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风缸排水装置的动车组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0523发布日期:2020-10-28 11:3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风缸排水装置的动车组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组风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风缸排水装置的动车组列车。



背景技术:

作为高速动车组的重要核心系统,制动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其运行状态,而制动系统的源动力为压缩空气,因此供风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动车组的运行性能以及安全。风缸作为储存压缩空气的装置广泛的分布的车辆上以保证各个系统的用风,由于压缩空气本身的特点,会伴随水蒸气的存在,因此为保证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定期的给储风缸排水,即打开风缸底部的排水堵。

另鉴于动车组底部设备多,且底部设备舱为密封结构,对于风缸位置位于偏中间位置时,为了获得扳手拧开螺堵得操作空间,需拆卸设备舱的底板以及附近相关设备,使的风缸排水工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风缸排水装置的动车组列车,解决风缸排水不方便的问题,方便简捷,可大大解约维护成本和时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风缸排水装置的动车组列车,包括底板及设置于底板上的缸体,所述缸体上设置有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处设置便捷式开关机构,所述便捷式开关机构包括塞门机构、连杆及过渡支架,所述塞门机构包括过渡接头及塞门本体,所述过渡接头为t型接头,所述t型接头内设置第一通孔;所述塞门本体包括塞门壳体及球芯,所述塞门壳体一侧设置连接通道,所述球芯内设第二通孔,所述球芯上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球芯连接,另一端伸出连接通道与连杆相连;所述过渡支架包括l型固定座及第二连接杆,所述l型固定座一侧设置连杆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在连杆固定板上。

所述塞门壳体内设置第三通孔及球芯槽,第三通道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设置连接套筒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设置连接孔,另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连接孔设置内螺纹,所述连杆与第二连接杆在连接孔处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连杆固定板上设置圆孔,所述圆孔一侧设置紧固螺母另一端设置开关旋钮。

所述开关旋钮穿过圆孔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开关旋钮与紧固螺母固定在连杆固定板上,所述紧固螺母设置为多个。

所述底板上与塞门机构对应设置排水通道,所述底板固定过渡支架,所述排水通道内侧焊接排水套筒及与排水套筒对应的排水堵,所述排水通道两侧设置挡水台,所述挡水台截面为z型。

所述排水堵的上部低于底板的上部,所述过渡支架通过设置t型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有风缸排水装置的动车组列车,包括塞门机构及连杆,连杆一侧设置过渡支架,通过过渡支架将连杆的另一侧固定,通过塞门机构包括塞门壳体及球芯,连杆与球芯连接,通过转动连杆实现球芯的转动,从而实现缸体的排水。

2.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有风缸排水装置的动车组列车,通过过渡支架将连杆固定在底板上,过渡支架与底板通过t型螺栓固定,可在保证拆卸维护方便的基础上防止连接螺栓外漏在车外存在的脱落风险。

3.本实用新型一种含有风缸排水装置的动车组列车,底板上设有挡水台防止排通道的水四处流动,挡水台为型材,焊接在底板上,并设置有翻边结构,可有效防止水流遇到竖边后水流溅到挡水台外侧,焊接套筒,套筒设置排水堵排水堵的上沿比底板平面低,可有效保证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过渡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6所示,一种风缸排水装置,包括底板200及设置于底板上的缸体100,所述缸体100上设置有排水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处设置便捷式开关机构,所述便捷式开关机构包括塞门机构2、连杆3及过渡支架4。

具体地,用连杆3和塞门机构2配合的方式替换传统地排水堵,通过连杆的转动使塞门机构开启或闭合,使缸体1内的水通过下部排水口1排出方便简捷,可大大解约维护成本和时间。

所述塞门机构包括过渡接头及塞门本体,所述过渡接头为t型接头201,所述t型接头201内设置第一通孔211;所述塞门本体包括塞门壳体202及球芯203,所述塞门壳体202一侧设置连接通道221,所述球芯203内设第二通孔231,所述球芯203上设置第一连接杆232,所述第一连接杆232一端与球芯203连接,另一端伸出连接通道221与连杆3相连;所述塞门壳体202内设置第三通孔222及球芯槽223,第三通孔222与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杆232与连杆3之间通过设置连接套筒5连接。

具体地,球芯203放置在球芯槽223,放水时,通过转动连杆3转动球芯203使得第三通孔222、第二通孔231及第一通孔211连通,将缸体100内的水从排水口1处排出,转动球芯203使第三通孔222与第二通孔231即可关闭排水口1。

所述过渡支架4包括l型固定座401、第二连接杆402及连杆固定板403,所述第二连接杆402一端设置连接孔421,另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连接孔421设置内螺纹,所述连杆3与第二连接杆402在连接孔421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02固定在连杆固定板403上。所述连杆固定板403上设置圆孔431,所述圆孔431一侧设置紧固螺母404另一端设置开关旋钮405。

所述开关旋钮405穿过圆孔431与第二连接杆402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402通过开关旋钮405与紧固螺母404固定在连杆固定板403上,所述紧固螺母404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设置为2个。

具体地,连杆3采取两端粗中间细的实芯圆柱结构,两端为保证连接接口尺寸,中间保证刚度强度承受传递扭矩的基础上,采取中间细两头粗的结构,以达到减重的目的,减轻车辆运行时的振动。

具体地,连杆固定板403带有圆孔431,连杆3从中穿过,用来支撑连杆3,给连杆3的转动提供支点,连杆固定板403内圆孔采取镶嵌滑套432的结构,可有效减少连杆3和连杆固定板403转动产生的阻力,和防止频繁相对运动导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周期,节省操作开关旋钮405的用力。

具体地,采取双紧固螺母404结构锁定限制第二连接杆402和开关旋钮405在连杆402方向的位置,在保证连杆3可绕连杆固定板403圆孔431正常转动的基础上而不出现来回窜动或振动。

所述底板200上与塞门机构2对应设置排水通道6,所述过渡支架4固定在底板200上,所述排水通道6内侧焊接排水套筒7及与排水套筒7对应的排水堵8,所述排水通道6两侧设置挡水台9,所述挡水台9截面为z型,即为翻边结构;

所述排水堵8的上部低于底板200的上部,所述过渡支架4通过设置t型螺栓10固定在底板200上。

具体地,底板200上设有挡水台9防止排出的水四处流动,挡水台9为型材,焊接在底板200上,翻边结构可有效防止水流遇到竖边后水流溅到挡水台9外侧,在底板200上焊接排水套筒7,排水套筒7内部带螺纹,排水堵8的一端为螺丝结构用于通过螺纹连接拧紧固定在排水套筒7上,另外一端为四角头结构,用于扳手操作,所述排水堵8的上部低于底板200的上部,可有效保证水排出。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