平台的下方。移动平台四个角上的升降液压缸通过滑动轮机构与行走轨道相配合,通过升降液压缸可驱使移动平台上升和下降。由于行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行走轨道和移动平台相固定,使得行走液压缸不仅可驱使移动平台在行走轨道上运动,而且在移动平台静止的情况下还可驱使行走轨道运动,进而实现移动平台在矿山巷道内连续行走,实现对矿山综采设备的运输。
[0006]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所述滑动轮机构由两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位于两支撑板之间的两滑动轮组成;滑动轮通过轮轴转动固定于支撑板上,滑动轮支撑于行走轨道上;所述行走轨道为工字钢,滑动轮机构的两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与行走轨道相配合的轨道挂板。
[0007]滑动轮通过轮轴固定于支撑板上,通过滑动轮与行走轨道的配合,实现滑动轮机构在行走轨道上的自由行走。由于轨道为工字钢,且两支撑板上均设置有轨道挂板,使得滑动轮机构在升降液压缸的带动下可将行走轨道吊起,以便行走液压缸驱使行走轨道向前运动。
[0008]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所述升降液压缸通过油缸支撑座固定于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由固定平板和平行设置于固定平板上的两侧立板组成,侧立板上开设有与升降液压缸相配合的限位槽,固定平板上开设有多个铆钉孔。
[0009]升降液压缸通过限位槽固定于油缸支撑座上,油缸支撑座通过固定平板上的铆钉孔,可牢固地固定于移动平台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所述升降液压缸由缸体和固定于缸体上的缸体支架组成,缸体支架上设置有限位轴,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行走液压缸由缸体和位于缸体内的活塞杆组成,活塞杆的末端开设有活塞杆连接孔,缸体的末端开设有缸体连接孔。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包括用于驱使升降液压缸和行走液压缸执行动作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齿轮液压泵、可调节流阀、防爆换向阀、溢流阀和四个三位四通电磁阀;齿轮液压泵的进液口通过过滤器与油箱连通,出液口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分别驱使升降液压缸、行走液压缸执行动作;可调节流阀和防爆换向阀串联组成的回路接于油箱和齿轮液压泵的出液口之间,溢流阀的两端接于油箱和齿轮液压泵的出液口之间。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通过在移动平台的四个角上设置升降液压缸,且升降液压缸通过滑动轮机构与行走轨道相配合,在升降液压缸的作用下,可驱使移动平台升降;通过设置两端固定于行走轨道和移动平台上的行走液压缸,实现了驱使移动平台沿轨道方向行走,进而可对矿山综采设备进行运输,避免了现有轨道运输系统的使用。
[0013]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采用无轨道、全自动液压油缸驱动往复式行走的原理,整体性强,可随时随地进行及移动并且速度快、效果好。去掉了以往的轨道运输设备,克服了易跑车、掉道等缺陷,避免了作业人员使用有轨运输时频繁铺轨和频繁牵引运输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强度,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从根本上解决了有轨运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既节省了材料成本,又提高了运行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缸支撑座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油缸支撑座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0023]图中:1移动平台,2行走轨道,3升降液压缸,4行走液压缸,5前支架,6后支架,7滑动轮机构,8轨道挂板,9油缸支撑座,10第一耳座,11第二耳座,12支撑板,13轮轴,14滑动轮,15支撑腿,16横梁,17连接工字钢,18垫块,19轴承,20过滤器,21截止阀,22齿轮液压泵,23过滤器,24可调节流阀,25防爆换向阀,26溢流阀,27压力表,28三位四通电磁阀;9-1固定平板,9-2侧立板,9-3限位槽,9-4铆钉孔,3-1缸体,3-2缸体支架,3-3限位轴,3_4连接孔,4-1缸体,4-2活塞杆,4-3活塞杆连接孔,4-4缸体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主视图和左视图,其包括移动平台1、行走轨道2、升降液压缸4、前支架5、后支架6、滑动轮机构7、轨道挂板8、油缸支撑座9、第一耳座10、第二耳座11 ;所示的移动平台I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用于承载矿山综采设备,移动平台I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行走轨道。移动平台I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升降液压缸3,升降液压缸3通过油缸支撑座9固定于移动平台上,升降液压缸3的活塞杆的前端与滑动轮机构7相连接。滑动轮机构7上设置有两个与行走轨道2相配合的滑动轮,以使其可在行走轨道2上自由行走。通过四个角上的升降液压缸3的驱使,可驱动移动平台I进行上升和下降。
[0026]所示移动平台I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行走液压缸4,行走液压缸4的两端分别与行走轨道2和移动平台I相固定,在走液压缸4的作用下,可驱使移动平台I沿行走轨道2的长度方向运动。在滑动轮机构7的下方还设置有轨道挂板8,升降液压缸3通过轨道挂板8可将行走轨道2吊起。所示的前支架5和后支架6分别固定于移动平台I下方的前后两端,实现对移动平台I的支撑。通常情况下,矿山开采设备置于移动平台I上,前支架5和后支架6着地实行对移动平台I的支撑;当需要移动矿山综采设备时,通过升降液压缸3将移动平台I升起,再利用行走液压缸4驱使移动平台I进行运动。
[0027]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滑动轮机构7和滑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两支撑板12和两滑动轮14,所示的两支撑板12间隔平行设置,两滑动轮14位于两支撑板12之间,并通过轮轴13固定于两支撑板12上。所示的两滑动轮14之间设置有支撑轴29,支撑腿15与两支撑板12均相固定,升降液压缸3活塞杆的前端固定于支撑轴29上。通过滑动轮14与行走轨道2的配合,使得滑动轮机构7可在行走对到2上自由运动。所示的轨道挂板8固定于支撑板12的下端,并与工字型行走轨道2相配合,当滑动轮机构7上升的过程中,可通过轨道挂板8带动行走轨道一起上升。
[0028]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油缸支撑座9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所示的油缸支撑座9包括固定平板9-1和两个侧立板9-2,所示的油缸支撑座9上开设有多个铆钉孔9-4。在图2中,所示的后支架6由两支撑腿15和横梁16组成,横梁16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腿15相固定。所示的支撑腿15的顶端通过连接工字钢17固定于移动平台I的下表面上;所示的固定平板9-1通过铆钉孔9-4固定于连接工字钢17和支撑腿15上,在固定平板9-1与连接工字钢17之间还设置有垫块。所示的侧立板9-2上开设有对升降液压缸3进行固定的限位槽9-3。
[0029]如图7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液压缸3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缸体3-1、缸体支架3-2、限位轴3-3,所示的缸体支架3-2固定于缸体3-1上,限位轴3_3固定于缸体支架3-2上,限位轴3-2与油缸支撑座9上的限位槽9-3相配合,以使升降液压缸3牢固地固定于油缸支撑座9上。所示的升降液压缸3活塞杆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3-4,连接孔3-4与滑动轮机构7上的支撑轴29相配合,实现升降液压缸3与滑动轮机构7的连接。[0030]如图8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液压缸4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缸体4-1、活塞杆4-2、活塞杆连接孔4-3和缸体连接孔4-4,所示的活塞杆4-2位于缸体4_1内。活塞杆连接孔4-3设置于活塞杆4-2的端部,图1中行走轨道2上设置有与活塞杆连接孔4-3相配合的第一耳座10 ;缸体连接孔4-4设置于缸体4-1的端部,图1中前支架5上固定有与缸体连接孔4-4相配合的第二耳座11。这样,通过活塞杆连接孔4-3与第一耳座10的配合、缸体连接孔4-4与第二耳座11的配合,就将行走液压缸4的两端固定于行走轨道2和移动平台I上了。
[0031]如图9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其包括过滤器20、截止阀21、齿轮液压泵22、过滤器23、可调节流阀24、防爆换向阀25、溢流阀26、压力表27以及四个三位四通电磁阀28 ;所示的齿轮液压泵22的进油口经过滤器23与油箱连通,出油口经三位四通电磁阀28分别对升降液压缸3和行走液压缸4进行控制。所示的回油管经过滤器20后输入至油箱中,可调节流阀24和防爆换向阀25串联后接于油箱和齿轮液压泵22的出油口上;所示截止阀21和溢流阀26的两端接于油箱和齿轮液压泵22的出口上。通过电路部分对四个三位四通电磁阀28的控制,使升降液压缸3和行走液压缸4按照一定顺序执行动作,即可实现移动平台的行走。
[0032]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的工作过程为:假设移动列车组的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前支架5和后支架6与地面接触以实现对移动平台I的支撑,行走轨道2在升降液压缸3的作用下处于悬空状态。如果要对移动平台I上的矿用设备进行移动,首先通过液压系统驱使升降液压缸3的活塞杆伸长,以驱使行走轨道2着地而前支架5和后支架6离地,此时移动平台I和其上矿用设备的重量均通过滑动轮机构7作用于行走轨道2上;然后通过液压系统驱使行走液压缸4的活塞杆伸长,即可驱使移动平台I向前(图1中为向右)运动,行走液压缸2的行程决定了移动平台移动的距离。当移动平台移动完毕后,升降液压缸3的活塞杆收缩,驱使移动平台I下降,使得前支架5和后支架6着地而行走轨道2离地;然后行走液压缸4的活塞杆收缩,驱使行走轨道2向前(图1中为向右)运动。重复上述步骤,即可驱使移动平台I在矿山巷道内连续运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包括用于承载矿用设备的移动平台(I)和位于移动平台下方两侧的两行走轨道(2),所述移动平台下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架(5)和后支架(6),两行走轨道位于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有升降液压缸(3),行走轨道上设置有与升降液压缸相连接的滑动轮机构(7),通过升降液压缸的驱使可使移动平台在垂直于行走轨道的方向上运动;所述两行走轨道上均设置有行走液压缸(4),行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于行走轨道上,另一端固定于移动平台相固定,通过行走液压缸的驱使可使移动平台沿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轮机构(7)由两平行设置的支撑板(12)和位于两支撑板之间的两滑动轮(14)组成;滑动轮通过轮轴(13)转动固定于支撑板上,滑动轮支撑于行走轨道(2)上;所述行走轨道(2)为工字钢,滑动轮机构的两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与行走轨道相配合的轨道挂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液压缸(3)通过油缸支撑座(9)固定于移动平台(I)上,移动平台由固定平板(9-1)和平行设置于固定平板上的两侧立板(9-2)组成,侧立板上开设有与升降液压缸相配合的限位槽(9-3),固定平板上开设有多个铆钉孔(9-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液压缸(3)由缸体(3-1)和固定于缸体上的缸体支架(3-2)组成,缸体支架上设置有限位轴(3-3),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开设有连接孔(3-4);所述行走液压缸(4)由缸体(4-1)和位于缸体内的活塞杆(4-2)组成,活塞杆的末端开设有活塞杆连接孔(4-3),缸体的末端开设有缸体连接孔(4-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电控液压移动列车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使升降液压缸(3)和行走液压缸(4)执行动作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齿轮液压泵(22)、可调节流阀(24)、防爆换向阀(25)、溢流阀(26)和四个三位四通电磁阀(28);齿轮液压泵的进液口通过过滤器(23)与油箱连通,出液口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分别驱使升降液压缸、行走液压缸执行动作;可调节流阀和防爆换向阀串联组成的回路接于油箱和齿轮液压泵的出液口之间,溢流阀的两端接于油箱和齿轮液压泵的出液口之间。
【文档编号】B61C9/00GK203713872SQ20142010217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张延金, 王继清, 许中华, 陈军, 雷汝海, 董友泉, 马勇 申请人:山东兖物汇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