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425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前叉管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运动在欧美相当风行,尤其是登山车(Mountain Bike,简写MTB)的出现,它将人们从原本单纯局限于城市内或城市间的交通活动进而带入山林之间,使人们能接近自然、延伸视野,将简单的交通工具转换成多功能的休闲运动工具。
由于自行车主要是以简单的车架作为各部位装置的衔接、力量的传导以及支撑骑乘者的重量,为此业界于前叉管的设计多着重在强度够,可使在高强度冲击的骑乘之下不会有断裂弯曲的安全顾虑;质轻,自行车重量越轻越好,如此才越省力骑得越快;以及弹性,可吸震藉以减缓冲击力等。
骑乘者于骑乘自行车时,特别是骑乘登山车(MTB)或专业下坡赛车,必须具备越野性能,因此车架系统的设计相当重要,特别是前上下叉管,其位于把手立管下方及前轮之间,主要作为力量的传导及转向,其必需承受由骑乘者下压之力与来自前轮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冲击力,故其结构必具备较佳的强度以接受分别来自上下的双重力量;同时,好的前上下叉管,使由路面而来的冲击力以及骑乘者的踩踏施力经由该前上下叉管的传导性提升,可让骑乘者从中感受到较佳的操控性能,再者具备较高的刚性则可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并降低弯曲断裂的情形发生,增加使用寿命。
业界常使用于上下前叉管的管件材质多为铝合金管材,以挤制方式形成胚管,再施予搭接部的焊接、叉脚压扁、钻孔等加工;另有一种是将该搭接部以一体成型方式设于两前叉管之间,是作为加强搭接部与各该前叉管间的强度,请参照图9至图11,为习知所揭露一体成型避震前叉管迪管的制造方法(中国台湾专利第911 23843号发明专利),其包含下列步骤(一)成型胚管80以挤压成型方式制成一具轴向管部81与肋部82的胚管80,且该管部81轴向成型有一容置孔811;(二)裁切前叉废料以预定前叉长度裁切胚管80二相反端上的肋部82(三)弯折成型前叉管85裁下胚管中间端部处的部分管部81,再以该处的肋部82作为弯折部位,使胚管的二相反端朝相对方向转位至近平行的位置而形成前叉管85;(四)冲压成型前叉勾爪86将二前叉管85的开放端部压扁,并且再以冲压成型方式制成勾爪86。
以上述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前叉外管,使该肋部82一体成型于各该二前叉管85,其确实可达到强度较高的功效;然而,该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前叉管85主要为铝制材质挤制出胚管80,且预先切削中间部分以形成该肋邻82,及预先切削两尾端的管料以作压扁加工,则产生相当的废料以致造成浪费(如图10切割线部位是为切削的废料),再者裁切后的肋部与二前叉管衔接处的强度仍有加强的空间,因此在制造工艺上及构造上仍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是利用铁材管料经由弯折、挤压、扩管、打扁等加工制程所形成,故具有较佳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可有效运用胚管材料,减少废料产生,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可避免因焊接加工所造成校对偏移、焊接不牢固、变形、表面粗糙等问题,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可运用于任一造型的异形管材,故其造型可依车架所需作多元性的变化。
为达前述的功效,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以预定长度的铁材管料分为一第一、第二、第三区段,且是由第二区段的两端连结第一、第三区段所形成的一体成型前叉管,其包含有二前叉外管,为该第一及第三区段,该第一及第三区段连结弯折的第二区段,并呈平行对称状,该前叉外管上方分别具有一开口;二前叉叉脚,是形成于各该前叉外管下方;一搭接部,为第二区段,是形成于各该前叉外管上方两相邻的内侧间。
藉由上述构件,是以铁材管料经上述加工制程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能具有较高刚性,且可承受较大冲击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施予切削切口加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施予弯折加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施予挤压加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施予扩管加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施予打扁加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外观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习知前叉管结构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习知前叉管结构的裁切加工示意图。
图11为习知前叉管结构的平面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20,其主要依下列步骤所制成(a)切削切口是以预定长度之一铁材管料10,于其中央以一预定距离作二切口11、12的局部切削,将该铁材管料10区分为一第一、第二、第三区段13、14、15。
(b)弯折加工是将铁材管料弯折呈门型后,该第一、第三区段13、15两者是呈平行对称状的二前叉外管21;其上方是因该切口11、12弯折后而形成一开口22;该第二区段14则呈一体成型于各该前叉外间的一搭接部23。
(c)挤压加工将该搭接部23施以挤压加工,使其形成中空的预定造型管状,且该搭接部23位于各该前叉外管21两中心轴线上;一凸部231,同时形成于该搭接部23中央部位,该凸部231是作为后续穿孔加工的预留部位。
(d)扩管加工将该开口22作预定造型的扩管加工(e)打扁加工是将各该前叉外管21下方的开放端施予打扁加工,以分别形成勾爪状的一前叉叉脚(24)。
藉由上述制造程序,可获得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是铁材管料,其包含有二前叉外管21,两者是呈平行对称状,其上方分别具有一开口22;二前叉叉脚24,是一体成型于各该前叉外管下方;一搭接部23,是以一体成型方式形成于各该前叉外管21上方两相邻的内侧间;一凸部231,是一体成型于该搭接部23中央部位。
值得一提,如该前叉叉脚24必须配合一碟刹装置时,则该前叉叉脚24须依该碟刹装置作适当的变化而无法以打扁加工成形时,可以焊接该前叉叉脚24的加工方式取代。
请参照图7至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其中该搭接部23是于步骤c挤压加工时,将其朝预定侧挤压,使该搭接部23偏设于各该前叉外管21两中心轴线一侧。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结构上及使用上有下列特点及功效一、铁材管料10经由上述加工制程成型,能得一较高刚性,且可承受较大冲击力之一体成型的前叉管。
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各该搭接部及前叉外管衔接部具流畅的外观,无毛边、粗糙的表面或变形的情况产生。
三、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可运用于各类的铁材或铝合金管料,如圆管、椭圆管、D型管、方管、多边型管、水滴型管、异形管等非圆管内管的前叉管,并组设可相配合的各式前叉内管,故使用上极具多元造型变化及选择。
四、利用各该切口的设计,于弯折后自然形成该开口,再施以步骤c的挤压加工,可有效运用胚管材料,减少废料产生,降低制造成本。
五、该搭接部是以挤压加工成形,其是将原较大外径的管材,挤压成具预设外型且较小外径的中空管状,故具有较高的强度。
六、该搭接部于步骤c挤压加工成形时,可同时形成该凸部,且该搭接部可依所须作轮廓造型上的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以预定长度的铁材管料分为一第一、第二、第三区段,且是由第二区段的两端连结第一、第三区段所形成的一体成型前叉管,其包含有二前叉外管,为该第一及第三区段,该第一及第三区段连结弯折的第二区段,并呈平行对称状,该前叉外管上方分别具有一开口;二前叉叉脚,是形成于各该前叉外管下方;一搭接部,为第二区段,是形成于各该前叉外管上方两相邻的内侧间。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搭接部中央部位具有一凸部,是为挤压加工时同时形成。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搭接部位于各该前叉外管两中心轴线上。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搭接部偏设于各该前叉外管两中心轴线一侧。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铁材管料是为预设几何外型的异形管。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铁材管料是为方形管。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铁材管料是为椭圆形管。
专利摘要一体成型的前叉管装置,其是以预定长度的铁材管料,于其中央以一预定距离作二切口的局部切削,将铁材管料区分为一第一、第二、第三区段,并依序经由弯折、挤压、扩管等加工制程所形成的一体成型前叉管,其包含有二前叉外管,是为该第一及第三区段,两者经弯折后是呈平行对称状,其上方分别具有一开口,是以扩管制程加工所形成;二前叉叉脚,是形成于各该前叉外管下方;一搭接部,为第二区段,是以挤压加工所形成于各该前叉外管上方两相邻的内侧间;藉由上述构件,是为铁材管料经上述加工制程成型者,能得一较高刚性,且可承受较大冲击力的一体成型之前叉管。
文档编号B62K21/02GK2883155SQ20052010535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1日
发明者林华正 申请人:林华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