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9495发布日期:2018-09-21 23: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行车,主要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两个从动轮(3)、两个主动轮(4)、动力装置(8)以及轿厢,轿厢通过轴连的方式挂在行车下方,动力装置驱动主动轮(4)带动从动轮(3)使行车在轨道上行驶,所述的从动轮安置在第一夹板上,所述的主动轮和动力装置安置在第二夹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轮(5),所述的夹紧轮(5)套在夹紧轮轴中部,夹紧轮轴的一端安置在第一夹板上,夹紧轮轴的另一端安置在第二夹板上,夹紧轮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夹紧轮轴转动,行车的从动轮和主动轮安置在轨道上,夹紧轮自下而上压在轨道底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4)套在固定在第二夹板上的主动轮轴上,主动轮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主动轮轴转动,主动轮靠近第二夹板的壁面向外延伸形成主动齿轮(41),主动齿轮的外壁设有外齿;所述的从动轮套在固定在第一夹板上的从动轮轴上,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从动轮轴转动;轨道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两个主动轮位于轨道的一侧,两个从动轮位于轨道的另一侧;所述的动力装置(8)主要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以及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动力齿轮(81),电机工作带动电机输出轴和动力齿轮(81)正转或反转;电机固定在第二夹板朝外的壁面上,电机输出轴位于第二夹板上方,动力齿轮位于两个主动齿轮(41)之间,并分别与这两个主动齿轮咬合,当电机正转或反转,动力齿轮同步正转或反转,动力齿轮带动两个主动齿轮同向旋转,从而使两个主动轮同向旋转,使行车在轨道上向前或向后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轿厢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两只对称的连接接耳,连接接耳上设有对称的连接孔,所述的行车还包括悬挂轴(6),在第一夹板下部设有第一悬挂孔,在第二夹板下部设有与第一悬挂孔对称的第二悬挂孔,使轿厢的两个连接接耳位于第一悬挂孔和第二悬挂孔之间,再用悬挂轴依次穿过第一悬挂孔、一个连接孔、另一个连接孔以及第二悬挂孔,在悬挂轴从第二夹板上裸露出来的末端拧上锁紧螺帽,使轿厢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悬挂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车,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悬挂轴上套上第一悬挂轴套(61)和第二悬挂轴套(62),第一悬挂轴套的一端通过垫片抵紧第一夹板,另一端通过垫片抵紧第二悬挂轴套,第二悬挂轴套的一端通过垫片抵紧第一悬挂轴套,另一端通过垫片抵紧第二夹板,轿厢顶上的连接接耳上的两个连接孔,分别套在第一悬挂轴套上和第二悬挂轴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夹板(1)上设置纵向的第一夹板槽(11),在第二夹板(2)上设置纵向的第二夹板槽(21),夹紧轮一侧的夹紧轮轴插在第一夹板槽里,夹紧轮另一侧的夹紧轮轴插在第二夹板槽里;在第一夹板槽上方的第一夹板上设置第一悬挂架(12),对应的,在第二夹板槽上方的第二夹板上设置第二悬挂架(22);第一弹簧(13)的一端悬挂在第一悬挂架(12)上,另一端固定在从第一夹板槽上裸露出来的夹板轮轴末端;第二弹簧(23)的一端悬挂在第二悬挂架(22)上,另一端固定在从第二夹板槽上裸露出来的夹板轮轴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悬挂架(12)在纵向上设置了多个第一挂耳,相应的,第二悬挂架纵向上也设置了多个对应的第二挂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其特征在于:在夹紧轮的中心通孔的两端分别套上一个轴承,使轴承的外壁与夹紧轮形成紧配合,轴承的内壁与夹紧轮轴形成紧配合;在夹紧轮与第一夹板之间的夹紧轮轴上套上第一夹紧轴套(51);在夹紧轮与第二夹板之间的夹紧轮轴上套上第二夹紧轴套(53);在第一夹紧轴套和第一夹板之间的夹紧轮轴上套有第一垫片,防止第一夹紧轴套进入第一夹板槽,在第二夹紧轴套和第二夹板之间的夹紧轮轴上套有第二垫片,防止第二夹紧轴套进入第二夹板槽,第一夹紧轴套的一端抵在第一垫片上,另一端抵在朝向第一垫片的夹紧轮中心通孔中的轴承的内环上,第二夹紧轴套的一端抵在第二垫片上,另一端抵在朝向第二垫片的夹紧轮中心通孔中的轴承的内环上,第一夹紧轴套和第二夹紧轴套从两侧夹紧夹紧轮(5),使夹紧轮不能够左右晃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夹紧轴套上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夹紧通孔,第一夹紧螺栓(52)旋拧在第一夹紧通孔上,第一夹紧螺栓的末端抵紧在夹紧轮轴上,使夹紧轮轴不能够左右移动;第二夹紧轴套上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二夹紧通孔,第二夹紧螺栓(54)旋拧在第二夹紧通孔上,第二夹紧螺栓(54)的末端抵紧在夹紧轮轴上,使夹紧轮轴不能够左右移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