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皮带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56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自行车皮带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电动自行车结构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组装便捷且操作简易并且可保护驱动马达之电动自行车皮带轮装置。属电动自行车配件。
目前,一般自行车均以脚踏为主,亦即大多以健身休闲为目的,若欲代步可能均会以摩托车代替之,但若使用摩托车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并且更会浪费自然资源,因此目前市面出现一种电动自行车,可兼备摩托车与自行车之功能,然而此种结构虽可改善上述之弊端,惟其在实施时出现一毛病,即,在车体停住时该驱动马达亦仍继续带动,尤其在后退时,便会被皮带轮硬带转,以致会造成马达过热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皮带轮装置,其组装便捷且传动顺畅,并可提高产业界利用之价值,使之更具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皮带轮装置,其系在该自行车后车轮之适当位置处设置一皮带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皮带轮传动机构系在后车轮之中心处藉一中心管及一轴承及一单向转飞轮相连结侧边设置一皮带齿轮,并在皮带齿轮上圈箍一齿状皮带,而此齿状皮带另端则圈箍一马达轴心齿轮,藉此,由一电瓶供给电源予驱动马达,而带动齿状皮带转动,致能使后车轮转动驱动电动自行车得以前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好,使用稳定可靠。
2、组装方便且迅速便捷。
3、作动顺畅,操控自如。
4、能保护驱动元件不损坏,使用寿命长,维护容易,有广阔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0.后车轮 20.皮带轮传动机构 21.中心管22.轴承 23.飞轮24.皮带齿轮25.齿状皮带 26.轴心齿轮27.电瓶28.马达 30.电动自行车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皮带轮装置,其系在该电动自行车(图中未示)后车轮10之适当位置处设置一皮带轮传动机构20,其特征在于该皮带轮传动机构20系在后车轮10之中心处藉一中心管21及一轴承22及一单向转飞轮23相连结侧边设置一皮带齿轮24,并在皮带齿轮24上圈箍一齿状皮带25,而此齿状皮带25另端则圈箍一马达轴心齿轮26,藉此,由一电瓶27供给电源驱动马达28,而带动齿状皮带25转动,致能使后车轮10转动驱动电动自行车得以前进。
当组装时,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示,首先,该后车轮10系先于中心处塞设该轴承22,再由轴承22之外围套覆一中心管21,而再紧接该单转向飞轮23,整体固接该皮带齿轮24,而如此紧连结在该后车轮10之一侧边,而该齿状皮带25则圈箍该皮带齿轮24及另端之马达轴心齿轮26,而此马达28则连接该电瓶27,至此完成整体之皮带轮传动机构20。
而当操作实施时,请参阅图3、图4、图5并配合图1、图所示,首先,骑行者将电源开启,此时该电瓶27供给电源至马达28,并驱动马达28旋转,而马达28上之马达轴心齿轮26即会运转,并牵动齿状皮带25,并相连动该皮带齿轮24,则此皮带齿轮24之运转即可驱动后车轮10转动前进,如图3所示;而当电动自行车30停止时,则因本实用新型所设之单向转飞轮23仅可单一方向转动,如图4所示,因此,当电动自行车10静止时,该后车轮10将会形成空转现象,不会如习用者仍然牵动着齿状皮带25及马达28,而使马达28过热损坏。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皮带轮装置,其系在该自行车后车轮之位置处设置一皮带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皮带轮传动机构系在后车轮之中心处藉一中心管及一轴承及一单向转飞轮相连结侧边设置一皮带齿轮,并在皮带齿轮上圈箍一齿状皮带,而此齿状皮带另端则圈箍一马达轴心齿轮,由一电瓶供给电源予驱动马达,而带动齿状皮带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皮带轮装置,其系在该自行车后车轮之适当位置处设置一皮带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皮带轮传动机构系在后车轮之中心处藉一中心管及一轴承及一单向转飞轮相连结侧边设置一皮带齿轮,并在皮带齿轮上圈箍一齿状皮带,而此齿状皮带另端则圈箍一马达轴心齿轮,藉此,由一电瓶供给电源予驱动马达,而带动齿状皮带转动,致能使后车轮转动驱动电动自行车得以前进。
文档编号B62M9/00GK2466031SQ0120449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林坤池 申请人:林坤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