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2976发布日期:2021-03-19 10:5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地铁已经在中大型城市被广泛的使用,但是在高峰期,地铁人满为患,扶手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传统的扶手是一根根竖直的直杆,大多扶手的结构仍存结构不稳定,且不易抓握,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乘坐地铁的人群不大相同,传统的扶手没有专门为身高不同的人设计专用的扶手,实用性较差;这对高峰时刻带领儿童乘车的站立乘客带来很多不便,儿童平衡感较弱,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站立不稳,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儿童个头较小,高峰时刻很难被注意,极易因踩踏或拥挤而受伤;若家长抱起儿童,则严重降低了家长的乘车舒适度,并给周围的乘客带来不便;所以急需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扶手结构不稳定,不易抓握,不适合不同身高的乘客乘坐列车,实用性较差;儿童乘车的站立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站立不稳,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降低了家长携带儿童的乘车舒适度,并给周围的乘客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包括中空的第一手扶架,所述第一手扶架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锁紧块,所述第一手扶架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扶架,所述第二手扶架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锁紧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扶架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手扶架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侧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第一手扶架、所述第二手扶架均开有多个大小相同的开口槽,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前侧均固定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中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后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下端均铰接有拉杆,所述第二手扶架下侧设置有旋转坐椅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手扶架固定连接的蜗轮,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蜗杆上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手扶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坐椅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手扶架下侧转动连接多个大小相同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转动环后端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

优选的,所述锁紧块开有多个大小相同、分布均匀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扶架右端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端通过锥齿轮组与所述第二手扶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坐板右侧上部缝合连接有海绵坐垫。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所述转动结构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支撑架转动,所述支撑架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做上下自由运动,从而调节所述拉杆高度的位置;方便不同时间段的乘客进行乘车时,选择一个合适高度地铁上手扶拉杆的位置。

2.所述旋转座椅结构,方便小年龄的乘客,由于身体高度的原因,没办法抓住拉杆,为小年龄的乘客提供一个座位,减轻了小年龄乘客父母或者陪同人员的负担。

3.可通过转动所述坐板,调节到一个合适角度的位置,通过所述锁紧螺钉进行锁紧,方便不同小年龄段的乘客进行落座,减少了小年龄段的乘客出现摔倒的风险;几个所述坐板在不使用时,可以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减少空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的第二转轴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的旋转坐椅结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多功能扶手,包括中空的第一手扶架1,所述第一手扶架1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锁紧块6,所述第一手扶架1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扶架2,所述第二手扶架2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锁紧块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扶架1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二手扶架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8左侧设置有转动结构3,所述第一手扶架1、所述第二手扶架2均开有多个大小相同的开口槽7,所述第一转轴8和所述第二转轴10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前侧均固定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中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8,所述第一齿轮18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7,多个所述第二齿轮17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4后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15,所述第一连杆15下端均铰接有拉杆16,所述第二手扶架2下侧设置有旋转坐椅结构4。

所述转动结构3用来调整所述拉杆16的上下高度的位置,方便不同时间段的乘客进行乘车时,选择一个合适高度地铁上手扶拉杆16的位置;通过所述转动结构3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8转动,所述第一转轴8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7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8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8带动所述支撑块14转动,所述支撑块14带动所述第一连杆15做上下自由运动,从而调节所述拉杆16高度的位置;所述旋转座椅结构,方便小年龄的乘客,由于身体高度的原因,没办法抓住拉杆16,为小年龄的乘客提供一个座位,减轻了小年龄乘客父母或者陪同人员的负担。

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与所述第一手扶架1固定连接的蜗轮11,所述蜗轮11啮合连接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蜗杆12上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手扶架1固定连接。

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带动所述蜗杆12转动,所述蜗杆12带动所述蜗轮11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转轴8,带动所述第一转轴8转动;所述固定板下侧固定连接有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转动杆13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坐椅结构4包括与所述第二手扶架2下侧转动连接多个大小相同的转动环20,所述转动环20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坐板19,所述转动环20后端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21。

可通过转动所述坐板19,调节到一个合适角度的位置,通过所述锁紧螺钉21进行锁紧,方便不同小年龄段的乘客进行落座,减少了小年龄段的乘客出现摔倒的风险;几个所述坐板19在不使用时,可以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减少空间的使用。

所述锁紧块6开有多个大小相同、分布均匀的螺纹孔。

可通过螺钉穿过所述螺纹孔进行所述锁紧块6的固定,从而起到固定所述第一手扶架1、所述第二手扶架2的位置。

所述第一手扶架1右端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有第三转轴9,第三转轴9上端通过锥齿轮组与所述第二手扶架2连接。

所述第三转轴9起到一个中间传动的作用。

所述坐板19右侧上部缝合连接有海绵坐垫。

所述海绵坐垫使小年龄的乘客,乘坐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所述第一手扶架1和所述第二手扶架2的锁紧块6与车厢用螺钉进行固定,从而固定所述第一手扶架1、所述第二手扶架2的位置,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杆13,从而进行调节所述拉杆16上下的位置,方便不同身高乘客的需要;对与一些小年龄的乘客可做在所述坐板19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第一手扶架1、第二手扶架2、转动结构3、旋转坐椅结构4、锁紧块6、开口槽7、第一转轴8、第三转轴9、第二转轴10、蜗轮11、蜗杆12、转动杆13、支撑块14、第一连杆15、拉杆16、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8、坐板19、转动环20、锁紧螺钉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