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平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948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平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平叉。
技术背景摩托车平叉属于摩托车的悬挂装置,是摩托车的一个重要构件。摩托车平叉主要由位于平叉两侧的半体、连接在两半体之间的加强横梁,以及焊接在两半体前端的平叉轴安装管组成,安装管中安装有支撑平叉轴的轴承。该种结构的平叉通过穿在平叉轴安装管中的整根平叉轴与车架连接,两半体为尺寸较长的矩形管,平叉后端通过两半体上的安装孔安装连接在摩托车后轮轴上,后轮与平叉轴安装管及加强横梁相距较远距离,后轮与平叉轴及加强横梁不会产生干涉。
风影概念车是一款外形新颖独特的摩托车,其前后轮整体前伸,势如蓄势出击的螳螂。为满足设计上的形似要求,其后轮位置设计在车架中部下方,这与普通摩托车后轮位于车架后部下方不同,这将使该种摩托车平叉的两半体尺寸变得非常之短,导致该种摩托车的后轮与现有普通平叉的平叉轴及加强横梁产生干涉,故现有普通摩托车平叉的形状结构不能适应风影概念摩托车车型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使其与风影概念摩托车车型相匹配,以适应风影概念摩托车车型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平叉,包括位于平叉两侧的半体及连接在两半体之间的加强横梁,在两半体的平叉轴安装端安装固定有衬套,在衬套内安装有轴承,加强横梁为一中空的“V”型架体,“V”型架体的两支脚焊接支撑在两半体的平叉轴安装端顶面,在加强横梁顶面焊接有两平行的减震支耳。
所述半体为圆弧形,半体顶面为圆弧形半体的外圆弧面。
该种结构平叉的平叉轴为两根,从内向外分别安装在两半体前端衬套内的轴承上。
该摩托车平叉由于加强横梁为一中空的“V”型架体,两支脚焊接支撑在两半体顶面使加强横梁上部向上凸起,而下部凹陷,这样就为摩托车后轮让出了位置空间,并且两半体前端安装的两根平叉轴不会占据该空间,从而使摩托车后轮不会与平叉的加强横梁及平叉轴产生干涉,故该种结构的平叉可与风影概念摩托车车型相匹配,能够适应风影概念摩托车车型的需要。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平叉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摩托车平叉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摩托车平叉的左视图;图4为该摩托车平叉在风影概念摩托车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双点划线部分为平叉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摩托车平叉包括位于平叉两侧的圆弧形半体4及连接在两半体4之间的加强横梁1,在两圆弧形半体4的平叉轴安装端安装固定有衬套7,在每一衬套7内安装有两轴承6,用于安装平叉轴,两半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孔5。加强横梁1为一中空的“V”型架体,“V”型架体的两支脚焊接支撑在两半体4的平叉轴安装端顶面3,即圆弧形半体4的外圆弧面,在加强横梁1顶面焊接有两平行的减震支耳2,用于摩托车后减震器的安装连接。
如图4、图5所示,安装时将该平叉两半体4一端的安装孔5与摩托车后轮轴连接,将两半体4的平叉轴安装端通过两平叉轴与摩托车车架连接,平叉加强横梁1顶面的减震支耳2与摩托车后减震器连接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平叉,包括位于平叉两侧的半体(4)及连接在两半体之间的加强横梁(1),其特征在于在两半体(4)的平叉轴安装端安装固定有衬套(7),在衬套内安装有轴承(6),加强横梁(1)为一中空的“V”型架体,“V”型架体的两支脚焊接支撑在两半体(4)的平叉轴安装端顶面(3),在加强横梁顶面焊接有两平行的减震支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体(4)为圆弧形,半体顶面(3)为圆弧形半体(4)的外圆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平叉。包括位于平叉两侧的半体及连接在两半体之间的加强横梁,在两半体的平叉轴安装端安装固定有衬套,在衬套内安装有轴承,加强横梁为一中空的“V”型架体,“V”型架体的两支脚焊接支撑在两半体的平叉轴安装端顶面,在加强横梁顶面焊接有两平行的减震支耳。该平叉为风影概念摩托车后轮让出了位置空间,并且两半体前端安装的两根平叉轴不会占据该空间,从而使摩托车后轮不会与平叉的加强横梁及平叉轴产生干涉,故该种结构的平叉可与风影概念摩托车车型相匹配,能够适应风影概念摩托车车型的需要。
文档编号B62K25/04GK2759920SQ20042010545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4日
发明者文华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