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23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尤指一种可提高车架与传动器间的连结支撑强度,且可确保传动轴与齿轮间的动力传递更为顺畅、有效率,以提升踩踏性能的实用性结构设计。
但是,本设计人发现传统的传动器50与车架60五通管的组装结构,以及其传动轴52的轴心522与伞齿轮523的搭接结构,于实际应用上发生许多问题。首先,传统传动器52大多直接通过本体壳51上一体凸伸二定位翼片512与车架60五通相互锁固,由于该传动器50的重量完全作用于定位翼片512的锁固螺栓513上,而锁固螺栓513所能承受的重量有限,故常因此发生螺栓513变形断裂,又组装上锁固螺栓513与定位翼片512的孔位需完全相对才能锁固,组装上甚为不便,且锁固螺栓若松动后甚至会导致传动器50脱落等事情发生,而有极大潜在的使用危险;其次,该传动轴52透过轴心522与伞齿轮523的相互组配固定以传递动力,但是,传统轴心522利用端部与伞齿轮523套接部523a相互穿伸后,再透过定位销523b穿伸连结的固定方式,于轴心522带动伞齿轮523运转过程中,仍会限制轴心522在特定的角度方向产生偏摆,换言之,轴心522与伞齿轮523在某些偏摆角度时,会使二者间产生卡滞现象,而导致驱转不顺,或造成各构件损坏;所以,针对上述有关于传统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50及其组装结构上所存在的缺憾与弊端,有亟待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其包括有传动器、侧架管及车架等构件;其中,该传动器设有一本体壳,其上凸伸有二枢耳,恰可与车架五通管的通孔二侧,利用内侧凸缘嵌设其中的定位盖相互锁固,以固定传动器,另本体壳二侧设有天心轴等动力输入构件,可将动力传输于后侧由套管、心轴、伞齿轮等构件组成的传动轴,再传递于传动轴末端搭设的后齿轮箱及搭设于后齿轮箱与侧架管间的花毂,可借此以适时驱动车轮上述定位盖外侧缘分别设有一水平向的嵌槽,而本体壳二枢耳内侧缘则分别设有一水平向的嵌块,使本体壳二枢耳的嵌块恰可分别滑设定位于二定位盖的嵌槽中,再透过二端具螺孔的栓管,搭配固定螺丝,将枢耳与定位盖相互穿伸锁固者;另该传动轴的轴心末瑞部形成有一具多角弧面的插置头,而与其搭配的伞齿轮套接部则相对形成有一具多角槽面的插置槽,恰可供插置头容伸定位其中。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本体壳与五通管组装状态的侧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各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末端的组装状态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轴心与齿轮套接部的侧视封面图。
图6为公用无链式自行车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7为公用传动轴的组装状态侧视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良在于上述定位盖42外侧缘分别设有一水平向的嵌槽422,而本体壳10二枢耳12内侧缘则分别设有一水平向的嵌块121,使本体壳10二枢耳12的嵌块121恰可分别滑设定位于二定位盖42的嵌槽422中,再透过二端具螺孔431的栓管43,搭配固定螺丝44,将枢耳12与定位盖42相互穿伸锁固。
其中,上述定位盖42的垂直向可再分别钻设二定位孔423,并于其中一定位盖42的二定位孔423上分别穿伸紧配一定位管424,使该搭设有定位管424的定位盖42安装于五通管40后,得透过二定位管424的设计,以利另一定位盖42二定位孔423的快速穿伸定位与组装;另二定位管424与二栓管43上可套设一弹性垫体425,并使弹性垫体425得容伸嵌置于五通管40的通孔41内部,而可通过其弹性提供二定位管424与二栓管43的缓冲功效。
上述二定位盖42、二枢耳12上分采垂直与水平向设计的定位管424与栓管43结构,也可相互对调设置,同样可达到快速定位与稳定结合的诸多功效。
其次,上述传动轴20的轴心22末端部形成有一具多角弧面221a的插置头221(请配合参阅图4、图5所示),而与其搭配的伞齿轮23套接部231则相对形成有一具多角槽面232a的插置槽232,恰可供插置头221容伸定位其中;通过以上构件组成,不仅可提高车架C与传动器A间的连结支撑强度,以增加组装的稳定性,更可提高传动轴20动力传递的平稳顺畅度与效率。
再者,该轴心22的插置头221处可套设一垫圈222,而伞齿轮23的套接部231插置槽232适当处可嵌设一C形扣环233,且槽口处可锁设一中央具穿伸孔234a的定位螺栓234,使该轴心22插置头221插设于伞齿轮23插置槽232后,得通过C形扣环233定位垫圈222,以限制轴心22产生轴向位移,而该定位螺栓234则可适当抵顶C形扣环233,以提升轴心22的定位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器A利用枢耳12与五通管40间采用相互嵌滑及锁固的结构设计,使传动器A的重量得同时作用于二栓管43、嵌块121与嵌槽422的嵌滑结构上,而可通过提高彼此间的组装结合与支撑强度,防止组装结构因无法承受长期重力及震动而损坏,而达极佳组装稳固性。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该传动轴20轴心22的插置头221与伞齿轮23套接部231的插置槽232间利用多角弧面221a与多角槽面232a设计,可使二者相互间得产生全方面的适度偏摆作动;换言之,透过上述组合结构设计,当轴心22与伞齿轮23在驱转过程中,即使受到组配误差、震动等因素,而发生轴向相对偏摆时,仍能据以维持原有的平顺驱转动作,如此,便能保障传递品质与效率,以提供使用者更舒适平稳的踩踏运动效能。
另外,上述后齿轮箱30与侧架管B相对应处分别镂设有一穿伸孔301、B1,以利花毂D二侧栓体D1穿伸定位,同时于齿轮箱30、侧架管B外侧分别搭配有一具套掣孔311的脚架固定座31,使二脚架固定座31恰可利用套掣孔311配合锁紧螺帽312套锁固定位于花毂D二侧栓体D1上,可借此以供形的双侧脚架或柱形的单侧脚架(图中未示)搭接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可提升传动器与车架间的连结支撑强度又可确保传动轴与齿轮间动力传递的平稳与顺畅性及提升踩踏的舒适性与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其包括有传动器、侧架管及车架等构件;其中,该传动器设有一本体壳,其上凸伸有二枢耳,恰可与车架五通管的通孔二侧,利用内侧凸缘嵌设其中的定位盖相互锁固,以固定传动器,另本体壳二侧设有天心轴等动力输入构件,可将动力传输于后侧由套管、心轴、伞齿轮等构件组成的传动轴,再传递于传动轴末端搭设的后齿轮箱及搭设于后齿轮箱与侧架管间的花毂,可借此以适时驱动车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盖外侧缘分别设有一水平向的嵌槽,而本体壳二枢耳内侧缘则分别设有一水平向的嵌块,使本体壳二枢耳的嵌块恰可分别滑设定位于二定位盖的嵌槽中,再透过二端具螺孔的栓管,搭配固定螺丝,将枢耳与定位盖相互穿伸锁固者;另该传动轴的轴心末瑞部形成有一具多角弧面的插置头,而与其搭配的伞齿轮套接部则相对形成有一具多角槽面的插置槽,恰可供插置头容伸定位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盖的垂直向可再分别钻设二定位孔,并于其中一定位盖的二定位孔上分别穿伸紧配一定位管,使该搭设有定位管的定位盖安装于五通管后,得透过二定位管的设计,以利另一定位盖二定位孔的快速穿伸定位与组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盖、枢耳上分采垂直与水平向设计的定位管与栓管结构,也可相互对调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管与二栓管上可再套设一弹性垫体,并使弹性垫体得容伸嵌置于五通管的通孔内部,而可通过其弹性提供二定位管与二栓管缓冲功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心的插置头处可套设一垫圈,而伞齿轮的套接部插置槽适当处可嵌设一C形扣环,且槽口处可锁设一中央具穿伸孔的定位螺栓,使该轴心插置头插设于伞齿轮插置槽后,得通过C形扣环定位垫圈,以限制轴心产生轴向位移,而该定位螺栓则可适当抵顶C形扣环,提升轴心的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齿轮箱与侧架管外侧可分别搭配一具套掣孔的脚架固定座,使二脚架固定座恰可利用套掣孔配合锁紧螺帽套锁固定位于花毂二侧,以供各式脚架搭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无链式自行车传动器的组装结构,其利用传动器本体壳与车架五通管分别设置可相互嵌滑锁固的枢耳与定位盖结构,以提高车架支撑传动器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加组装的便利及稳定性,透过传动轴轴心端部与齿轮套接部分别形成相互容伸定位的多角弧面体与多角面槽设计,可使二者间形成的间隙形态,得允许轴心与齿轮相互间产生全方位的适度偏摆,并据以确保轴心更能平顺地驱转齿轮,而不致产生卡滞及驱转不顺的现象,可提高动力传递的稳定顺畅性与效率。
文档编号B62M11/00GK2557412SQ0224772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2日
发明者蔡杜淑姿 申请人:蔡杜淑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