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铁上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796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铁上的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客运领域,特别涉及高铁上的座椅。



背景技术:

高铁作为现阶段人们出行常常接触到的交通工具,其内部设施的舒适性关乎着旅客的体验感,其中,座椅则是直接与旅客接触的设施之一。目前,高铁上的座椅,其座椅的靠背骨架为金属制成的框架结构,其重量较重,大幅提高了列车车箱的整体重量,同时,由于框架结构无法直接应用,因此,必须要在框架结构上包覆海绵等,以提高旅客的舒适度;而由于靠背骨架为金属框架结构,因此,在后排乘员撞击在前方的椅子背部时,由于框架结构的特性,其吸收撞击力的吸能面积小,无法分散撞击力,致使前方座椅上的乘客在头颈部及腰部处容易受到集中的非常大的撞击力,致使前排乘客受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高铁上且重量轻、能迅速分散吸收撞击力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铁上的座椅,包括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包括一体成型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所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朝向乘客背部的一面的上部设置有凹弧段,所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朝向乘客背部的一面的下部设置有凸弧段,凹弧段与凸弧段通过二者之间的连接段连接为一体,形成曲面结构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所述凹弧段的弧度为155°~170°,所述凸弧段的弧度为155°~17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铁上的座椅,由于其靠背骨架为一体成型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因此,大幅降低了靠背的重量,使车箱的整个重量也大幅降低,而由于车箱的重量整体大幅降低,因此,列车在相同牵引力的作用下,其时速大幅提高,节能省时;而由于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朝向乘客背部的一面的上部设置有凹弧段,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朝向乘客背部的一面的下部设置有凸弧段,凹弧段与凸弧段通过二者之间的连接段连接为一体,形成曲面结构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因此,在座椅后方的乘客向前撞击时,后方乘客的头部前倾撞向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上部的凹弧段上,同时,后方乘客的其他身体部位前倾撞击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下部的凸弧段上,通过该种特殊曲面结构的靠背骨架,可在其弧形段接受撞击时,迅速将撞击力沿弧面分散开来,以大幅削弱撞击力,保证前排座椅上的乘客的人身安全,而由于凹弧段的弧度为155°~170°,凸弧段的弧度为155°~170°,可更大程度上快速分散撞击力,减小撞击力度。另外,由于靠背骨架采用整块的呈曲面结构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因此,其可以直接应用于高铁上,也可在其上包覆海绵包覆层,以提高舒适度,而该种曲面结构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对海绵包覆层的支撑效果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背骨架结构等轴测图。

图3为图2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高铁上的座椅,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靠背骨架1,所述靠背骨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所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朝向乘客背部的一面的上部设置有凹弧段2,所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朝向乘客背部的一面的下部设置有凸弧段3,凹弧段2与凸弧段3通过二者之间的连接段4连接为一体,形成曲面结构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所述凹弧段2的弧度范围为155°~170°,优选160°,所述凸弧段3的弧度范围为155°~170°,优选160°。所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由6层~8层的单向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预浸片热压复合形成。

如图4至图6所示,还包括与靠背骨架1连接的座椅底架,所述座椅底架包括固定在座椅支撑架5上的水平下架6,水平下架6上设置有可相对水平下架转动的转盘7,所述转盘7上连接有随转盘7转动的水平上架8,水平上架8与靠背骨架1固连,所述转盘7包括固连在水平下架6上呈圆状的凸字形基座13,基座13小直径的一端的端面上固连有动盘压板14,基座13小直径一端的侧壁上套有可相对基座13转动的转动衬套15,转动衬套15上套有动盘16,所述水平上架8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动盘16与通孔处的水平上架8的下底面固连,使动盘压板14伸入至水平上架8的通孔内,由于转动衬套15可相对基座13及水平下架6转动,且转动衬套15与动盘16固连,动盘16与水平上架8固连,因此,在需要转动座椅方向时,只需要转动水平上架8,即可使水平上架8相对于水平下架6转动,提高座椅转动的灵活性与便利性,避免转动过程中各部位产生接触性的滑动摩擦,避免转动的相关零部件受损;另外,由于设置动盘压板14,因此,可保证动盘16只能在动盘压板14与基座13之间转动。

所述靠背骨架1两对边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前方的挡边9,挡边9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变宽,所述挡边9为与靠背骨架1的曲面结构相适应的曲线结构,所述水平上架8上设置有与靠背骨架1两边上的挡边9下部连接的连接板10,所述挡边9的下部以及连接板10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连接孔11,紧固件穿过对应侧的挡边9上的连接孔11及连接板10上的连接孔11,将同侧的挡边9与连接板10固连为一体,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钉、插销等。通过在靠背骨架1上设置挡边9,且挡边9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变宽,挡边9为与靠背骨架1的曲面结构相适应的曲线结构,因此,不仅形状美观,且可以保护设置在其上的海绵层12的边缘,同时也避免设置在其上的海绵层12左右移位。

所述靠背骨架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范围为20°~30°,优选24°,可使乘客的乘坐姿势更加舒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