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式动力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19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摇摆式动力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滑板车结构,尤其指称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其特殊的结构,限制踏板无限的括开,依使用者意识操作开、合动作而进行的滑板车,稳定性极佳,没有任何危险性。
目前,由于现今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一般大众在工作之余常会从事一些休闲活动或是户外活动,因此有关于休闲活动的运动器材也运应而生,其中滑板车运动近来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一般的青少年们,滑板车运动从较早的单座式滑板车,一直到最新流行的摇摆式动力滑板车,其滑行时的技术性及速度感仍是摇摆式动力滑板车运动要求的重点,而在追求技术、速度的同时,任何运动的安全性为优先第一注意,但许多喜爱摇摆式动力滑板车的青少年常因追求速度的快感而奋不顾身向前滑行,却导致产生运动伤害,但导致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有一部份原因是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或一时的疏忽大意而酿成的运动伤害,另一部份原因则是由于运动产品本身设计不当而酿成的运动伤害。
经查,现有摇摆式动力滑板车结构,如


图1所示,其包括有把手11、手支杆13、转向部15、踏板17、后擎动轮19等所组构而成,其中把手11是横向固设于手支杆13顶端,用来控制滑板车前进的方向,转向部15则是固设于手支杆13上,转向部15的二端部,利用轴承、及迫紧螺帽等构件(图中未示),轴枢踏板17的支架杆21,使支架杆21呈可同轴支撑转动状,并将弹簧23钩置于二支架杆21间,当脚部擎动踏板17,借支架杆21与转向部15单点支撑转动,及弹簧23的归位导引作用,即可完成踏板17开、合摆动,亦即能行进的滑板车,由上述可知现有摇摆式动力滑板车结构虽有达到运动休闲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上仍有下列危险性1、因是利用支架杆21与转向部15支撑转动,及弹簧23的归位导引作用而完成踏板17开、合摆动,其踏板17开、合摆动是连续性的动作,因受弹簧23强制归位导引,脚部无法控制踏板17维持括开状,让使用者在运动滑行时,遇路见不平或障碍物或坑洞,无法控制括开状来避开危险而酿成伤害。
2、因是利用支架杆21与转向部15支撑转动,及弹簧23的归位导引作用而达到滑板车行进的目的,但其支架杆21与转向部15无任何装置防止及限制二支架杆21持续无限括开,仅靠弹簧23归位导引而已,容易在弹簧23疲乏时,二支架杆21持续无限括开,让使用者在运动滑行时,不知所措而造成危险。
有鉴于上述现有摇摆式动力滑板车结构上缺点所产生的危险性,本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车业的生产与开发经验,几经试制试作潜心研究开发设计,终而得创作出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设有防止及限制踏板持续无限括开的构造,可解决现有摇摆式动力滑板车结构的缺点,防止踏板持续无限括开,并能依使用者的意识控制踏板开或合摆动,提升滑板车行进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设有防止及限制踏板持续无限括开的构造,在简单操作的条件下,脚部可随时轻易控制踏板开或合摆动,对专业玩家使用者而言,更具有技术性及挑战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其主要包括有把手,是横向固设于手支杆顶端,手支杆底端借接杆、支杆及支撑架固接着,控制轴枢于支撑架插端的前擎动轮,支杆与二踏板的支架杆轴枢,踏板后端,枢设有支托架,支托架插端轴枢后擎动轮;一支架杆顶端面具有弧形凹槽,而另一支架杆底端面螺有螺丝恰容许在凹槽内,使限制二踏板括开的弧度。
其中踏板的支架杆,利用滚珠轴承、衬套、衬圈、支杆顶端凸部配合接杆下半底端凹部及螺杆与螺孔的螺锁等构件,与支杆轴枢,束套二端内先套设橡圈,然后再套在手支杆上,利用手支杆底端凸部配合接杆上半部顶端凹部,以梢插入,使手支杆与接杆连设,束套滑移至手支杆与接杆连设处,使手支杆与接杆定位住。
其中踏板后端顶面具有贯孔的凸座,一定位帽与凸座固接,一定位栓已预先贯穿定位帽及弹簧、垫圈,以扣环卡住于定位栓上,弹簧、垫圈则容许在凸座贯孔内,当拉起定位栓,使其凸片恰卡位在定位帽顶端具有的横向凹部,定位栓末端即能脱离支托架上的孔,使支托架能摆动,另当释放定位拴,使其具有的凸片恰穿过定位帽中周缘具有的纵向凹槽,定位栓末端即能贯穿支托架上的孔,使支托架固定住而不摆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踏板开、合摆动由使用者来控制,没有弹簧强制归位导引而产生连续开、合动作的问题,让使用者在运动滑行时,能完全依自己的意识随时轻易控制踏板开或合摆动,对专业玩家使用者而言,更具有技术性及挑战性。
2、支架杆底端面的凸柱容许在另支架杆顶端面的弧形凹槽内,限制住踏板持续无限括开,让使用者在运动滑行时,稳定性佳,更具有安全性。
为使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效、目的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举一较佳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其主要结构包括有图示说明
图1是现有摇摆式动力滑板车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部份平面动作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份平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形成单座式滑板车的部份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份纵向平面剖视图。
二踏板14、16前端,延伸出各具有支架杆18、20,二支架杆18、20端上下相对,配合参阅图4及图5所示,支架杆18顶端面具有弧形凹槽34,而相对弧形凹槽34,于支架杆20端则设有螺孔36螺配螺丝38,并伸出支架杆20底端面恰容许在弧形凹槽34内,使限制二踏板14、16括开的弧度;二踏板14、16后端,枢设有支托架28,支托架28插端轴枢后擎动轮32,配合参阅图6及图7所示,定位栓62贯穿定位帽64及弹簧66、垫圈68,以扣环70卡住于定位栓62上,定位帽64与踏板14、16后端顶面具有贯孔74的凸座72固接,弹簧66、垫圈68则容许在凸座72贯孔74内,当拉起定位栓62,使其凸片80恰卡位在定位帽64顶端具有的横向凹部76,定位栓62未端即能脱离支托架28上的孔82,使支托架28能摆动,而所设的橡皮块84能控制、缓冲支托架28摆动的弧度,其中,则需把耳架86所枢接的连杆88自由端,以螺栓94锁固在同侧面的耳架90上,另当释放定位拴62,使其具有的凸片80恰穿过定位帽64中周缘具有的纵向凹槽78,定位栓62未端即能贯穿支托架28上的孔82,使支托架28固定住而不摆动,其中,则需杷耳架86所枢接的连杆88自由端,以螺栓94锁固在相对面的耳架92上,使二踏板14、16锁固在一起而形成单座式;支杆20底端设有支撑架22,前擎动轮30是轴枢在支撑架22插端,支撑架22上并设有煞车器40,煞车器40与煞车线42之间设有弹簧44,使缓冲煞车器40对前擎动轮30制止的动作,避免滑板车侧滑;利用滚珠轴承46、衬套48、衬圈50、支杆20顶端具有的凸部52配合接杆26下半部底端的凹部54及螺杆60对螺孔58、56螺配等构件,使支杆20轴枢二踏板14、16的支架杆18、20端;杷手10,是横向固设于手支杆12顶端,用来控制滑板车行进的方向,把手10右端部位设有煞车杆96,控制煞车器40的动作,手支杆12套有固定环98,以螺丝100锁固在手支杆12上,而煞车线42则穿过固定环98具有的孔102,有助于整理煞车线42不会绊住或妨碍使用;手支杆12底端,具有的凸部104配合接杆26上半部顶端的凹部106,以梢108插入贯孔110、112,使手支杆12与接杆26枢接,其中手支杆12与接杆26未连设之前,束套24预先套在手支杆12上,当束套24滑移至手支杆12与接杆26枢接处时,使手支杆12与接杆26固定住,即能以把手10直接控制前擎动轮30转向,为使束套24不至于在手支杆12上自由滑动而有所阻力,在束套24二端内套设有橡圈114点。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各构件的特征,其组合方式如后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主要是先将把二踏板14、16的支架杆18、20、利用滚珠轴承46、衬套48、衬圈50、支杆20顶端凸部52配合接杆26下半底端凹部54及螺杆60对螺孔58、56螺配等构件,与支杆20轴枢,其中需注意的是,支架杆20底端面凸出的螺丝38要容许在支架杆18顶端面的弧形凹槽34内,接着把固定环98以螺丝100锁固在手支杆12上,束套24二端内先套设橡圈114,然后再套在手支杆12上,利用手支杆12底端凸部104配合接杆26上半部顶端凹部106,以梢108插入贯孔110、112,使手支杆12与接杆26枢接,完成大体结构的组合,紧接着把煞车杆96与煞车器40各安装在把手10右端部位及支撑架22上,煞车线42穿过固定环98的孔102,煞车线42二端则各连设于煞车杆96与煞车器40。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各构件组合特征,其使用操作状态如后本实用新型摇摆式动力滑板车,使用操作前,先拉起定位栓62,使其凸片80卡位在定位帽64顶端的凹部76,定位栓62未端即能脱离支托架28上的孔82,使支拖架28能摆动,由橡皮块84控制及缓冲支托架28摆动的弧度,再把连杆88自由端,以螺栓94锁固在同侧面的耳架90上,把束套24滑移至手支杆12与接杆26枢接处,使手支杆12与接杆80固定住,即能以把手10直接控制前擎动轮30转向,二脚各踏在踏板14、16上并且擎动踏板14、16,借支杆20与支架杆18、20支撑转动,即可完成踏板14、16开、合摆动,亦即能行进的滑板车,为防止二踏板14、16摆合时的碰撞,在踏板16内侧面上设有橡皮垫116,其中需值得一提的是,支架杆20底端面凸出的螺丝38容许在支架杆18顶端面的弧形凹槽34内,提供限制踏板14、16最大括开的弧度范围,防止踏板14、16持续无限括开,能依使用者的意识随时轻易控制踏板开或合摆动,提升滑板车行进时的安全性,对专业玩家使用者而言,更具有技术性及挑战性。
当本实用新型摇摆式动力滑板车,要以单座式滑板车来操作进行,释放定位栓62,使其凸片80穿过定位帽64中周缘的凹槽78,定位栓62未端即能贯穿支托架28上的孔82,使支托架28固定住而不摆动,接着把耳架86所枢接的连杆88自由端,以螺栓94锁固在相对面的耳架92上,使二踏板14、16锁固在一起而形成单座式。
当要收拾本实用新型摇摆式动力滑板车,把束套24滑移离开手支杆12与接杆26枢接处,使手支杆12与接杆26枢接处能弯析,紧接着把手10上所设的固定链118勾住在连杆88上的孔120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确实可解决现有使用上所造成的困难与不便及危险等严重缺点;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及「创造性」应已毋庸置疑;此外,本实用新型未曾公开发表或见于刊物,更无相同的专利申请在先,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又均已符合,故本创作人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其主要包括有把手,是横向固设于手支杆顶端,手支杆底端借接杆、支杆及支撑架固接着,控制轴枢于支撑架插端的前擎动轮,支杆与二踏板的支架杆轴枢,踏板后端,枢设有支托架,支托架插端轴枢后擎动轮;其特征是在于一支架杆顶端面具有弧形凹槽,而另一支架杆底端面螺有螺丝恰容许在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其特征是其中踏板的支架杆,利用滚珠轴承、衬套、衬圈、支杆顶端凸部配合接杆下半底端凹部及螺杆与螺孔的螺锁等构件,与支杆轴枢,束套二端内先套设橡圈,然后再套在手支杆上,利用手支杆底端凸部配合接杆上半部顶端凹部,以梢插入,手支杆与接杆连设,束套滑移至手支杆与接杆连设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其特征是其中踏板后端顶面具有贯孔的凸座,一定位帽与凸座固接,一定位栓已预先贯穿定位帽及弹簧、垫圈,以扣环卡住于定位栓上,弹簧、垫圈则容许在凸座贯孔内,当拉起定位栓,其凸片恰卡位在定位帽顶端具有的横向凹部,定位栓末端即能脱离支托架上的孔,另当释放定位拴,其具有的凸片恰穿过定位帽中周缘具有的纵向凹槽,定位栓末端即能贯穿支托架上的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摇摆式动力滑板车,主要包括有:把手、手支杆、踏板、前擎动轮、支撑架、后擎动轮等所组成;其中:把手,是横向固设于手支杆顶端,手支杆底端与支撑架固接着,前擎动轮,则是轴枢在支撑架插端,支撑架并与踏板的支架杆轴枢,踏板后端枢设有后擎动轮;其特征是:支架杆顶端面具有弧形凹槽,而另支架杆底端面具有凸柱恰容许在凹槽内,限制二踏板括开的弧度,依使用者的意识控制踏板开或合摆动,提升滑板车行进时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2K3/00GK2450064SQ0025785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0日
发明者郭明福 申请人:郭明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