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41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座鞍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座鞍支架,尤指一种可提供较强支撑力,以符合骑乘者乘坐时需求的自行车座鞍支架。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的自行车座鞍,如图4所示,是由一座鞍5、及二分别设置于座鞍5底部壳座上的二条状支撑杆51所构成;当组装时,于二条状支撑杆51上以一锁固单元52与自行车的座管锁固结合,以使自行车的骑乘者由该座鞍5达到骑乘时的舒适性。
虽然上述已知的座鞍5可由二条状支撑杆51于自行车座管的支撑,使自行车的骑乘者由该座鞍5达到骑乘时的舒适性,但是由于该二条状支撑杆51,仅是为金属材料加以弯折而成,因此,其结构强度及整体支撑力略显不足,若对该座鞍5加注瞬间压力,或长期施以一压力于座鞍5上时,则会造成二条状支撑杆51的变形,而失去支撑的效果。故,造成已知的座鞍5无法符合实际使用上的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座鞍支架,可解决上述缺失,增强支架的整体结构,使该支架结合座鞍与自行车座管后,提供较强支撑力,以符合骑乘者乘坐时的需求。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鞍支架具有一连接段,该连接段由其一自由端延伸出一第一支撑杆,且该连接段的另一自由端至少延伸出二第二支撑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鞍支架可有效改善已知的种种缺点,增强支架的整体结构,使该支架结合座鞍与自行车座管后,提供较强支撑力,以符合骑乘者乘坐时的需求。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已知座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支架1、1a 连接段11、11a固定孔111、111a第一支撑杆12、12a第二支撑杆13、13a 连接板131a座鞍2 锁固单元3座管4座鞍5 条状支撑杆51锁固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鞍支架具有一连接段11,该连接段11的适当处具有至少一固定孔 111,该连接段11由其一自由端延伸出一第一支撑杆12,且该连接段11的另一自由端至少延伸出二第二支撑杆13,该连接段11、第一支撑杆12及第二支撑杆13为一体成型的方式所制成,使该支架略呈一Y字型。如此,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自行车座鞍支架。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组装运用时,可将该座鞍2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架1上,使该支架1利用其第一支撑杆12及第二支撑杆13分别与座鞍2底部的壳座固定结合,之后再将该支架1由其连接段11的固定孔111配合锁固单元3与自行车的座管4接合,如此,即可使该支架1结合座鞍2与自行车座管4后,提供较强支撑力,以符合骑乘者乘坐时的需求。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支架1a具有一连接段11a,该连接段11a由其一自由端延伸出一第一支撑杆12a,且该连接段11a的另一自由端至少延伸出二第二支撑杆13a,该连接段11a、第一支撑杆12a及第二支撑杆13a为一体成型的方式所制成,使该支架略呈一Y字型,并于二第二支撑杆13a间具有一连接板131a,而该连接板131a上具有一固定孔111a,可于组装时由一固定单元(图中未示)使支架1a与自行车座管4结合,如此,同样可于支架1a结合座鞍2与自行车座管4后,提供较强支撑力,以符合骑乘者于乘坐时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鞍支架可有效改善已知的种种缺点,可增强支架的整体结构,使该支架结合座鞍与自行车座管后,提供较强支撑力,以符合骑乘者乘坐时的需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座鞍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具有一连接段,该连接段由其一自由端延伸出一第一支撑杆,且该连接段的另一自由端至少延伸出二第二支撑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鞍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略呈一Y字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鞍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段的适当处具有至少一固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鞍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段、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为一体成型的方式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鞍支架,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二支撑杆间具有一连接板,而该连接板上具有一固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座鞍支架,该支架具有一连接段,该连接段由其一自由端延伸出一第一支撑杆,且该连接段的另一自由端至少延伸出二第二支撑杆。由此,可增强支架的整体结构,使该支架结合座鞍与自行车座管后,提供较强支撑力,以符合骑乘者乘坐时的需求。
文档编号B62J1/00GK2887715SQ20062000439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
发明者杨子爵 申请人:美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