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无震联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931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轨道无震联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轨道工程制造领域。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领域中的已有技术是现有铁路轨道联接处,均采用90的直角接茬(直角联接口),该种联接口不仅会带来撞击声响,而且造成震动,还会加快轨道接茬(接口)和车轮的损伤。目前的处理方式是只能将铁轨加长、减少接茬。但在道叉、弯道,仍无法减少接茬。另外,钢轨过长使施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减少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消除车轮经过接茬引起的震动,保护钢轨接茬、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1、设计思想钢轨接茬(接口)与车轮形成撞击的原因有两点a、车轮的外园弧度与直角接茬缝隙正好相吻合,造成了承重点下跌;b、车轮运行时,两根联接的钢轨进行承重交接,在夹板箍的作用下,前者承重下降,后者未承重而略高于前者,造成了承重面过渡不平整。这两种因素加在一起,使车轮运行在联接口时,出现撞击声响和震动,也加剧了道轨接口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将钢轨直角接口设计为斜角接口,既避免了车轮与接缝的吻合,又可使承重交接缓冲,消除直角接口的弊病。2、详细的结构方案铁路轨道无震联接口,它包括联接栓1、钢轨2、夹板箍4,将两根钢轨2的直角联接口改为斜角联接口3,并采用联接栓1及夹板箍4将其联成一体。钢轨2的端头斜角角度为20°~30°,钢轨斜角联接口3为左边长、右边短或左边短、右边长。也就是说根据钢轨的型号,两根钢轨联接的斜口角度为20°~30°,统一为左边长、右边短或左边短、右边长。斜口在夹板箍中间二个螺栓之间进行对插结合(附图1)。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是“过渡缓冲”原理,采用斜线联接,接缝与车轮外园不会吻合,避免了车轮下沉,其次利用钢轨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在承重交接时,后者先以一角在略低于前者中心高度的情况下与车轮逐渐接受承重(而前者也逐步交出承重)。使用该技术,只需将铁轨终端设计成斜角,站在钢轨上看终端,均为左边长、右边短或左边短、右边长,以便统一对插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是减少或消除了车辆运行时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响,二是消除了接口震动,有利于车辆高速运行,三是避免了轨道接口损伤,延长了轨道使用寿命。


图1是铁路轨道无震联接口的一种实施例。
实施参照说明书第五部分及附图1,按现有技术加工钢轨2、连接栓(螺栓)1及夹板箍4,然后参照附图1及说明书第五部分安装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轨道无震联接口,它包括联接栓1、钢轨2、夹板箍4,其特征是将两根钢轨2的直角联接口改为斜角联接口3,并采用联接栓1及夹板箍4将其联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轨道无震联接口,其特征是钢轨2的端头斜角角度为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轨道无震联接口,其特征是斜角联接口3为左边长、右边短或左边短、右边长。
专利摘要铁路轨道无震联接口属于铁路轨道工程制造领域。它是将现有的钢轨直角联接口改为斜角联接口,并采用联接栓及夹板箍将其联成一体。因此,它具有一是减少或消除了车辆运行时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响,二是消除了接口震动,有利于车辆高速运行,三是避免了轨道接口损伤、延长了轨道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1B11/00GK2110653SQ91233340
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7日
发明者邓建辉 申请人:邓建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