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防撞车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9826阅读:1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车防撞车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撞车挡,它涉及到一种火车防撞车挡,特别涉及到一种火车吸能防撞车挡。
车挡是一种铁道专用的安全装置,它主要用于火车站场、尽头线和避难线,阻止机车、车辆,吸收其从运动状态变为停止状态的动能,而使机车车辆不因撞击而损坏,也保证车上人员安全。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车挡的技术方案有多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曾公开一种“挡车器”(CN2052736V),它有一个制动减速装置和缓冲装置,制动装置有制动减速器,后部装有二至六个制动卡子,制动减速器两侧各有一个夹紧器、中间装有制动块、前部装有予压弹簧,这种挡车器一般用在铁路尽头线末端,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吸能范围小,不宜用于挡停避难线大冲击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公开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吸能范围大的火车防撞车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支撑架、传力板及设在它们之间吸能元件等,其特征在于吸能元件为一种吸能防撞器,该防撞器由多个直径相邻的钢丝绳圈集束而成的集束线圈,其截面呈紧密排列的堆积三角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支撑架、吸能元件和传动板构成,因此它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它的吸能元件为一种钢丝绳集束圈,当它受到运动物体冲击后,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大量的动量变为钢丝绳弯曲的弹塑性变形功,转为钢丝绳之间发生摩擦中产生的热能散发出去,吸能范围大,能满足避难线大冲击的场合。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正视和顶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能元件结构示意图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3),传力板(2)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吸能元件(1)构成;吸能元件(1)固定在支撑架(3)上,支撑架(3)可将吸剩的力传到地脚,传力板(2)设在吸能元件(1)被撞的一边,而传力板的受撞面设计成凹形,其凹进部分正好与火车车辆(4)凸出部分相对应,能使车辆凸出部分与大接触面的力均能传至吸能元件(1);吸能元件(1)(参见图2)可由多个直径相邻的钢丝绳圈(6)用集束带(7)集速成集束绳圈,集束绳圈的断面呈紧密排列的堆积三角形(如图2中B-B截面所示),每个钢丝绳圈是由防锈铝套(5)连接钢丝绳的两端而成。集束绳圈可由3个绳圈2层排列集束而成,也可由6个线圈3层排列集束而成以及由10个绳圈4层排列集束而成,依此类推,可按需要集束。
权利要求1.一种火车防撞车挡,包括支撑架、传力板及设在它们之间的吸能元件,其特征在于吸能元件为一种吸能防撞器,该防撞器由多个直径相邻的钢丝绳圈集束而成的集束绳圈,集束绳圈的断面呈紧密排列的堆积三角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挡,其特征在于传力板的受撞面呈凹形,其凹进部分与火车车轮凸出部分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挡,其特征在于吸能元件为由3个绳圈2层排列集束而成的集束绳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挡,其特征在于吸能元件为由6个线圈3层排列集束而成的集束绳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挡,其特征在于吸能元件为由10个线圈4层排列集束而成的集束绳圈。
专利摘要一种火车防撞车挡,包括支撑架、传力板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吸能元件,吸能元件为一种吸能防撞器,它由多个直径相邻的钢丝绳圈集束而成的集束绳圈,其断面呈紧密排列的堆积三角形,它吸能范围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吸能范围大等优点,可用于火车避难线大冲击的场合。
文档编号B61F19/04GK2161526SQ9322429
公开日1994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4日
发明者陈国虞, 倪步友, 陈昭明 申请人: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