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99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尤指一种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车架。
背景技术
三轮摩托车在成品出厂时,在短途量小的情况下,采用整体出售、整体运输的方法。在长途量大的情况下,则采用分体出售分类集装的办法将产品送达目的地,到送达地后再进行组装。分体集装,所占空间最大、体积笨重的就是三轮摩托车的车架,长期以来,该部分一直沿用整体运输的方法,给销售和运输带来很大的麻烦,单位空间的装货量小,相对的运输费用高。尤其是在出口运输方面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架。将车架车体化整为零,便于包装和运输,提高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单位空间的装货量、降低运输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由前车架和后车架构成。前车架即是处于前轮和驾驶座位置的车架,后车架即是处于车斗位置的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的对接处为拆装式联接。在前车架和后车架对接处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连接板,并通过螺栓联接。在前车架和后车架对接处分别设有一个且相互对应的连接板,也可以分别设有一组相互对应的连接板,各相互对应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联接。所述的前车架和后车架对接处所设的连接板也可以是车架本体的框体,其上的螺栓孔相互对应。所述的连接板包括水平连接板和垂直连接板,水平连接板上的螺栓孔的轴线垂直,螺栓杆主要承受剪切力,而垂直连接板,螺栓主要承受轴向拉力。
本实用新型将车架车体分成前车架和后车架两部分,便于拆装和包装,有利于运输,提高运输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单位空间的装货量,降低运输费用。分体后的车架在装配使用中,其强度和刚性不受任何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车架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车架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车架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车架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车架左视图图7为本实新型的后车架俯视图。
附图标记1前车架 2后车架 3、3’,4、4’,5、5’,6、6’,7、7’,8、8’,9、9’均为连接板 10对接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本体由前车架1和后车架2构成,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为拆装式联接。其对接处10通过螺栓联接。
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前车架1和后车架2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连接板,它们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联接。后车架连接板3、4呈水平状,与前车架上的呈水平状的连接板3’、4’相对应,螺栓垂直通过两对连接板上的螺栓孔,螺杆主要承受剪切力,后车架上的呈垂直状的连接板5、6、7、8、9与前车架上的呈垂直状的连接板5’、6’、7’、8’、9’相对应并通过螺栓联接,螺栓主要承受轴向拉力。
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对接处所设的连接板也可以直接由车架本体上的框体所代替,在其上加工出所对应的螺栓孔,也同样起到联接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由前车架(1)和后车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前车架与后车架对接处为拆装式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对接处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连接板,并通过螺栓联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车架和后车架对接处分别设有一组相互对应的连接板,各相互对应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联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车架和后车架对接处所设的连接板是车架本体的框体,其上的螺栓孔相互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分体式三轮摩托车车架,将现有整体式车架化整为零、分体成两个组成部分,即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对接处的连接方式为拆装式联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车架整体运输所引发的问题,通过分体式结构不仅更便于包装和运输,提高装货空间的利用率,增加单位空间的装货量,而且能够降低运输费用,节约经营成本开支。
文档编号B62K11/00GK2734602SQ20042007472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2日
发明者韩群山, 韩青山 申请人:韩群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