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车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592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域车内饰件,尤其是涉及市域车行李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动车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各个城市均有轨道列车,四通八达。根据目前中国城市布局情况,需要开发一种新型车辆,来满足近距离城市间的交通运输,市域快轨车辆应运而生。市域快轨车辆主要连接城郊(如城市外环、卫星城、城市远郊)、相邻的城市或地区(如旅游景点、机场等),考虑客流量、站间距的要求,车辆内部设置行李架,以满足乘客实际需要。

在以往铁路车辆中行李架重量重,安装工序复杂,不易安装,安装精度要求高。行李架是表面件,乘客都可以看见安装缝隙,所以安装缝隙需要严格控制,这就要求安装工人操作时需要精准,安装出现反复,调节安装缝隙,尽量避免出现安装斜缝,保证缝隙美观。以往铁路车辆中行李架的安装需要先安装侧顶工序,再安装行李架,且行李架与侧顶安装完毕后要进行挡缝处理,增加挡缝条安装工序,行李架下端与侧墙有挡缝板的安装工序,结构复杂,安装复杂,对缝多。以往铁路车辆中行李架不设置灯带,照明只能靠车顶上方的灯,坐在靠近车窗的乘客上方被行李架遮挡,照明光线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耐用、轻量化、美观、易于安装的行李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域车行李架,包括左右端部支架、前端鼻梁型材、后端型材、侧顶安装型材、行李架托板,左右端部支架通过支架本身凸出的销体与行李架后端型材插接,形成一个小框架,行李架托板后面与行李架后端型材连接,两侧面与左右端部支架连接,前面与前端鼻梁型材连接,其特征在于:侧顶安装型材与行李架后端型材固定连接,灯带型材扣装在前端鼻梁型材上,前端鼻梁型材上放有灯带,前端鼻梁型材两侧面与左右端部支架连接。

为了使侧顶型材安装牢固可靠,通过两个角码及螺钉连接左右端部支架与侧顶安装型材。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行李架重、安装困难、安装空间及照明不好的问题,通过行李架增加灯带,以及行李架与侧顶安装集成一体安装,满足了行李架照明、轻量化、安装简单的要求。满足了客室的美观性。在外观的设计上体现了实用性和美观性一体化得设计理念,在空间的结构设计践行了模块化和一体化的耦合结构,满足了城铁车辆对乘客的乘车安全可靠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中:1行李架后端型材、2侧顶安装型材、3前端鼻梁型材、4灯带安装型材、5行李架托板、6角码、7左端部支架、8右端部支架、9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首先在行李架后端型材中预埋6个铆螺母,左端部支架通过支架本身凸出的销体插入行李架后端型材腔中,形成一个小框架,行李架托板放在此小框架上;然后前端鼻梁型材插入到行李架托板的一侧,且与左端部支架采用螺钉连接;其次右端部支架通过支架本身凸出的销体插入行李架后端型材中,移动右端部支架,直至与行李架托板、前端鼻梁型材完全接触后形成行李架主体;之后通过螺钉使前端鼻梁型材与右端部支架连接,为了结构牢固可靠,左端部支架、右端部支架与行李架后端型材插入后用螺钉做二次紧固;之后将侧顶安装型材与行李架后端型材铆螺母通过螺钉固定;为了使侧顶型材安装牢固可靠,通过两个角码及螺钉使侧顶安装型材和左右端部支架连接;最后在装入灯带后,灯带型材通过自身的凸出点卡在前端鼻梁型材上,这样就完成了行李架结构的组装。

为满足轻量化要求,行李架选用材质如下:行李架后端型材、侧顶安装型材、前端鼻梁型材均采用镁铝合金;灯带型材、行李架托板均采用聚碳酸酯板,而以往的行李架托板采用钢化玻璃;固定座、左右端部支架采用铝型材。以往的行李架材质均为铝合金,镁合金材料的密度是铝合金材料的三分之二,以往的行李架托板采用钢化玻璃,聚碳酸酯板的密度不足钢化玻璃密度的一半,重量降低12%左右。故满足轻量化要求。经过计算及实验,本行李架满足UIC566对行李架的强度要求,满足IEC61373(1类,A级)冲击振动要求。

行李架安装方式:行李架整体集成后与侧墙钢结构通过左右端部支架安装孔连接,采用螺栓固定,每个行李架仅4点连接。侧顶上端与车体固定后,下端与行李架进行插接,不存在表面对接缝隙的问题,方便工人操作。还节省了侧顶的安装空间,增加了行李的存放空间,以及增加了车辆的美观性。行李架与侧墙不再有连接,取消了以往行李架下方的挡缝板,减少了安装工序,节约了安装工时,节约了劳动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