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0595发布日期:2023-10-22 00:3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许多工程施工需要大型的轮轨式运输设备,设备体积大、重量沉,车轮与铁轨之间摩擦系数有限,在高速前进时难以快速、短距离刹停,一旦大型运输设备冲出安全距离,极易造成工程毁坏,难以保障驾车人员及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例如在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管片运输车对管片进行运输,盾构管片重量往往在1-3吨,管片运输车往往可达到2.5吨左右,载荷下的管片运输车总重可达4吨以上,运行中的管片运输车既有极大的前进冲量,刹车时车轮与轨道之间为滑动摩擦,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轨道的车轮表面更光滑,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刹车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运输车减速能力降低,刹车前进距离增大,从而超过限定距离,若冲进盾构机前端,极易破坏盾构机主体结构,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着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而不能够及时制动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辆上的前部固定组件、后部固定组件、以及用于沿车辆行进方向固定于地面上的卡槽式轨道,该前部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固定于该车辆上的前部固定块、可转动固定于该前部固定块的制动杆件、用于将该制动杆件卡紧于该卡槽式轨道上的弹性件、以及使该制动杆件脱离该卡槽式轨道的拉结件,该拉结件连接于该后部固定组件,该卡槽式轨道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供该制动杆件卡入的卡槽。

3、本实用新型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制动杆件为拉阻杆,该弹性件为拉阻弹簧,该拉阻弹簧固定于该前部固定块的前端与该拉阻杆之间,当该拉阻杆卡于该卡槽时,该拉阻弹簧为伸长状态。

4、本实用新型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前部固定块前端设有供该拉阻弹簧固定的楔形块。

5、本实用新型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制动杆件为推阻杆,该弹性件为推阻弹簧,该推阻弹簧固定于该前部固定块的后端与该推阻杆之间,当该推阻杆卡于该卡槽时,该推阻弹簧为压缩状态。

6、本实用新型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卡槽呈u型,该卡槽的槽底形成为平面、两侧壁形成为相对外倾斜的斜面,该槽底的宽度满足该制动杆件在该槽底的宽度范围内旋转能够脱离该卡槽。

7、本实用新型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前部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呈楔形的凹槽,该凹槽的斜侧壁相对靠近该前部固定块的后端,该制动杆件轴连接于该呈楔形的凹槽的两相对直侧壁之间。

8、本实用新型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后部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该车辆上的后部固定块、以及固定于该后部固定块上的油缸,该拉结件为拉结于该油缸与该制动杆件下端的锁链,该前部固定块的后端设有供该锁链穿过的路径环。

9、本实用新型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前部固定块的两侧设有耳板,该耳板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螺栓连接至该车辆的螺栓孔。

10、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动杆件与卡槽式轨道的配合进行进一步的制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而不能够及时制动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在轮轨式运输车刹停过程中,增大了刹停阻力,避免磨损造成摩擦系数降低带来的影响,操作简单,体积小,易于施工场地的移动,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循环使用,实用性强,可重复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辆上的前部固定组件、后部固定组件、以及用于沿车辆行进方向固定于地面上的卡槽式轨道,所述前部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车辆上的前部固定块、可转动固定于所述前部固定块的制动杆件、用于将所述制动杆件卡紧于所述卡槽式轨道上的弹性件、以及使所述制动杆件脱离所述卡槽式轨道的拉结件,所述拉结件连接于所述后部固定组件,所述卡槽式轨道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供所述制动杆件卡入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件为拉阻杆,所述弹性件为拉阻弹簧,所述拉阻弹簧固定于所述前部固定块的前端与所述拉阻杆之间,当所述拉阻杆卡于所述卡槽时,所述拉阻弹簧为伸长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固定块前端设有供所述拉阻弹簧固定的楔形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件为推阻杆,所述弹性件为推阻弹簧,所述推阻弹簧固定于所述前部固定块的后端与所述推阻杆之间,当所述推阻杆卡于所述卡槽时,所述推阻弹簧为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呈u型,所述卡槽的槽底形成为平面、两侧壁形成为相对外倾斜的斜面,所述槽底的宽度满足所述制动杆件在所述槽底的宽度范围内旋转能够脱离所述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呈楔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斜侧壁相对靠近所述前部固定块的后端,所述制动杆件轴连接于所述呈楔形的凹槽的两相对直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辆上的后部固定块、以及固定于所述后部固定块上的油缸,该拉结件为拉结于所述油缸与所述制动杆件下端的锁链,所述前部固定块的后端设有供所述锁链穿过的路径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固定块的两侧设有耳板,所述耳板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车辆的螺栓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槽式防滑刹停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辆上的前部固定组件、后部固定组件、以及用于沿车辆行进方向固定于地面上的卡槽式轨道,该前部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固定于该车辆上的前部固定块、可转动固定于该前部固定块的制动杆件、用于将该制动杆件卡紧于该卡槽式轨道上的弹性件、以及使该制动杆件脱离该卡槽式轨道的拉结件,该拉结件连接于该后部固定组件,该卡槽式轨道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供该制动杆件卡入的卡槽。本技术通过制动杆件与卡槽式轨道的配合进行进一步的制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而不能够及时制动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在轮轨式运输车刹停过程中,增大了刹停阻力,避免磨损造成摩擦系数降低带来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钰,郭靖,唐立宪,孙小力,王亦嘉,张博玮,李亚子,王明智,骆小芳,陈康,叶浩,魏建森,周杰,刘威,赵越,康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