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手推车,特别涉及一种拆装使用简便且适用性较广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现今的父母由于经济能力的提高,对于儿女的养育皆竭尽所能地无条件付出,而有关幼儿学步或代步的交通工具种类增多,更是不胜枚举。为使携带方便、收藏不占空间,而可置于汽车行李箱或较狭小的处所,消费的人需要的是一种可收合、减小体积的幼儿手推车。
如
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三轮手推车1主要是在一前车架101顶侧装置一推把102,后侧枢接一后车架103,该前、后车架101、103间设有一组连动杆104,且前、后车架101、103底端各枢设有前、后车轮105、106。前车架101与推把102上组设有一椅座套107,该推把102中段处是装设有一遮阳盖108,而该前车架101中段则设有一收合装置109。借此装置的组合,即可提供幼儿乘坐。如图2所示,欲收合该手推车1时,仅掣动推把102上的拉杆110,即可使内藏于杆内的卡钩111脱离卡销112的卡掣,而使前车架101后段以及推把102被向后折叠,并配合连动杆104的连动,即可将该手推车1快速收合。该手推车的装置虽具有提供幼儿乘坐以及可达易于收合的目的,但是,因该手推车1是属一种轻便、可提供外出方便使用的颇具休闲风格的幼儿车,所以,仅适合较大的幼儿使用,对于背脊尚未成长挺直的较小的婴儿,则较不适宜,所以尚存有此一使用上的缺憾,需待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使用简便且适用性较广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主要由一前车架、一后车架及一推把所组成,该前、后车架间设有一组连动杆,且前、后车架底端各枢设有前、后车轮,前车架与推把上组设有一椅座套,该推把中段处装设有一遮阳盖,而该前车架中段则设有一收合装置;此外,还包括一组支撑装置,是由大致呈倒U型的一前支撑架及一后支撑架利用一组转接套管枢接组成,其中该前支撑架是在一倒U型本体中段两端沿其两侧杆枢设有二前连杆,而该侧杆尽端各固接有一套接块,该套接块供承套于前车架近底段处;该后支撑架是在一水平状本体两端各固接有一倒勾状的扣部,该扣部以抓扣于后车架顶段,而本体近两端处朝前侧枢设有二后连杆,使与前支撑架的前连杆相对;该转接套管是在一水平短管段末端向上倾斜衔接一长管段,该短管段内的穿孔沿其轴向直接穿透,使该长、短管段衔接处底部形成有一开口,该前支撑架的前连杆则可在该短管段的穿孔自由穿伸,而该后支撑架的后连杆则固接在长管段的穿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借由该支撑装置的设计,当须偕同婴儿外出时,由于婴儿的背脊尚未成长挺直,为保护婴儿的骨胳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在以提篮承载婴儿时,便可将该提篮承置固定于支撑装置上,使该手推车借着支撑装置而可提供较小婴儿方便适用;其次,该支撑装置拆装简便,无论是较小婴儿或较大幼儿需替换使用时,皆能迅速组装或拆卸,使用极为便利且适用性较广。在收合后,借由弹片的定位点与定位孔的定位,则使该手推车整体收合更为扎实而不晃动,促使搬运上更为轻便。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手推车的组合立体图。
图2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手推车的收合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特征部份的组合立体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套接块的扣合动作示意图。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收合动作示意图。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扣合槽的扣合动作示意图。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特征部份的侧面示意图。
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特征部份的收合动作示意图。
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收合示意图。
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拆卸后的使用示意图。
图3和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它主要是由一前车架10、一后车架20及一推把30所组成。该前、后车架10、20间设有一组连动杆40,且前、后车架10、20底端各枢设有前、后车轮11、21。前车架10与推把30上组设有一椅座套50,该推把30中段处装设有一遮阳盖60,而该前车架10中段则设有一收合装置70,至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一组支撑装置80,是由大致呈倒U型的一前支撑架81及一后支撑架82利用一组转接套管83枢接组成,以提供一提篮90承置其上,如图3所示。该前支撑架81的杆部外可套设有一软质护套810,以供安全防护。
如图4、5所示,该前支撑架81是在一倒U型本体811中段两端沿其两侧杆812利用一T型套管813枢固有二前连杆814,而该侧杆812尽端各固接有一套接块815,而该套接块815外侧形成有一弧形扣合槽816,该扣合槽816开口一侧枢设有一活页扣板817,该活页扣板817另端则设有一卡接块818,以环扣住前车架10的架杆12后再勾止于扣合槽816开口另侧的卡接部819上,使该套接块815扣接于前车架10近底段处。
如图5、6所示,该前支撑架81的侧杆812接近与套接块815枢接处的管内藏设有一弹片84,该弹片84上设有一定位点841以自一穿孔8121凸伸而出,而该套接块815位于枢接点100旁侧相对于设置定位点841的侧板8151上则设有一定位孔8152,当旋转收合该支撑装置80时(如图5、6箭头I所示),经过旋转位移的前支撑架81上的定位点841将弹撑定位在侧板8151上的定位孔8152,使其获致定位。
如图4、7所示,该后支撑架82在一水平状本体821两端各固接有一倒勾状的扣部822,该扣部822抓扣于后车架20顶段。而本体821近两端处则利用一T型套管823朝前侧固设有二后连杆824,使与前支撑架81的前连杆814相对。扣部822外侧枢设有一活页扣板825,该活页扣板825另端则设有一卡接块826,以环扣住后车架20的架杆22后再勾止于扣部822开口827另侧的卡接部828上。
如图4、8所示,转接套管83在一水平短管段831末端向上倾斜衔接一长管段832,短管段831内的穿孔833沿其轴向直接穿透,使该长、短管段832、831衔接处底部形成有一开口834。前支撑架81的前连杆814自由穿伸在该短管段831的穿孔833,而该后支撑架82的后连杆824则固接在长管段832的穿孔835中。
图3、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使用情形,先将该支撑装置80的后支撑架82的扣部822倒勾钩置于后车架20近顶端处,利用扣部822的开口827抓扣于后车架20的架杆22上,并将其活页扣板825枢转环绕过后车架20的架杆22,利用该活页扣板825另端的卡接块828扣止于扣部822外侧的卡接部826上(如图7所示)。然后,再将前支撑架81的套接块815的扣合槽816正向插置于前车架10的架杆12上,并将其活页扣板817枢转环绕过架杆12,利用活页扣板817另端的卡接块818扣止于扣合槽816外侧的卡接部819上(如图5所示),即可将支撑装置80简易并迅速地组装于手推车上。借此,偕同婴儿外出时,婴儿可仰躺于提篮90中,并将该提篮90承置于支撑装置80顶部,且在提篮90前后方利用一绑绳91固定于支撑装置上,以提供承载较小的婴儿使用。
如
图11所示,当较大的幼儿欲乘坐该手推车时,仅利用手部分次抵住前、后支撑架81、82的一耳部820、829,使其卡接块818、826被扳开脱离卡接部819、828(如图5、7的箭头II、III所示),令该套接块815的扣合槽816及扣部822分别抽离前、后车架10、20的架杆12、22,即可迅速将支撑装置80卸下,恢复正常的状态,而可提供较大的幼儿乘坐使用。
至于本结构的收合情形,在使用该组支撑装置80的状态下,欲暂时收合该手推车时,如图3所示,仅拉动该收合装置70的连动把手71(如图3的箭头IV所示),使该收合装置70内部的卡钩脱离卡掣(与现有技术中的构造相同,不再绘制图式,可参考图2所示),而使推把30及前车架10后段往后折叠(如图3的箭头V所示)。如
图10所示,这时借该连动杆40的连动效应,该前车架10前段则渐渐收合靠近后车架20,如图8、9所示,而该支撑装置80的前支撑架81末端则因前车架10的位移而向后支撑架82的方向靠近,使前连杆814末端沿着转接套管83的短管段831,直向通出开口834,并使前支撑架81靠近后支撑架82,达到迅速收合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主要包含一前车架、一后车架及一推把,该前、后车架间设有一组连动杆,且前、后车架底端各枢设有前、后车轮,前车架与推把上组设有一椅座套,该推把中段处装设有一遮阳盖,而该前车架中段则设有一收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支撑装置,是由呈倒U型的一前支撑架及一后支撑架利用一组转接套管枢接组成;该前支撑架是在一倒U型本体中段两端沿其两侧杆枢设有二前连杆,而该侧杆尽端各固接有一套接块,该套接块供承套于前车架近底段处;该后支撑架是在一水平状本体两端各固接有一倒勾状的扣部,该扣部抓扣于后车架顶段,而本体近两端处则朝前侧枢设有二后连杆,使与前支撑架的前连杆相对;该转接套管是在一水平短管段末端向上倾斜衔接一长管段,该短管段内的穿孔是沿其轴向直接穿透,使该长、短管段衔接处底部形成有一开口,该前支撑架的前连杆可在该短管段的穿孔自由穿伸,而该后支撑架的后连杆固接在长管段的穿孔中。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扣部外侧是枢设有一活页扣板,该活页扣板另端则设有一卡接块,以环扣住后车架的架杆后再勾止于扣部另侧的卡接部上。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接块外侧形成有一弧形扣合槽,该扣合槽开口一侧枢设有一活页扣板,该活页扣板另端则设有一卡接块,以环扣住前车架的架杆后再勾止于扣合槽开口另侧的卡接部上。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连杆借利用一T型套管分别与前、后支撑架枢接固定。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顶部可供放置一提篮。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支撑架侧杆接近与套接块枢接处的管内藏设有一弹片,该弹片上设有一定位点以自一穿孔凸伸而出,而该套接块位于枢接点旁侧相对于设置定位点的侧板上则设有一定位孔,当旋转收合该支撑装置时,经过旋转位移的前支撑架上的定位点将弹撑定位在侧板上的定位孔,使其获致定位。
专利摘要一种三轮手推车的提篮支撑装置,它拆装使用简便且适用性较广。它包括,一组支撑装置由一前、后支撑架利用一转接套管组成,前支撑架中段两端沿侧杆设二前连杆,侧杆尽端各固接一套接块,后支撑架两端各接设一扣部供抓扣于后车架,本体两端枢设二后连杆,转接套管是在水平短管段末端衔接一长管段,短管段内穿孔沿其轴向直接穿透,使长、短管段衔接底部形成一开口,前连杆得以在短管段穿孔中自由穿伸,后连杆可固接在长管段穿孔中。
文档编号B62B7/10GK2452856SQ0026242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陈钦娇 申请人:环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