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漏油齿轮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175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防漏油齿轮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内燃机车使用的新型防漏油的齿轮罩。
目前,内燃机车使用的齿轮罩由于设计制造中存在不足,造成密封能力差,透气孔易堵,罩内有正压,列车运行中易形成负压,安装座焊接存在大的应力,且应力集中,因此,齿轮罩漏油,甩油现象严重,牵引齿轮非正常磨耗,齿轮啮合质量差,电机震动大,使牵引电机故障率增加,特别是内燃机车提速后,由于齿轮罩裂损,漏油,甩油,须消耗大量的润滑油,造成运行成本增加,并污染机车和沿线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内燃机车使用的新型防漏的齿轮罩,这种齿轮罩提高了密封能力,采用了异型通气孔,增大气孔直径,安装座与侧板连接更紧密,避免了裂损现象,节省了润滑油,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止动垫片,安装座,通气孔,注油管,外挡圈,内挡圈,内侧板,挡油板,油位指示板油尺指示板,罩体,其特征在于A、内挡圈和外挡圈的密封槽分别有2个,且密封圈为毛毡与耐油橡胶混合材质;B、通气孔呈“T”形,气孔底部直径为16毫米,出口端直径为28毫米C、安装座的中间位置的连接孔直径为52毫米,座板上有加强筋,安装座板与内侧板之间至少六点塞焊,孔与内侧板焊接。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齿轮罩内外挡圈密封槽由1个改为2个,增加了密封圈与机车轮箍的接触面,提高了密封性,同时,将原毛毡密封圈改为毛毡与耐油橡胶混合材质,由于橡胶有一定弹性,使密封图与车轮轮芯、抱轴瓦的接触更为紧密,同时,将现有齿轮罩伞式小孔通气孔,改为“T”形大孔通气孔,通气顺畅,不易被异物堵塞,还可防止雨水渗入,将现有齿轮罩安装座与侧板之间仅四周角焊一圈,改为无间隙多点塞焊,使其应力分散,避免了裂损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独特,节省了润滑油,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图2的I,II放大图;图4本实用新型通气孔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止动垫片1,安装座2,通气孔3,注油管4,外挡圈5,内挡圈6,内侧板7,挡油板8,油位指示板9,油尺指示板10,罩体11,其特征在于A、内挡圈6和外挡圈5的密封槽11分别有2个,且密封圈13为毛毡与耐油橡胶混合材质;B、通气孔3呈“T”形,气孔底部直径为16毫米,出口端直径为28毫米;C、安装座2的中间位置的孔直径为52毫米,座板上有加强筋,安装座2与内侧板7之间至少六点点塞焊,孔与内侧板7多点焊接。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齿轮罩内外挡圈孤密封槽由1个改为2个,增加了密封圈与机车轮箍的接触面,提高了密封性,同时,将原毛毡密封圈改为毛毡与耐油橡胶混合材质,由于橡胶有一定弹性,使密封圈与车轮轮芯、抱轴瓦的接触更为紧密,同时,将现有齿轮罩伞式小孔通气孔,改为“T”形大孔通气孔,通气顺畅,不易被异物堵塞,还可防止雨水渗入,将现有齿轮罩安装座板与侧板之间仅四周角焊一圈,改为多点塞焊,使其应力分散,避免了裂损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独特,节省了润滑油,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漏油齿轮罩,包括止动垫片(1),安装座(2),通气孔(3),注油管(4),外挡圈(5),内挡圈(6),内侧板(7),挡油板(8),油位指示板(9),油尺指示板(10),罩体(11),其特征在于内挡圈(6)和外挡圈(5)的密封槽(11)分别有2个,且密封圈(13)为毛毡与耐油橡胶混合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油齿轮罩,其特征在于通气孔(3)呈“T”形,气孔底部直径为16毫米,出口端直径为28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漏油齿轮罩,其特征在于安装座(2)的中间位置的孔直径为52毫米,座板上有加强筋,安装座(2)与内侧板(7)之间至少六点塞焊,孔与内侧板(7)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燃机车使用的新型防漏油的齿轮罩,其特征在于内外挡圈的密封槽分别有2个,通气孔呈“T”形,安装座的座板上有加强筋,且与内侧板之间塞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密封能力,避免了裂损现象,节省了润滑油,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文档编号B61F19/00GK2378255SQ9923192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2日
发明者谭莉 申请人:成都凯泉铁路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