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两用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77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自行两用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驱动或人工驱动的轮式车辆技术领域,一种电动自行两用轿车。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对自行轿车检索,其多为三至四轮,动力驱动并可加装车厢的人力驱动自行车。因为其结构复杂,车形庞大,停车困难;乘坐多人时人力负担较重,加重动力系统负担;且脚蹬板杠杆驱动机构负载過重,不适用于人们的日常骑行习惯;车厢没有针对人力车的实际用途及舒适性设计,其缺点是人力负担较重,不适合日常上下班用;而机动小轿车高昂的价格、庞大的车形、对能源的高度依赖,停车困难和使用成本高等,使工薪阶层的人们望而却步;对普通人来说,极需一种经济实用的且小巧的电动骑行两用车来作为代步工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可作为普通百姓的日常代步工具,可由人力或电动驱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主要由车辆底盘及人力和电机动力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及车厢组成;其底盘前部设有左、右两个车轮,其后部也有左、右两个车轮;其人力和电机动力驱动机构由脚蹬驱动轮通过传动链条与后轮轴上的链轮连接,电机通过链条与后轮轴上的电动链轮连接;其转向机构的转向主轴下部连接一主转向轮,主转向轮通过链条与固定连接在转向杆支座下部的转向轮连接,转向拨杆的一端铰接在转向轮上;两用轿车有一封闭车箱结构;在方向盘上设置有控制电机驱动机构的电控开关。
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车底盘由左侧和右侧纵向大梁及两纵向大梁之间的横梁连接而成;在两个纵向大梁的后部由穿销连接活动减震杆;活动减震杆与后轮轴固定连接,两个纵向大梁的后部分别向上翘起连接后横梁;其中间的一横梁与方向盘基座固定连接,中间的另一横梁与脚蹬驱动轮相连接;底盘的前部有前横梁。
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底盘前部的前横梁上分别设置三个支座,其左侧和右侧的支座下部分别连接有转向拐,两个前车轮分别固定在两个转向拐上,中间的转向杆支座下部有调控车轮的转向拨杆,其转向拐、转向拨杆由转向连动杆连接。
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人力驱动机构在横梁的中间上部的脚蹬驱动轮座之间设置有支架,脚蹬驱动轮座的前、后分别由联杆连接支座和方向盘基座,在后轮轴上的链轮由传动链条与脚蹬驱动轮连接并由其传输动力。
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电机动力驱动机构,在方向盘上设置有控制电机驱动机构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控制电机的动力输出,由链条带动后轮轴上的电动链轮。
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车厢下部与车底盘固定,车厢上固定设置左侧和右侧的车门,车门上分别设有玻璃,前部设有视窗其车厢前部设有前灯后部设有后灯,车厢下部的每个车轮后部设有防溅橡胶片。
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车门可设置为单扇,同样也可设置为双扇。
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两纵向大梁前部的翘起部分同样也可设置为直的不翘起。
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活动减震杆与两个纵向大梁后部向上翘部分之间设置的减震器,可设置为液压减震器、弹簧减震器及弹簧片减震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本电动自行两用轿车,适合普通百姓日常上下班使用,外形小巧可爱,造价、使用成本低;其动力驱动或人工驱动由于是单人驾驶该电动自行两用简易轿车。动力驱动使用动力小,人工驱动时同样具有省力的特点;停车位大小与摩托车相当,夏天能遮阳、雨天能避雨、冬天更可保暖;普通的电动自行车电瓶和人力均可驱动。


图1,是电动自行两用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动自行两用轿车的车厢示意图。
如图1、2中所示1-方向盘基座,2-转向连动杆,3-方向盘,4-电控开关,5-纵向大梁,6-横梁,7-支架,8-转向杆支座,9-前横梁,10-转向拨杆,11-转向拐,12-脚蹬驱动轮,13-传动链条,14-转向轮,15-主转向轮,16-转向链,17-链轮,18-刹车片,19-电动链轮,20-后轮轴,21-穿销,22-减震器,23-活动减震杆,24-后横梁,25-电动机,26-玻璃,27-视窗,28-车厢,29-前灯,30-后灯,31-防溅橡胶片,32-车轮,33-车门,34-转向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所示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主要由车辆底盘及人力和电机动力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及车厢组成;其底盘前部设有左、右两个车轮(32),其后部也有左、右两个车轮(32);其人力和电机动力驱动机构由脚蹬驱动轮(12)通过传动链条(13)与后轮轴(20)上的链轮(17)连接,电机(25)通过链条与后轮轴(20)上的电动链轮(19)连接;其转向机构的转向主轴(34)下部连接一主转向轮(15),主转向轮(15)通过链条与固定连接在转向杆支座(8)下部的转向轮(14)连接,转向拨杆(10)的一端铰接在转向轮(14)上;两用轿车有一封闭车箱结构;在方向盘(3)上设置有控制电机驱动机构的电控开关(4)。
车底盘由左侧和右侧纵向大梁(5)及两纵向大梁之间的横梁(6)连接而成;在两个纵向大梁(5)的后部由穿销(21)串联活动减震杆(23);活动减震杆(23)与后轮轴(20)固定连接,两个纵向大梁(5)的后部分别向上翘起连接后横梁(24),其中间的一横梁(6)与方向盘基座(1)固定连接,中间的另一横梁(6)与脚蹬驱动轮(12)相连接;底盘前端的前横梁(9)上分别设置三个支座,其左侧和右侧的支座下部分别连接有转向拐(11),两个前车轮(32)分别固定在两个转向拐(11)上,中间的转向杆支座(8)下部有调控车轮(32)的转向拨杆(10),其转向拐(11)、转向拨杆(10)由转向连动杆(2)连接。
人力驱动机构在横梁(6)的中间与上部的脚蹬驱动轮(12)座之间设置有支架(7),脚蹬驱动轮(12)座的前、后分别由转向杆支座(8)、方向盘基座(1),在后轮轴(20)上的链轮(17)由传动链条(13)与脚蹬驱动轮(12)联结并由其传输动力;电机动力驱动机构为,在方向盘(3)上设置有控制电机驱动机构的电控开关(4),电控开关(4)控制电池上的电机(25)及动力输出部分,由链条带动后轮轴(20)上的电动链轮(19);刹车机构刹车片(18)设置在后轮轴(20)上,并由车厢(28)内的刹车手把控制;车厢(28)下部与车底盘固定,车厢(28)上固定设置左侧和右侧的车门(33),车门(33)上分别设有玻璃(26),前部设有视窗(27)其车厢(28)前部设有前灯(29)后部设有后灯(30),车厢(28)下部的车轮后部设有防溅橡胶片(31);其车门(33)可设置为单扇同样也可设置为双扇。两纵向大梁(5)前部的翘起部分同样也可设置为直的不翘起;活动减震杆(23)与两个纵向大梁(5)后部向上翘部分之间设置的减震器(22),可设置为液压减震器、弹簧减震器及弹簧片减震器。
该电动自行轿车后部有一个单人车座箱,车座箱固定在车底盘上的后部,座箱的上部与具有弹簧靠背软座的下部两个侧面的插孔由螺栓固定连接,变换插孔的位置使软座可前后移动;也可降低靠背的高度。其电源接通时,电机在调速器调节下匀速转动后车轴,使车轮向前行驶。按下电控开关(4)上的倒车按键,电动机改变转动方向,使后车轮倒转;无电时,驾驶员也可用人力脚蹬驱动轮(12)上的脚蹬,通过传动链条(13)传动,使固定在后轮轴(20)上的链轮(17)后车轮向前行驶。当方向盘(3)转动时,方向盘(3)转向轴和固定在下面的主转向轮(15)一起转动,通过转向链(16)带动转向轮(14)转动,带动转向拐(11)、转向拨杆(10)由转向连动杆(2)串联控制转向拐(11)及车轮(32)。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车辆底盘及人力和电机动力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及车厢组成;其底盘前部设有左、右两个车轮(32),其后部也有左、右两个车轮(32);其人力和电机动力驱动机构由脚蹬驱动轮(12)通过传动链条(13)与后轮轴(20)上的链轮(17)连接,电机(25)通过链条与后轮轴(20)上的电动链轮(19)连接;其转向机构的转向主轴(34)下部连接一主转向轮(15),主转向轮(15)通过链条与固定连接在转向杆支座(8)下部的转向轮(14)连接,转向拨杆(10)的一端铰接在转向轮(14)上;两用轿车有一封闭车箱结构;在方向盘上(3)设置有控制电机驱动机构的电控开关(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车底盘由左侧和右侧纵向大梁(5)及两纵向大梁(5)之间的横梁(6)连接而成;在两个纵向大梁的后部由穿销(21)连接活动减震杆(23);活动减震杆(23)与后轮轴(20)固定连接,两个纵向大梁的后部分别向上翘起连接后横梁(24);其中间的一横梁(6)与方向盘基座(1)固定连接,中间的另一横梁(6)与脚蹬驱动轮(12)相连接;底盘的前部有前横梁(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底盘前部的前横梁(9)上分别设置三个支座,其左侧和右侧的支座下部分别连接有转向拐(11),两个前车轮(32)分别固定在两个转向拐(11)上,中间的转向杆支座(8)下部连接有调控车轮的转向拨杆(10),其转向拐(11)、转向拨杆(10)由转向连动杆(2)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人力驱动机构在横梁的中间上部的脚蹬驱动轮(12)座之间设置有支架(7),脚蹬驱动轮(12)座的前、后分别由联杆连接支座和方向盘基座(1),在后轮轴(20)上的链轮(17)由传动链条(13)与脚踏驱动轮(12)连接并由其传输动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电机动力驱动机构,在方向盘(3)上设置有控制电机驱动机构的电控开关(4),电控开关(4)控制电机(25)的动力输出,由链条带动后轮轴(20)上的电动链轮(1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车厢(28)下部与车底盘固定,车厢(28)上固定设置左侧和右侧的车门(33),车门(33)上分别设有车门玻璃(26),前部设有视窗(27)其车厢前部设有前灯(29)后部设有后灯(30),车厢下部的每个车轮(32)后部设有防溅橡胶片(3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车门(33)可设置为单扇,同样也可设置为双扇。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两纵向大梁(5)前部的翘起部分同样也可设置为直的不翘起。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活动减震杆(23)与两个纵向大梁(5)后部向上翘部分之间设置的减震器(22),可设置为液压减震器、弹簧减震器及弹簧片减震器。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自行两用轿车,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车辆底盘及人力和电机动力驱动机构,转向机构及车厢组成;其底盘前部设有左、右两个车轮(32),其后部也有左、右两个车轮(32);其人力和电机动力驱动机构由脚蹬驱动轮(12)通过传动链条(13)与后轮轴(20)上的链轮(17)连接,电机(25)通过链条与后轮轴(20)上的电动链轮(19)连接;其转向机构的转向主轴(34)下部连接一主转向轮(15),主转向轮(15)通过链条与固定连接在转向杆支座(8)下部的转向轮(14)连接,转向拨杆(10)的一端铰接在转向轮(14)上;两用轿车有一封闭车厢结构;在方向盘(3)上设置有控制电机驱动机构的电控开关(4)。
文档编号B62M23/02GK2839022SQ20052012834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0日
发明者史新文 申请人:史新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