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及其侧脚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52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及其侧脚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于一种机车及其侧脚架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侦测侧脚架状态的机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车因拥有灵活性及速度上的优点,而广被一般消费者选购作为代步的工具。特别是使用于业务上的机车,例如使用于送报纸的配送业务上。由于机车须装载大量重物,故其脚架装置被要求要有较高的机能。机车的脚架装置大致可分为主脚架及侧脚架二种。
驾驶者在使用主脚架时,需先将主脚架接触地面,再以该脚体的接地点为支点,将车辆的后部向斜上方拉起后,即可使后轮呈被举高状态,而使车辆垂直立起。
但是当机车作为商业上使用时,上车或下车的动作相当频繁,将造成驾驶者于下车后举起后轮的操作将变得甚为繁杂。并且,近年来机车已被一般性的广泛使用,女性及年长者等使用的机会亦增加。在每次停车时,须先将车辆拉起,方可由主脚架而架起机车,此种的停车方式对女性十分不便。因此,大部份的驾驶者是利用操作简单的侧脚架来固定机车。
机车的侧脚架是装设于车体的脚踏板下方左侧边处。当顶推侧脚架仗成为直立状后,可令机车以侧脚架为支点呈斜向伫立。相较于主脚架,侧脚架的设置确已达到较为方便的目的。
然而侧脚架较易于导致驾驶者的疏忽,驾驶者常常会在机车激活后,忘记收回侧脚架的情形下,就直接加速行进。当侧脚架和地面擦撞时,导致机车左右幌动,更甚者机车会以侧脚架为轴心作急速的旋转而造成危险,不但造成机车的损坏,更会导致驾驶者发生受伤之事。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机车激活后,若侧脚架未收起时,则发出一警示信号提醒驾驶者,以避免发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脚架结构,包括一吊架、一支撑杆、以及复数开关。吊架可装设于一车架上。支撑杆以可转动方式装设于吊架。复数开关设于支撑杆,当支撑杆位于一支撑位置时,前述开关均导通;当支撑杆位于一收回位置时,开关均未导通。
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机车,至少包括一车架、一引擎、复数发光器、以及一侧脚架结构。引擎及发光器均装设于车架上。侧脚架结构,包括一吊架、一支撑杆、以及复数开关。吊架装设于车架上;支撑杆以可转动方式装设于吊架。复数开关设于支撑杆;当支撑杆位于一支撑位置且引擎运转时,开关均导通,使得发光器发光,用以提醒驾驶者。当支撑杆位于一收回位置时,开关均未导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点优点一、提高安全性当驾驶者插入机车钥匙或激活机车后,若侧脚架未收,则可由机车上的发光器提醒驾驶者,以避免发生意外。
二、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只是将机车原本的架构稍做改变便可达到目的,而不需额外增加许多组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脚架位于支撑位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脚架位于收回位置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灯控制电路。
符号说明10侧脚架;
14、16、14R、14L、16R、16L方向灯;12仪表板;110支撑杆;120吊架;P1~P3接触点;122、124、126铁片;112、114、116连接线;43主开关;42电瓶;44方向灯继电器;46方向灯开关;SW1及SW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当驾驶者插入钥匙或激活机车后,若未收起侧脚架时,则由机车上的发光器发出一警示信号,以提醒驾驶者。
图1显示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侧脚架10装设于机车侧面,当驾驶者插入钥匙或激活机车后,若侧脚架10未由支撑位置回复到收回位置A,则点亮机车上的发光器,例如方向灯、大灯、或是煞车灯。
以方向灯为例,当驾驶者插入钥匙,并且侧脚架10未位于收回位置A时,则机车前方的方向灯14以及后方的方向灯16开始闪动,用以提醒驾驶者。但是机车前后的方向灯并非位于驾驶者的正常视线范围内,因此,当方向灯开始闪动时,部份机车的仪表板中会有闪动显示。但是有些机车的仪表板并无此功能,因此,亦可在机车仪表板12内装设发光器,让驾驶者更容易察觉到侧脚架未收的警示信号。
图2显示本实有新型的侧脚架位于支撑位置的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侧脚架10由支撑杆110、吊架120所组成。支撑杆110以可转动方式装设于吊架120。吊架120装设于机车的车架上。接触点P1~P3随着支撑杆110而移动,并且分别与连接线112、114、116连接,用以提供目前支撑杆110的所在位置。铁片122、124、126彼此连接在一起,且固定于吊架120。当支撑杆110位于支撑位置时,接触点P1~P3分别接触铁片122、124、126。由于铁片122、124、126彼此连接,使得接触点P1~P3彼此短路在一起。
接触点P1、P3通过铁片122、126而连接在一起,因此,可将接触点P1、P3以及铁片122、126视为一组开关;接触点P2、P3通过铁片124、126而连接在一起,因此,可将接触点P2、P3以及铁片124、126视为另一组开关。换句话说,当支撑杆110位于支撑位置时,两组开关均导通。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侧脚架位于收回位置的结构图。当支撑杆110由支撑位置移动至收回位置时,接触点P1~P3亦会随着移动。此时,接触点P1、P3并未同时接触铁片122、126,因此,接触点P1、P3视为开路;另外,接触点P2、P3亦未同时与铁片124、126接触,因此,接触点P2、P3亦视为开路状态。换言之,当支撑杆110位于收回位置时,由接触点P1、P3以及铁片122、126所组合而成的开关与接触点P2、P3,以及铁片124、126所组合而成的开关均未导通。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灯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当驾驶者插入机车钥匙而导通主开关43时,方向灯继电器44便可接收由电瓶42所提供的电源。当机车行驶时,方向灯继电器44可透过方向灯开关46点亮右方向灯14R、16R或是左方向灯14L、16L。14R及14L代表机车前方的左右方向灯;16R及16L代表机车后方的左右方向灯。
请参考图2,当支撑杆110位于支撑位置时,接触点P1、P3借由铁片122以及126短路在一起;接触点P2、P3借由铁片124以及126短路在一起。亦即图4中的开关SW1及SW2导通,因此,方向灯继电器44可透过开关SW1及SW2,点亮右方向灯14R、16R以及左方向灯14L、16L。
请参考图3,当支撑杆110位于收回位置时,接触点P1~P3彼此为开状态。亦即第4图中的开关SW1及SW2不导通,因此,右方向灯14R、16R以及左方向灯14L、16L不会被点亮,而是由方向灯开关46所控制。
如上所述,当驾驶者导通主开关43时,便可根据侧脚架的位置,决定是否发出警示信号。但亦可在驾驶者激活机车后,才开始依据侧脚架的位置,决定是否发出警示信号。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点P1~P3连动于支撑杆110,而铁片122、124、126固定于吊架120;亦可将铁片122、124、126连动于支撑杆110,而接触点P1~P3固定于吊架120,一样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侧脚架结构,包括一吊架,可装设于一车架上;一支撑杆,以可转动方式装设于上述吊架;复数开关,设于上述支撑杆,当上述支撑杆位于一支撑位置时,上述开关均导通,当上述支撑杆位于一收回位置时,上述开关均未导通。
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侧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开关具有一第一接触点以及一第二接触点,设于上述支撑杆上,一铁片,设于上述吊架上,当上述支撑杆位于上述支撑位置时,上述铁片连接上述第一接触点与上述第二接触点,当上述支撑杆位于上述收回位置时,上述第一接触点与上述第二接触点电性上相分离。
3.一种机车,至少包括一车架;一引擎,装置于上述车架复数发光器,装设于上述车架,用以提醒驾驶者;以及一侧脚架结构,包括一吊架,装设于上述车架上;一支撑杆,以可转动方式装设于上述吊架;以及复数开关,设于上述支撑杆,当上述支撑杆位于一支撑位置且上述引擎运转时,上述开关均导通,使得上述发光器发光,当上述支撑杆位于一收回位置时,上述开关均未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器为左右方向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器为一显示单元,设置于上述机车的仪表板上。
6.根据权要求3所述的机车,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单元为上述机车仪表板上的方向灯指示器。
专利摘要一种侧脚架结构,包括装设于车架上的吊架,以可转动方式装设于吊架上的支撑杆和设于上述支撑杆的复数开关,当上述支撑杆位于一支撑位置时,上述开关均导通,当上述支撑杆位于一收回位置时,上述开关均未导通。一种机车,至少包括车架、引擎、复数发光器、以及一侧脚架;而侧脚架具有吊架、支撑杆、以及复数开关;引擎、发光器、以及吊架装置于车架上;支撑杆以可转动方式装设于吊架;开关设于支撑杆,当支撑杆位于支撑位置且引擎运转时,开关均导通,使得发光器发光,用以提醒驾驶者侧脚架未收;当支撑杆位于收回位置时,开关均未导通。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还可提高安全性机车使用的安全性,由机车上的发光器提醒驾驶者,以避免发生意外。
文档编号B62J6/00GK2764698SQ20052000117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9日
发明者张明正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