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支撑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45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支撑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支撑梁。
(b)相关技术说明通常,车辆的支撑梁支撑车辆的弹簧重量和后轴,且其两端都弯成弓形。
具体地说,车辆的支撑梁包括槽形上面板和槽形下面板,并且上面板和下面板彼此焊接在一起。
此外,在上面板和下面板的每个中间部分上形成有四个螺栓孔,从而将后轴安装在其上。此外,后轴位于上面板的中间部分上,两个U形螺栓插入到螺纹孔中,然后通过将四个螺母连接到其上,将后轴安装到支撑梁上。在此,后轴包括一个壳体,以及一个可旋转地布置在壳体中的轴。
此外,为了在连接处加强上面板和下面板,将由加强金属制成的上板焊接到上面板中央部分的顶部,且将由加强金属制成的下板焊接到下面板中央部分的底部。
然而,这种传统车辆支撑梁可能会有下列问题。
在将螺栓插入螺栓孔后、螺母分别连接到U形螺栓两端的情况下,由于其连接力,可能会使上面板和下面板弯曲。
此外,由于这种弯曲,上、下面板螺栓孔和螺栓之间的缝隙变大,从而螺栓的刚度可能会降低。
上述在该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含有不构成在该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支撑梁,其具有防止产生弯曲的优点。
一种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部件,其一端弯曲成弓形;第二支撑部件,其一端弯曲成弓形;以及安装部件,第一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装部件的一端上,第二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装部件的另一端上,且后轴安装在安装部件上。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安装部件包括由刚性材料形成的主体;在主体上形成的多个连接孔,用以用安装螺栓将后轴装到主体上;在主体上形成的第一突起,且其插入第一支撑部件另一端的内表面;以及在主体上形成的第二突起,且其插入第二支撑部件另一端的内表面。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多个通孔进一步形成在后轴下方的主体上。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主体的形状为矩形平行管,且第一和第二突起为矩形且是中空的。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安装部件还包括一体地形成在主体侧面的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用以与悬架相连。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包括第一布置部件,其安装在第一支撑部件的另一端部,从而在其上布置第一吸收部件;以及第二布置部件,其安装在第二支撑部件的另一端部,从而在其上布置第二吸收部件。


图1是一个立体图,表示一个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
图2是一个俯视立体图,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的安装部件。
图3是一个仰视立体图,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的安装部件。
图4表示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安装到车辆主要部分上的状态。
<附图中主要部件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后轴 100第一支撑部件110第一布置部件300第二支撑部件310第二布置部件500安装部件510主体530连接孔540第一突起550第二突起560通孔570连接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实现本发明,将对本发明作出说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实施方案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修改而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图1是一个立体图,表示一个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
一个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用于支撑车辆的弹簧重量和后轴,如图1所示,且其包括一个第一支撑部件100,一个第二支撑部件300,和一个安装部件500。
第一和第二支撑部件100和300分别包括一个弯成弓形的端部。此外,第一和第二支撑部件100和30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个上面板(图中未表示)和一个下面板(图中未表示),且上下面板彼此焊接在一起。
第一支撑部件300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装部件500的一端上,第二支撑部件300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装部件500的另一端上,且后轴(参考图4中的“10”)与安装部件500相连。
由于后轴10与分别提供的安装部件500相连,因此第一支撑部件100和第二支撑部件300不会受由连接产生的连接力影响。结果,由于不会产生弯曲,因此可以保持安装螺栓(参考图4中的“13”)的刚度。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中安装部件的俯视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中安装部件的仰视立体图。
下面将参考图2和3详细说明安装部件500。
安装部件500可以包括一个主体510,多个连接孔530,一个第一突起540,和一个第二突起550。
主体510由刚性材料制成,且具有坚固的形状。此外,为了减轻安装部件500的重量并加强该部件,可以在后轴10下方的主体中形成多个通孔560。
主体510中形成有多个连接孔530,从而通过安装螺栓13将后轴10安装到主体510上。更详细地说,多个连接孔530可以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连接孔531,532,533和534,且每个安装螺栓13可以是U形。
第一突起540形成在主体510上,且其插入第一支撑部件100另一端的内表面。
第二突起550形成在主体510上,且其插入第二支撑部件300另一端的内表面。
此外,主体51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平行管,且第一和第二突起540和550为矩形且是中空的,从而降低安装部件的重量,并增强第一和第二突起540和550的刚度。
图4表示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安装到车辆主要部分上的状态。
上述安装部件500,如图1和4所示,还可以包括一体地形成在主体510侧面的连接部分570,从而与悬架70相连。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支撑梁,如图4所示,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布置部件110和一个第二布置部件310。第一布置部件110安装在第一支撑部件100的另一端部,从而在其上布置一个第一吸收部件31(即,一个空气弹簧)。第二布置部件310安装在第二支撑部件300的另一端部,从而在其上布置一个第二吸收部件32(即,一个空气弹簧)。
下面将参考图1-4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车辆支撑梁的安装步骤。
第一支撑部件100插在形成在安装部件500一端的第一突起540上,且第一支撑部件100焊接到安装部件500上。第二支撑部件300插在形成在安装部件500另一端的第二突起550上,且第二支撑部件300焊接到安装部件500上。
此外,底部座12布置在安装部件500上端上,而后轴10布置在底部座12上。上部座11布置在后轴10上端上,而U形螺栓13与其相连。
第一空气弹簧31布置在第一布置部件110上,而第二空气弹簧32布置在第二布置部件310上。
悬架70与连接部分570相连。
车身框架20布置在第一空气弹簧31和第二空气弹簧32上。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可以具有下列优点。
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由于后轴与分别提供的安装部件相连,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不会受到由连接产生的连接力的影响。从而,由于不会产生弯曲,因此可以保持安装螺栓的刚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由于不需要设置用于加强上、下面板的上、下板,因此可以降低重量和成本。
尽管民已经结合现有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涵盖各种包括在下文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与范围中的变形和等效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部件,其一端弯曲成弓形;第二支撑部件,其一端弯曲成弓形;以及安装部件,第一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装部件的一端上,第二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装部件的另一端上,且后轴安装在安装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梁,其中安装部件包括由刚性材料形成的主体;在主体上形成的多个连接孔,用以用安装螺栓将后轴装到主体上;在主体上形成的第一突起,且其插入第一支撑部件另一端的内表面;及在主体上形成的第二突起,且其插入第二支撑部件另一端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梁,其中多个通孔进一步形成在后轴下方的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梁,其中主体的形状为矩形平行管;且第一和第二突起为矩形且是中空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梁,其中安装部件还包括一体地形成在主体侧面的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用以与悬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梁,还包括第一布置部件,其安装在第一支撑部件的另一端部,从而在其上布置第一吸收部件;和第二布置部件,其安装在第二支撑部件的另一端部,从而在其上布置第二吸收部件。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车辆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以及安装部件。第一支撑部件的一端弯曲成弓形;而第二支撑部件的一端弯曲成弓形。第一支撑部件的一端布置在安装部件的一端上,第二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布置在安装部件的另一端上,而后轴安装在安装部件上。
文档编号B62D21/11GK1982138SQ200510131880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李龙洙, 孙太映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