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婴儿四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65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婴儿四轮车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婴儿四轮车提供了把手,且把手可在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背向位置和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向前位置之间转换,对这样的婴儿四轮车,把手支持前向或后向转动婴儿四轮车体结构,把手可通过操纵把手上的间接操纵装置开启,把手可配置在车体结构支撑座位后面的背向位置,或配置在座位前面的向前位置。
当婴儿四轮车处于折叠状态时,如果间接操纵装置被意外操纵,把手将开启,从而,车体结构前向或后向下落。
技术方案本发明考虑了前述问题,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四轮车,适合配置在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背向位置,或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向前位置;并适合于婴儿四轮车折叠时制止把手被意外开启。
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四轮车,它包括一个车体结构,可展开到展开状态使用,或折叠到折叠状态;一个支撑在车体结构上的把手,用于前向或后向转动,并适合配置在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后倾位置或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前倾位置;一个把手锁止机构,将把手锁在背向推动方式状态或向前推动方式状态;其特征在于,当把手将车体结构锁在背向推动方式状态时,车体结构可展开或折叠,把手锁止机构包括一个机构,允许车体结构展开时开启把手,并禁止车体结构折叠时开启把手。
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四轮车,优选地,把手锁止机构包括一个形成于车体结构外表面的止动凸出部位,一个提供了适合与止动凸出部位接合的凹槽的止动元件,它支撑在把手上,用于沿把手轴滑动,偏向锁止方向,与止动凸出部位通过止动元件凹槽接合。当车体结构状态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时,接合在止动元件凹槽上的止动凸出部位相对于止动元件转动,止动凸出部位与止动元件凹槽接合状态随着止动凸出部位相对于止动元件凹槽的角位置改变。
优选地,止动凸出部位具有一个轴部,它与止动元件凹槽接合,用于转动,一个形成于轴部一端的端部,当止动凸出部位位于第一位置时,轴部沿着与把手轴平行的方向延伸,此第一位置即为车体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止动凸出部位被定位的位置,当止动凸出部位位于第二位置时,轴部沿着与把手轴垂直的方向延伸,此第二位置即为车体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止动凸出部位被定位的位置;止动元件凹槽有一个阶梯部,它与止动凸出部位的端部接触,当止动凸出部位位于第二位置时,制止止动元件沿开启方向的移动。
优选地,端部为椭圆形。
优选地,婴儿四轮车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把手上的操纵装置柄,一个沿着把手方向延伸的连接元件,它的一端与止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操纵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通过操纵操纵装置,连接元件被拉起,将偏向锁止方向的止动元件移向与锁止方向相反的开启方向。
根据本发明,婴儿四轮车提供有机构允许车体结构展开时开启把手,并禁止车体结构折叠时开启把手,从而,当婴儿四轮车折叠时,能防止因一些误操纵使得把手被意外开启时导致的车体结构的前向或后向滑落。
图3为

图1所示第III部分局部放大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第IV部分局部透视图;图5为帮助理解、转动图1和2所示婴儿四轮车上的把手的操纵过程的示意图;图6为处于锁止状态的婴儿四轮车的把手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此时婴儿四轮车处于展开状态,止动元件和止动凸出部位接合;图7为图1所示锁止状态的婴儿四轮车的把手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此时婴儿四轮车处于折叠状态,止动元件和止动凸出部位接合,此时扶手上拉;图8为图1所示间接操纵装置分解透视图;图9为帮助理解、图8所示间接操纵装置操纵过程的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婴儿四轮车折叠为两部分的侧视图;图11为图1所示婴儿四轮车折叠为三部分的透视示意图。
最佳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参照图1和2,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中的婴儿四轮车包括一对前支腿12,其分别设置有前轮11;一对后支腿14,其分别设置有后轮13;和一对扶手16。前支腿12和后支腿14的上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扶手16上。一个圆弧形、可弯曲的防护臂18在两扶手16的前端之间延伸,并可拆卸地与两扶手16的前端相连。平行的左右立管17分别可转动地与两扶手16的后端相连。
带有脚踏板19的前连接杆20在两前支腿12之间延伸,后连接杆21在两后支腿14之间延伸。侧连接杆22的前端分别可转动地与前支腿12的中部相连,其后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后支腿支撑元件23上,后支腿支撑元件23固定在立管17的下端部位。上连接杆24与左右两侧连接杆22相互连接。
前支腿12,后支腿14,扶手16,立管17和连接杆20,21,22和24,支腿支撑元件23等等组成一个可折叠的车体结构。婴儿坐的织物座垫,网兜等等连接在前支腿12和后支腿14上,为了更方便地4看清婴儿四轮车10的总体结构,这部分在图1和2中被省略了。
一个大致为U型的把手15的下端部件通过轴27可转动地连接在后支腿支撑元件23上,而后支腿支撑元件23固定在左右立管17的下端部位上,这样,把手15可在图2实线所示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背向位置和图2点划线所示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向前位置之间变换。把手15具有一右支管15a,一左支管15b和通过接头61a和61b连接在支管15a和15b上端的一个间接操纵装置40。间接操纵装置40由使用者操纵,以展开婴儿四轮车、将把手15锁止在所需位置上,和开启把手15。
参见图3,一L型支架的中部部件可转动地与后支腿支撑元件23相连,其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后支腿14上。一阶梯部25a形成在支架25的自由端上。阶梯部25a与形成于锁止元件26上的阶梯部26a啮合,将后支腿14和立管17锁止在一起。锁止元件26可滑动地套在立管17上,通过间接操纵装置40操纵,它沿着立管17轴向滑动,间接操纵装置40将在下面描述。后支腿支撑元件23设置有阶梯部23a。当婴儿四轮车展开时,阶梯部23a紧压后支腿14上,从而将后支腿14保持在展开状态下。
如图3所示,当锁止元件26上的阶梯部26a与L型支架25上的阶梯部25a啮合时,支架25将后支腿14和立管17锁止在一起,保持婴儿四轮车处于展开状态待用。操纵间接操纵装置40,当锁止元件26被抬升到图3和10点划线所示位置时,锁止元件26释放开支架25。从而,后支腿14,扶手16,前支腿12变换到点划线所示位置,使得婴儿四轮车可被折叠为两部分,方便携带。
如图1所示,前止动凸出部位28和后止动凸出部位29分别附着于每个扶手16的外侧表面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横向突出。如图4和5所示,止动元件30置于把手15之上,以便可沿着把手15轴向滑动。如图5所示,止动元件30上形成有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以便在面向立管17的表面方向上,开口朝向立管17。第一凹槽31大致形状为L型,其开口端31a朝向背向。第二凹槽32形成于第一凹槽31下方,开口朝向前下方。如图4所示,通过位于把手15上的一弹簧34b沿轴向向下偏压止动元件30,以利于接合。
止动凸出部位28和29和止动元件30(凹槽31和32)组成锁止机构,将把手15锁止在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背向位置上或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向前位置上。
当操纵间接操纵装置40向开启方向拉伸止动元件30,把手15变换到背向位置上时,后止动凸出部位29被第一凹槽31的开口端31a接纳。这时,止动元件30沿轴向向下移动,在如图6所示的第一凹槽31处与后止动凸出部位29接合。从而,把手15被固定保持在如图2和5中实线所示的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背向位置上。当止动元件30沿着点划线所示开启方向被向上拉伸,把手15转向向前位置时,前止动凸出部位28被第二凹槽32接纳,止动元件30向下移动,把手15被固定保持在如图2和5中点划线所示的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向前位置上。
带有锁止把手15的车体结构能折叠和展开,其中后止动凸出部位29与止动元件30的第一凹槽31接合。
前止动凸出部位28呈圆柱状。如图6和7所示,后止动凸出部位29有一个圆柱状部29a,其能够与止动元件30的第一凹槽31可转动地接合;和一个形成于轴部29a末端的端部29b。图6和7是从婴儿四轮车前部来看,婴儿四轮车10车体结构内部的左侧局部视图。端部29b为椭圆形,其短轴尺寸与轴部29a的直径相等。当车体结构展开和止动凸出部位29位于图6所示位置时,椭圆形端部29b的长轴沿把手15的轴向延伸;当车体结构折叠和止动凸出部位29位于图7所示位置时,此时该长轴沿与把手15的轴相垂直方向延伸。如图6和7所示,接纳止动凸出部位29端部29b的凹槽31b形成于止动元件30的第一凹槽31上,此止动元件30与止动凸出部位29接合,且凹槽31b形成在沿把手15的轴向延伸侧壁部分上。一个阶梯31c形成于第一凹槽31的一端上,当车体结构折叠时,它与止动凸出部位29的端部29b接合在图7所示位置,以阻止止动元件30沿把手15的轴向向开启方向上移。
当婴儿四轮车处于展开(图6)或折叠(图7)状态,止动凸出部位29接合在止动元件30的第一凹槽31中,且止动元件30被向下偏压着,即在锁止方向上,沿把手15的轴向上,与止动元件30的第一凹槽31接合的止动凸出部位29相对止动元件30转动,止动凸出部位29与止动元件30的第一凹槽31的接合条件随着止动凸出部位29相对止动元件30的第一凹槽31的角位置而改变。
当婴儿四轮车展开且扶手16保持在使用位置时,每个止动凸出部位29的端部29b的长轴沿着与把手15的轴平行的方向延伸,从而把手15能被开启。于是,通过操纵间接操纵装置40,止动元件30能够沿着开启方向被拉伸,如果有必要的话,可开启把手15,从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背向位置转到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向前位置。
当婴儿四轮车折叠且扶手16从使用位置向上方转动时,止动凸出部位29相对止动元件30转动,止动凸出部位29的端部29b置于其长轴沿着与把手15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从而其一部分置于凹槽31b中,如图7所示。当婴儿四轮车处于折叠状态时,间接操纵装置40被误操纵,拉动止动元件30,改变把手15的位置,端部29b与阶梯部位31c接合,制止止动元件30向上移动(向开启方向移动)。从而,即使止动元件30错误向上移动,阻止把手15意外开启,从而也能保证阻止车体结构前、后方向下滑。
参照图4,一个开启元件33置于部分把手15上,沿着止动元件30下方延伸,以便能操纵间接操纵装置40沿着把手15滑移。开启元件33被沿着把手15伸张的弹簧34a向下偏压(在锁止方向上)。一个开启杆35从开启元件33上向外突出。一个操纵板36从安装在与把手15相平行的立管17的锁止元件26向外突出,以便延续顺接开启杆35。当装备有开启杆35的开启元件33被拉向上方时,开启杆35与操纵板36接触,推动锁止元件26向上而释放支架25。
间接操纵装置40将车体结构锁在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上而锁止或开启把手15将参照图8和9对其进行描述。
参照图8,图8为间接操纵装置40的分解透视图,机架41为槽形,由如图1所示的接头61a和61b连接到把手15上。机架41有相对的侧壁42。两个滑轮43a和43b被保持在侧壁42上用来转动。绳索44a分别连接在滑轮43a直接对应的位置上,绳索44b分别连接在滑轮43b直接对应的位置上。绳索44a和44b穿过把手15。连接着滑轮43a的绳索44a分别与止动元件30连接,连接着滑轮43b的绳索44b分别与开启元件33相连接(图4)。
如图8所示,U型横截面的操纵杆45a和45b的后端可转动地与机架41相连接。偏压操纵杆45a和45b,从而其端部分别由弹簧46a和46b从机架41中顶出。操纵杆45a和45b有驱动凸出部分62a和62b,分别连接在滑轮43a和43b上。一锁定板47置于机架41上,能够沿着机架41的侧壁42上边滑动。如图9(a)到9(c)所示,导槽48形成于锁定板47的端部,机架41里的止动销49与导槽48接合,限定锁定板47的移动范围。锁定板47的相对的侧壁分别设置有限制部件50a和50b。限制部件50a和50b能分别与驱动凸出部分62a和62b的上端接合。
在如图9(a)所示状态中,操纵锁定板47,锁定板47被复位弹簧偏置至约束方向上,限制部件50a和50b的下端部件处于操纵位置,分别位于操纵杆45a和45b的驱动凸出部分62a和62b的上端,实现锁止功能。此状态下,即使有操纵力施加到操纵杆45a和45b上,驱动凸出部分62a和62b也不能被抬高,从而能确保间接操纵装置40的安全性。
当锁定板47被移向图9(b)箭头所示方向时,限制部件50a和50b分别从操纵杆45a和45b的驱动凸出部分62a和62b的上端位置移动到空档位置上。这样,限制部件50a和50b从驱动凸出部分62a和62b上移开。锁定板47的基准端部由复位弹簧51偏置向下。从而,当锁定板47被移向图9(b))箭头所示方向时,形成于操纵板47顶壁52的止动凸出部位52a与形成于机架41上边的凹槽53相接合,将锁定板47暂时维持在开启位置上。
参照图9(c),当间接操纵装置40上的操纵杆45a和45b在图9(c)所示状态下被操纵向上抬起驱动凸出部分62a和62b时,滑轮43a和43b转动拉伸绳索44a或44b,实现间接操纵。当滑轮43a或43b被如此转动时,滑轮43a或43b周边凸出部位54与锁定板47的顶壁52接合,抬起操纵板47。从而,止动凸出部位52a从凹槽53上解脱。因此,当施加在操纵杆45a和45b上的力消除后,锁定板47立即自动回位到初始位置,阻止了意外操纵的发生。这样,折叠和展开车体结构、锁止和开启把手15等间接操纵是可行的。
操纵操纵杆45a时,绳索44a沿着把手15的轴拉伸止动元件30,向着开启方向克服弹簧34a的弹力,开启把手15。从而,把手15可向前变换到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向前位置或向后变换到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背向位置上。
把手15放置于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背向位置后,操纵另一操纵杆45b时,绳索44b克服弹簧34a的弹力拉伸开启元件33,通过开启杆35和操纵板36向上拉动锁止元件26,从而支架25从锁止元件26上解脱。从而,扶手16,前支腿12和后支腿14被向上拉动到图3和10双点划线所示位置,将车体结构折叠为两部分,方便携带婴儿四轮车。
如图1所示,前连接杆20、后连接杆21和上连接杆24分别设置有接头20a和20b、接头21a和21b,和接头24a和24b,使得前连接杆20、后连接杆21和上连接杆24可折叠。把手15的外围部15a和15b分别能通过接头61a和61b向前转动。当婴儿四轮车10折叠到前支腿12和后支腿14相互平行伸展时,接头20a、21a、24a和61a排拢成一线,接头20b、21b、24b和61b排拢成一线,这两线平行。
折叠婴儿四轮车10后,当把手15的外围部件15a和15b折向向前使得前支腿12和后支腿14相互平行时,把手15的各自外围部件15a和15b、前连接杆20、后连接杆21和上连接杆24在接头处折向向前,将婴儿四轮车10密实地折叠为三部分,如图11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四轮车,包括一个车体结构,其适合于展开到展开状态使用和折叠到折叠状态;一个支撑于车体结构上的把手,其用于前向或后向变换,并适合配置在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后倾位置或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前倾位置;一个把手锁止机构,其将把手锁止在背向推动方式状态或向前推动方式状态;其特征在于自身带有锁止把手的车体结构在背向推动方式状态下可展开或折叠,所述的把手锁止把手机构包括一个允许当车体结构展开时开启把手和当车体结构折叠时禁止开启把手的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把手锁止机构包括一个形成于车体结构外表面的止动凸出部位,一个提供了适合与止动凸出部位接合凹槽的止动元件、其支撑在把手上且沿把手轴向滑动、偏置于锁止方向,在止动元件的凹槽中与止动凸出部位接合;当车体结构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条件下,接合在止动元件凹槽上的止动凸出部位相对于止动元件转动,止动凸出部位与止动元件凹槽接合状态随着止动凸出部位相对于止动元件凹槽的角位置而改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婴儿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止动凸出部位具有一个轴部,它与止动元件凹槽转动接合,一个形成于轴部一端的端部,从而当止动凸出部位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轴部沿着与把手轴平行的方向延伸,此第一位置即为车体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止动凸出部位所处的位置,当止动凸出部位位于第二位置时,轴部沿着与把手轴线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此第二位置即为车体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止动凸出部位所处的的位置;当止动凸出部位位于第二位置时,止动元件凹槽的一阶梯部与止动凸出部位的端部相接触,制止止动元件沿开启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婴儿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部为椭圆形。
5.如权利要求2至5所述任意一个婴儿四轮车,它还包括一个位于把手上的操纵装置;一个沿着把手方向延伸的连接元件,其连接元件一端与止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操纵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通过操纵操纵装置,连接元件被拉起,将锁止方向偏置的止动元件移动到与锁止方向相反的开启方向上。
全文摘要
一种婴儿四轮车,它有一个车体结构,适合于展开到展开状态使用和折叠到折叠状态。一个把手(15)支撑在车体结构上,用于前向或后向方式下转换。此把手(15)配置在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后倾位置或向前推动方式下所处前倾位置。一个把手锁止机构通过一个止动元件(30)和与此止动元件(30)接合的后止动凸出部位(29)将把手锁在背向推动方式下所处后倾位置。当车体结构折叠,扶手(16)从使用位置转向上方时,固定在扶手(16)上的止动元件(29)相对止动元件(30)转动,止动凸出部位(29)的端部位(29b)被定位在其长轴沿着与把手15轴垂直的方向延伸,从而其一部分位于凹槽(31b)中。当婴儿四轮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端部(29b)与形成于凹槽(31b)上的阶梯部位(31c)接合,制止止动元件(30)向上移动(开启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B62B9/20GK1374221SQ0210566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5日
发明者铃木义行 申请人:宫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