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防踏空防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399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防踏空防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地铁防踏空防夹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铁以其运量大、准点、快速等优势成为各大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首选。地铁屏蔽门为乘客安全候车提供保障,然而,在地铁建设中,地铁站台与列车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列车车厢与屏蔽门门体有300mm左右的列车限界间隙。因为列车在行驶时,车身会有小幅的摆动,且如果列车车身与站台边缘之间若不存在间隙,那么列车在进站时难免会与站台碰撞摩擦而刮坏车身,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但是如果乘客踩空掉进空隙中,或瘦弱的乘客等被挤入300mm间隙中,则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地铁站台与列车之间存在的间隙以及列车车厢与屏蔽门门体的间隙会给地铁运行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目前地铁中大多采取安装防踏空胶条的方式缩小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有的地铁站也安装了防夹挡板缩小列车车厢与屏蔽门门体的间隙。上述方式虽缩小了间隙的距离,但是,地铁站内的人流量非常大,在拥挤的状况下,孩子、老人的脚和穿高跟鞋的女性同样有可能踩空以及瘦弱乘客等被夹。而且踏空胶条不能防止小件物品从缝隙掉落,尤其是在高峰时期,上下车过程中乘客容易掉落物品,这也给列车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地铁防踏空防夹装置,其与屏蔽门联动,在防夹挡板和防踏空胶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旨在完全消除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缝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地铁防踏空防夹装置,其设置在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包括设置在屏蔽门内侧站台边缘上的踏板电机,所述踏板电机上设有踏板,所述踏板通过踏板电机与台步旋转链接。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电机下方连接有支撑柱电机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与支撑柱电机连接,所述支撑柱顶端与踏板下表面靠接。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电机下方还设有竖直凹槽,所述支撑柱电机和支撑柱设置在竖直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屏蔽门内侧站台边缘两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电机,所述挡板电机上还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电机与踏板电机铰链连接。

作为优选项,所述踏板和挡板外边缘均设有毛刷。

作为优选项,所述支撑柱顶端设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类型的地铁站台屏蔽门,在完全消除列车车体与站台之间的间隙以及屏蔽门与列车车体之间的间隙的同时,不妨碍列车的正常运行,且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乘客上下列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竖直凹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收起状态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屏蔽门1、踏板电机2、踏板3、支撑柱电机4、支撑柱5、竖直凹槽6、挡板电机7、挡板8、毛刷9、列车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地铁防踏空防夹装置,其设置在屏蔽门1与列车10 之间,包括设置在屏蔽门1内侧站台边缘上的踏板电机2,所述踏板电机2上设有踏板3,所述踏板3通过踏板电机2与台步旋转链接。所述踏板电机2下方连接有支撑柱电机4和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电机4与踏板电机2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柱5底端与支撑柱电机4连接,所述支撑柱5顶端与踏板3下表面靠接,所述支撑柱5顶端设有防滑垫。所述踏板电机2下方还设有竖直凹槽6,所述支撑柱电机4和支撑柱5设置在竖直凹槽6内。

所述屏蔽门1内侧站台边缘两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电机7,所述挡板电机7上还设有挡板8。所述踏板3和挡板8外边缘均设有毛刷9。

实施例:

当列车10进站停止后,站台屏蔽门1打开,挡板8同时向外旋转180°打开至与屏蔽门1垂直处,同时踏板3向下旋转90°打开至与站台地面平行,支撑柱电机4随踏板电机2转动而上升,同时支撑柱5向外转动与站台结构板成45°角,使乘客通过。

当列车门关闭时,站台屏蔽门1关闭,同时,挡板8向内旋转180°与与屏蔽门1垂直,同时踏板3向上旋转90°与屏蔽门1平行,支撑柱电机4下降,同时支撑柱5收回,此时列车10可以离开站台。

本装置开启时完全消除列车10与站台之间的缝隙,踏板3和挡板8外边缘的毛刷9还能起到除尘的作用;在缩回状态下,可以有效的让列车10安全通过,从而避免本装置对列车10车体所造成的刮擦。如果乘客有物品掉落在踏板3上,踏板3向上旋转关闭时可以将物品带出屏蔽门1外,避免物品掉落至轨道对列车10的运行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防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防踏空板和可折叠挡板旋转稳定后,填补了站台与列车车体之间的间隙以及列车车体与屏蔽门之间的间隙,以便上下车乘客安全通过;防踏空板和可折叠挡板收回后,可以有效的让地铁列车安全通过,从而避免本装置对车体所造成的刮擦,亦可将掉落物品带出,避免物品掉落轨道对列车运行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