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客信息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0275发布日期:2019-02-15 22:04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客信息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列车乘客信息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乘客信息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如地铁、火车等已成为现代社会常用的出行工具,乘客信息系统用于发布车辆控制命令,向乘客显示乘客信息,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在往往有多节车厢的轨道交通工具上十分重要。为了避免命令下达以及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保证乘客信息系统各环的通信,提高乘客信息系统的冗余性十分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乘客信息系统典型网络的冗余是靠两个司机室控制主机之间的通信来实现的,即位于车头和车位的两个司机室控制主机与各车厢中的客室控制主机呈串联结构,当一个司机室控制主机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另一个司机室控制主机完成对各客室控制主机的控制。但是如果其中一个客室控制主机发生故障的话,列车级网络将陷入瘫痪。

因此,如何提高乘客系统的冗余性,保证乘客信息系统各环的正常通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客信息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提高乘客信息系统的冗余性,保证乘客信息系统各环的正常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信息系统,包括设于司机室的司机室控制主机、设于车厢且与所述车厢一一对应的客室控制主机组和列车级以太网总线;

其中,一个所述客室控制主机组包括多个客室控制主机,所述客室控制主机用于控制乘客信息的显示;

各所述司机室控制主机之间通过所述列车级以太网总线连接;

所述司机室控制主机与所述客室控制主机之间通过所述列车级以太网总线连接,用于向所述客室控制主机发送所述乘客信息,以及将发生故障的客室控制主机切换为同一客室控制主机组的处于正常状态的客室控制主机。

可选的,所述列车级以太网总线的数量为多条。

可选的,所述司机室控制主机包括用于接入列车控制网络的第一交换机,用于接入列车维护网络的第二交换机和用于接入车辆网络的第三交换机;

其中,所述列车控制网络、所述列车维护网络和所述车辆网络均基于所述列车级以太网总线进行通信。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车辆以太网总线;

一个所述客室控制主机组中的各所述客室控制主机之间通过所述车辆以太网总线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车厢的与所述客室控制主机连接的显示屏、摄像头、动态地图、报警器和扬声器。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具体为lcd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客室控制主机还包括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器。

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器具体为wi-fi通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司机室控制主机向客室控制主机发送乘客信息;

所述客室控制主机控制接收到所述乘客信息后,向所述司机室控制主机发送回馈信息,并显示所述乘客信息;

当所述司机室控制主机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所述回馈信息时,将发生故障的客室控制主机切换为同一客室控制主机组的处于正常状态的客室控制主机;

其中,所述客室控制主机组与车厢一一对应,一个所述客室控制主机组包括多个客室控制主机。

可选的,所述列车级以太网总线的数量为多条。

本发明所提供的乘客信息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司机室控制主机冗余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在每节车厢的客室控制主机组中设置多个客室控制主机,实现客室控制主机的冗余,由司机室控制主机将发生故障的客室控制主机切换为同组的处于正常状态的客室控制主机,保证在经过客室控制主机的信息传递中途不会发生中断进而导致整个列车网络的瘫痪,提高了乘客信息系统的冗余性,保证了乘客信息系统各环的正常通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客信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客信息系统车厢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乘客信息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提高乘客信息系统的冗余性,保证乘客信息系统各环的正常通信。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客信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信息系统包括设于司机室的司机室控制主机11、设于车厢且与车厢一一对应的客室控制主机组2和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

其中,一个客室控制主机组2包括多个客室控制主机(客室控制主机21、客室控制主机22……),客室控制主机(包括客室控制主机21、客室控制主机22……)用于控制乘客信息的显示;

各司机室控制主机11之间通过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连接;

司机室控制主机11与客室控制主机之间通过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连接,用于向客室控制主机发送乘客信息,以及当处于工作状态的客室控制主机发生故障时,将发生故障的客室控制主机切换为同一客室控制主机组的处于正常状态的客室控制主机。

现有技术中,位于列车首尾两个司机室的司机室控制主机与中间车厢的各客室控制主机形成串联通信通道,其中一个司机室控制主机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司机室控制主机作为冗余。当其中的客室控制主机出现故障时,将导致各车厢的乘客信息系统崩溃。

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列车首尾两个司机室的司机室控制主机11之间通过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连接,在列车运行时,其中一个司机室控制主机11投入工作,另一个司机室控制主机11作为冗余。

各车厢的客室控制主机组2分别接入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从而当其中一个客室控制主机组2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的客室控制主机组2的通信。进一步在客室控制主机组2包括多个客室控制主机,以司机室控制主机11控制将出现故障的客室控制主机切换为同组的处于正常状态的客室控制主机,以保证各车厢中乘客信息的正常显示。

为进一步提高乘客信息系统的冗余性,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的数量可以为多条,如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两条,一条处于工作状态,另一条作为冗余,当处于工作状态的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出现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另一条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来进行传输。

一个客室控制主机组2中的各客室控制主机可以分别接入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司机室控制主机11通过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实现对客室控制主机的信息的传输以及故障客室控制主机的切换。在客室控制主机出现故障时,为了加快工作信息的转移,缩短乘客信息系统网络的愈合时间,如图1所示,乘客信息系统还可以包括车辆以太网总线4,一个客室控制主机组2中的各客室控制主机之间通过车辆以太网总线4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乘客信息系统的一个较好实时方式如图1所示,由两个司机室控制主机11、客室控制主机、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车辆以太网总线4组成“h”型的网络结构。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司机室控制主机11、第二司机室控制主机12分别布置在列车首尾两个司机室内,各车厢的客室控制主机组2包括客室控制主机21和客室控制主机22,可以分别布置在车厢的首尾两端。当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由另一根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来进行传输;当车厢中单个客室控制主机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会导致列车网络瘫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信息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司机室控制主机冗余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在每节车厢的客室控制主机组中设置多个客室控制主机,实现客室控制主机的冗余,由司机室控制主机将发生故障的客室控制主机切换为同组的处于正常状态的客室控制主机,保证在经过客室控制主机的信息传递中途不会发生中断进而导致整个列车网络的瘫痪,提高了乘客信息系统的冗余性,保证了乘客信息系统各环的正常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乘客信息系统网络的愈合能力,司机室控制主机包括用于接入列车控制网络的第一交换机,用于接入列车维护网络的第二交换机和用于接入车辆网络的第三交换机;

其中,列车控制网络、列车维护网络和车辆网络均基于列车级以太网总线进行通信。

在现有技术中,列车网络主要包括列车控制网络、列车维护网络和车辆网络,分别用于传输不同信息,由于基于不同的协议,每个网络中的节点都需要设置交换机,从而导致整个乘客信息系统中需要布置大量的交换机,结构复杂,维护不便。

本发明实施例在“h”型的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将列车控制网络、列车维护网络和车辆网络三网合一,均以司机室控制主机11、客室控制主机21和客室控制主机22为节点,基于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进行通信。

典型网络中,网络的愈合能力主要取决于列车网络和车辆网络的响应速度。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将列车控制网络、列车维护网络和车辆网络三网合一,从而大大缩短了网络愈合时间,而由司机室控制主机11、客室控制主机21和客室控制主机22实现了列车和车辆数据交换的功能,提高了通用性,减少了所需交换机的数量,可以大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司机室控制主机11包括三层交换机,分别接入两条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客室控制主机包括两层交换机,接入处于工作状态的列车级以太网总线3。

列车控制网络用于司机室控制主机11发送列车控制信号及列车运行信息至各个客室控制主机21或客室控制主机22,以使客室控制主机21或客室控制主机22完成乘客信息显示、广播、监控等功能;列车维护网络用于司机室控制主机11发送列车故障信息至客室控制主机21或客室控制主机22,以使客室控制主机21或客室控制主机22根据故障类型做出响应,完成乘客信息显示、广播、监控等功能。车辆网络用于传输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信息系统,基于“h”型网络结构,将列车控制网络、列车维护网络和车辆网络三网合一,从而大大缩短了网络愈合时间,由司机室控制主机、客室控制主机和客室控制主机实现了列车和车辆数据交换的功能,提高了通用性,减少了所需交换机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客信息系统车厢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实施例中,乘客信息系统还包括设于车厢的与客室控制主机连接的显示屏5、摄像头6、动态地图7、报警器8和扬声器9。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显示屏5向车厢内的乘客显示乘客信息,通过动态地图7向乘客显示线路的实时运行状况,通过摄像头6对车厢内的情况进行监控,通过报警器8向乘客报警或接受乘客的报警,通过扬声器9向乘客进行广播。为保证车厢内所有乘客对乘客信息的获取,各终端设备应均匀分布于车厢中。

可选的,显示屏5具体为lcd显示屏。

由于车厢面积、乘客密集度等问题,可能会出现乘客无法从显示屏5或动态地图7上获得乘客信息的状况,因此客室控制主机可以将乘客信息发送到乘客的终端设备上,保证乘客对信息的获取。因此,客室控制主机还可以包括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器。

可选的,无线通信器具体为wi-fi通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客信息系统,还包括设于车厢的与客室控制主机连接的显示屏、摄像头、动态地图、报警器和扬声器,功能更加丰富,提高了乘客的体验。

上文详述了乘客信息系统对应的各个实施例,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与上述乘客信息系统对应的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30:司机室控制主机向客室控制主机发送乘客信息;

s31:客室控制主机控制接收到所述乘客信息后,向司机室控制主机发送回馈信息,并显示乘客信息;

s32:当司机室控制主机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回馈信息时,将发生故障的客室控制主机切换为同一客室控制主机组的处于正常状态的客室控制主机。

其中,客室控制主机组与车厢一一对应,一个客室控制主机组包括多个客室控制主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列车级以太网总线的数量为多条。

由于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部分的实施例与乘客信息系统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乘客信息系统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及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功能调用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乘客信息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