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30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主车座和串列车座的摩托车,其中主车座可以围绕设置在车体框架上的储存空间的前端旋转,串列车座可以围绕储存空间的后端旋转。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采用的速可达式摩托车的一种示例,储存箱布置在主车座下方,主车座的前端被支撑为可以上下旋转,油箱布置在串列车座下方,串列车座的后端被支撑为可以上下旋转(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JP-A-11-208548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本领域已知的这种摩托车将储存箱设置在主车座下方,并将油箱设置在串列车座下方。根据这种结构,对在前后方向上增大储存箱的容量造成了限制。在此情况下,难以在储存箱中容纳较长的物体。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开发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这种摩托车能够通过增加储存箱在前后方向上的容量而容纳较长的物体。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包括车体框架;储存空间,它由车体框架支撑、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向上开启;主车座,它可以绕位于储存空间前端的前旋转轴线旋转;串列车座,它可以绕位于储存空间后端的后旋转轴旋转。这种摩托车的特征在于,主车座开启和关闭储存空间的开口前部区域,串列车座开启和关闭储存空间的开口后部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由可绕储存空间的前端旋转的主车座来开启和关闭储存空间的开口前部区域,并由可绕储存空间的后端旋转的串列车座来开启和关闭储存空间的开口后部区域。在此情况下,储存空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经过主车座和串列车座的大体上整个长度,因此产生了足以容纳较长物体的空间。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摩托车侧视图。
图2是安装在摩托车上的储存箱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设在储存箱上的主车座的侧视图。
图4是储存箱的俯视图,其上设有主车座。
图5是沿图4中V-V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中VI-V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4中VII-VI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4中VIII-VII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9是设在储存箱上的串列车座的侧视图。
图10是储存箱的俯视图,其上设有串列车座。
图11是沿图9中XI-X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0中XII-XI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0中XIII-XII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0中XIV-XIV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9中XV-XV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9中XVI-XV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7图示了车座的全关闭状态。
图18是串列车座的车座支撑机构侧视图。
图19图示了串列车座的开启操作。
图20图示了串列车座的关闭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到图2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摩托车。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指的是由坐在车座上的人观察时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
附图中示出了速可达式摩托车1。摩托车1由车体框架2和位于车体框架2前端的头管3支撑,使得摩托车1可以向左右转向。摩托车1包括前叉6、单元摆动式发动机单元8、储存箱33和跨骑式车座9,其中,前叉6在下端具有前轮4并在上端具有操纵手柄5;单元摆动式发动机单元8在后端具有后轮7,且前端由车体框架2支撑,使得发动机单元8可以上下摆动;储存箱33由车体框架2支撑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跨骑式车座9布置在发动机单元8上方的车体框架2上。
前叉6的前后部件分别由前盖11和腿护罩12覆盖。车座9的下部周边由侧盖13覆盖。
车体框架2具有一对左右下部管20、20、一对左右车座轨21、21、一对左右发动机悬挂框架22、22和横梁部件23,其中,左右下部管20、20从头管3的下端向后下方延伸、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外扩展并从其沿大体水平方向向后延伸;左右车座轨21、21从左右下部管20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分20d向后上方对角延伸;左右发动机悬挂框架22、22从左右下部管20、20的后端面20a沿垂直方向延伸,且发动机悬挂框架22的上端与车座轨21相连;横梁部件2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将车座轨21与发动机悬挂框架22之间的连接部分21a附近的左右车座轨21的各个部分相连。
车体框架2具有左右上部管24、24和左右车座支柱25、25,其中,左右上部管24、24从头管3以直线方式向后下方对角延伸,并具有与车座轨21相连的后端面;左右车座支柱25、25将左右发动机悬挂框架22与车座轨21的后部相连。
左右枢转部件47布置在发动机悬挂框架22、22的后表面上、发动机悬挂框架22与下部管20之间连接位置的附近。
发动机单元8具有发动机主体8a和变速箱8b,变速箱8b包含有带室,带室用于容纳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17。发动机主体8a和变速箱8b连接成一体。
发动机主体8a是水冷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并安装成使其气缸轴线A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布置。气缸体8d、气缸盖8e和缸前盖8f依次连接在曲轴箱8c的前装配表面上,曲轴箱8c容纳有沿车辆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曲轴18。
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17具有主动轮17a和从动轮17b,其中,主动轮17a布置在曲轴18的左端,所述左端突出到变速箱8b内;从动轮17b布置在变速箱8b的后端,并通过V形带17c与主动轮17a相连。主轴17d和驱动轴17e设置在变速箱8b内,从动轮17b的旋转传递到驱动轴17e。后轮7连接到驱动轴17e。
左右悬挂部件8j、8j从曲轴箱8c的下壁向前突出。左右悬挂部件8j由枢转部件47通过枢转轴51支撑。由此,发动机单元8被悬挂成下述方式可以上下摆动,且其支点位于曲轴箱8c下部。
后臂55布置在与发动机单元8相对的位置,后轮7介于后臂55与发动机单元8之间。后臂55的前端固定到发动机单元8,后臂55的后端支撑后轮7。
后臂55通过后悬架10与横梁部件23相连,后悬架10作为大体上水平的元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后悬架10以下述状态布置在发动机单元8上方从车辆侧面看去,后悬架10在与发动机单元8的气缸轴线A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空气滤清器36固定到变速箱8b的上壁表面。空气滤清器36可以相对于变速箱8b上下摆动。空气滤清器36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变速箱8b的整个长度大体上一致。
燃料箱30位于由左右下部管20和左右上部管24包围的空间中。散热器31设置在燃料箱30下方。
向上开启的储存箱33布置在由左右下部管20、车座轨31和发动机悬挂框架22包围的空间中,并位于燃料箱30后方的位置处。储存箱33固定到车体框架2。
储存箱33的长度与车座9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个长度大体上一致。储存箱33的开口33a形成为将前储存区域33b的开口、中间储存区域33d的开口和后储存区域33c的开口相连,并位于比上部管24和车座轨21的位置更高的位置处。在如下文所述将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都打开时,这些开口33b、33d和33c像一个开口一样开启。在将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都关闭时,主车座9a的后端从上方覆盖串列车座9b的前端。
储存箱33具有前储存区域33b、后储存区域33c和中间储存区域33d,其中,前储存区域33b具有的空间足以容纳头盔H1,后储存区域33c具有的空间足以容纳头盔H2、公文包W1或啤酒箱W2,而中间储存区域33d形成于前储存区域33b与后储存区域33c之间,并且在将中间储存区域33d与前储存区域33b和后储存区域33d结合使用时,具有足以容纳较长物体W3的空间。
前储存区域33b从中间储存区域33d向下延伸,后储存区域33c从中间储存区域33d向上延伸。
电池储存区域33e从前储存区域33b的底板向下延伸。电池储存区域33e位于发动机单元8与燃料箱30之间,并向下突出到下部管20下方的位置。工具储存区域33f形成于电池储存区域33e与前储存区域33b之间。
车座9具有主车座9a、串列车座9b和靠背9c,骑手坐在主车座9a上,后座骑手坐在串列车座9b上,靠背9c布置在主车座9a的后端以支撑骑手的背部下方。
主车座9a具有支撑在车座底板85a上的车座衬垫85b以及覆盖车座衬垫85b的车座表面85c。串列车座9b独立于主车座9a形成,并具有支撑在车座底板86a上的车座衬垫86b以及覆盖车座衬垫86b的车座表面86c。
车座底板85a和86a是碗状构件,并从储存箱33的开口区域33a向上扩展。这些形状增大了储存箱33的容量。
主车座9a被支撑的方式使之可以绕储存箱33的前端上下旋转。串列车座9b被支撑的方式使之可以绕储存箱33的后端上下旋转。
主车座9a用主车座9a的车座底板85a覆盖了储存箱33的前储存区域33b和中间储存区域33d(即储存开口的前部区域)以开启和关闭这些区域33b和33d。串列车座9b用串列车座9b的车座底板86a覆盖了储存箱33的后储存区域33c(即储存开口的后部区域)以开启和关闭盖区域33c。在将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向前后开启时,储存箱33的整个开口区域33a向上暴露。
主车座9a的车座底板85a具有前半部分85a’和后部分85a”,前半部分85a’覆盖前储存区域33b的开口33a’,后半部分85a”从前半部分85a’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并覆盖中间储存区域33d的开口33a”和后储存区域33c的开口33a前部区域。因此,通过使主车座9a开启并使串列车座9b关闭,可以将较长的物体以及容纳在后储存区域33c中的物体取出和放入。
主车座9a的后边缘9a’覆盖了串列车座9b前边缘9b’的上部及其左右侧,以改善主车座9a与串列车座9b之间边界区域的外观。
底板87布置在主车座9a的车座底板85a之前。底板87形成了几乎从车座底板85a延续的表面,并由多个螺钉87a固定到车座底板85a。
底板87具有扩展部分87b,扩展部分87b从主车座9a的前边缘和左右边缘向外扩展。扩展部分87b插入侧盖13下方以使之从外部不可见,并覆盖前储存区域33b的开口33a’。
密封部件84沿着扩展部分87b和车座底板85a的外边缘安装到它们的下表面。密封部件84通过压力接触开口33a’和33a”,对开口33a’和33a”与主车座9a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
一对左右铰链87c、87c从扩展部分87b的前边缘向前突出。铰链支架24c在左右上部管24之间延伸以与之相连。左右铰链87c由铰链支架24c通过铰链销(前旋转轴)24d支撑,铰链销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因此,主车座9a可以绕位于主车座9a的前边缘之前的铰链销24d上下旋转。
定位凸台33m从储存箱33的前边缘向上突出。定位凸台33m插入到形成于铰链支架24c上的定位孔(未示出)中。这样,由铰链支架24c对储存箱33和主车座9a进行定位和支撑。
扩展部分87b具有从铰链87c向前突出的左右限位器87d、87d。限位器87d与安装到左右上部管24的限位器杆83、83相连。在开启主车座9a时,限位器87d与限位器杆83啮合,将主车座9a的开启情况限制在全开位置。主车座9a的全开位置设定成相对于大致水平面约为40度,以防主车座9a与安装到操纵手柄5的设备之间相互干涉。
主车座9a的左右侧设有左右主锁定单元(第二锁定单元)100、100,用于将主车座9a锁定到车体。左右主锁定单元100布置在主车座9a沿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
如图5所示,主锁定单元100具有锁定部件100a、100a以及击针100b、100b,其中,锁定部件100a、100a紧固到储存箱33的开口33a的外壁,击针100b、100b固定到主车座9a的车座底板85a并向下延伸。锁定部件100a将啮合爪100c支撑为使之可以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状态。螺旋弹簧100e在锁定方向上对啮合爪100c施力。连接部件100d将左右啮合爪100c相连。
在主车座9a旋转到全关闭位置时,左右击针100b与啮合爪100c啮合,将主车座9a锁定到储存箱33。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通过用钥匙(未示出)进行解锁操作,左右啮合爪100c由连接部件100d同时旋转到解锁位置。通过啮合爪100c的旋转,可以解除主车座9a的锁定状态。
串列车座9b布置在比主车座9a高的位置。后底板91设置在串列车座9b的车座底板86a前部区域。后底板91沿着车座底板86a形成,并由多个螺钉91a固定到车座底板86a(参见图9)。
密封部件92沿着后底板91和车座底板86a的外边缘安装。密封部件92通过压力接触后储存区域33c的开口33a,以密封开口区域33a与串列车座9b之间的空隙。
后底板91的前边缘91b在串列车座9b的前边缘9b’之前向前突出。安装到主车座9a的后边缘9a’的密封部件84通过压力接触前边缘91b。
主车座9a的后边缘9a’的左右侧与串列车座9b的前边缘9b’的左右侧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有重叠。防水结构设置在后边缘9a’和前边缘9b’的重叠部分W上。
如图8所示,储存箱33的开 33a中装有向前下方延伸的槽形容器93。后边缘9a’和前边缘9b’布置在容器93中。
容器93的内壁93a上形成有上部延伸结构93b,上部延伸结构93b延伸到重叠部分W的上端附近,并带有向内产生的台阶。后底板91的前边缘91b上形成有下部延伸结构91e,下部延伸结构91e延伸成与上部延伸结构93b的外侧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叠。这种结构防止了水或类似物从主车座9a与串列车座9b之间的密封改变部分进入储存箱33。
串列车座9b具有握持杆88,可以由坐在串列车座9b上的骑手握持。
从上方看去,握持杆88具有大体上U形的形状,围绕着串列车座9b的左右侧和后方。从侧面看去,握持杆88位于比储存箱33的开口33a更高的位置,并从开口33a的后端向后延伸。
握持杆88具有左右握持部分88a、88a、连接部分88d以及左右前腿88b、88b和左右后腿88c、88c,其中,左右握持部分88a、88a布置在串列车座9b的左右侧,连接部分88d将左右握持部分88a、88a的后端相连,左右前腿88b、88b和左右后腿88c、88c从左右握持部分88a的前后下边缘延伸到进入串列车座9b的左右侧下方。
左右前腿88b由从上方插入的螺钉89a、89a固定到与前后车座轨21相连的门状后上部支架89。左右后腿88c由从上方插入的螺钉90a、90a固定到与车座轨21相连的门状横杆90。这种结构确保了在加速或制动时有足够强度抵抗沿垂直方向施加到握持杆88的力。
用于将串列车座9b锁定到车体的左右串列锁定单元(第一锁定单元)101、101设置在串列车座9b的左右侧。左右串列锁定单元101位于串列车座9b沿前后方向的中心部分。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串列锁定单元101具有布置在储存箱33的开口33a外侧的左右锁定部件101a、101a、以及固定到串列车座9b的车座底板86a上的左右击针101b、101b。串列锁定单元101的基本结构与主锁定单元100大致一样。
左右锁定部件101a由螺钉固定到延伸结构88e的下表面,延伸结构88e从握持杆88的左右前腿88b向前延伸。左右锁定部件101a通过丝状部件(未示出)彼此相连。当串列车座9b旋转到全关闭位置时,左右击针101b与锁定部件101a啮合。由此将串列车座9b锁定到握持杆88。
左右主锁定单元100通过解锁部件(未示出)与左右串列锁定单元101相连。在用钥匙执行解锁操作时,通过解锁部件将左右主锁定单元100和左右串列锁定单元101的锁定状态同时解除。
尾盖95作为外部构件布置在串列车座9b的后端表面与握持杆88之间。尾盖95的前端95a插入串列车座9b下方,并由螺钉固定到车座底板86a。
尾盖95从串列车座9b的后边缘向上抬起,然后向后延伸形成从握持杆88延续的表面。后端95b以将连接部分88d的上部和后部区域覆盖的方式弯曲。
后铰链支架96布置在尾盖95内侧。铰链支架96具有与尾盖95的内表面形状基本上相同的形状。铰链支架96的前端96a插入串列车座9b下方,并由螺钉固定到形成于车座底板86a上的左右厚部分86a’(参见图10)。
后铰链支架96是通过折叠凸缘96d、96d形成的,凸缘96d、96d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带板状(band-plate-shaped)部分96b向下突出。铰链96c、96c从左右凸缘96d的后端向下突出。
左右铰链96c由U形铰链板97的左右凸缘97g通过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左右铰链销98、98(后旋转轴)可枢转地支撑(参见图14和图16)。铰链板97向上开启,并由螺钉固定到连接部分88d。这种结构使串列车座9b能够绕位于串列车座9b后端之后的铰链销98上下旋转。旋转中心位于握持杆88的连接部分88d。
串列车座9b、握持杆88以及铰链支架96事先组装好,形成安装到车体框架2的子组件。
沿车辆前后方向,从前旋转轴24d到主车座9a后端的长度大于从后旋转轴98到串列车座9b前端的长度。前旋转轴24d的位置比后旋转轴98的位置低。
如图15到图20所示,串列车座9b具有用于将串列车座9b支撑在自支撑位置处的车座支撑机构105。自支撑位置是串列车座9b被保持在开启的自支撑(open self-supporting)状态的位置。当串列车座9b位于自支撑位置时,通过直立件106(stand)防止串列车座9b沿关闭方向旋转。
车座支撑机构105布置在铰链支架96上。车座支撑机构105具有保持机构105a和解除机构105b,保持机构105a用于在串列车座9b在即将全开之前旋转到自支撑位置时保持串列车座9b的自身支撑状态,解除机构105b用于在串列车座9b向全开位置旋转超过自支撑位置时解除自身支撑状态。
保持机构105a包括直立件106、扭转弹簧107和限位器97,其中,直立件106由铰链支架96可旋转地支撑,扭转弹簧107对直立件106向直立位置或平放位置施力,限位器97设置在铰链板97上。在串列车座9b的位置处于从全关闭位置到自支撑位置的角度范围内时,扭转弹簧107对直立件106向直立位置施力。
解除机构105b包括杠杆109、扭转弹簧107、导向件(铰链支架的带板状部分)96b和杠杆导向件97c,其中,杠杆109用于切换扭转弹簧108的施力方向,杠杆导向件97设置在铰链板97上。扭转弹簧107在杠杆109旋转到解除位置时对直立件106向平放位置施力,并在杠杆109旋转到直立位置时对直立件106向直立位置施力。
直立件106是通过将圆杆折叠成大体上U形而形成的。直立件106的两端106a、106a由支撑块96e、96e可旋转地支撑,支撑块96e、96e安装到铰链支架96的左右侧。
杠杆109具有大体上V形的形状,并由支撑块96e与直立件106的末端106a一起可旋转地支撑。扭转弹簧107的一端107a与固定到直立件106的啮合块106b啮合,另一端107b与杠杆109啮合。铰链板97的前边缘被折叠,形成与直立件106的下端106b啮合的限位器97b。
如图17所示,当串列车座9b处于全关闭位置时,扭转弹簧107对直立件106向直立位置(顺时针方向)施力。杠杆109受到逆时针方向施加的力,杠杆109的后部109b与导向件96b之间保持接触。当处于这种状态的串列车座9b被旋转到自支撑位置时,直立件106顺时针旋转并由限位器108b止动。由此,使串列车座9b被自身支撑在自支撑位置(参见图18)。
在这种状态下,扭转弹簧107对杠杆109向直立位置(使前部109a向前、后部109b与导向件96b接触的位置)施力。当杠杆109克服扭转弹簧107施加的力顺时针旋转到自支撑位置时,扭转弹簧107施加的力切换到对直立件106向平放位置施力的方向(逆时针方向)(参见图19(a))。但是,这种状态下的直立件106被保持在直立状态,因为车座载荷被施加到直立件106(参见图19(a))。
当串列车座9b旋转到比自支撑位置略敞开一些的全开位置时,车座载荷不再施加到直立件106。这样,直立件106旋转到平放位置,串列车座9b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关闭(图19(b))。
当串列车座9b被关闭到靠近全关闭位置的位置时,杠杆109的后部109b在受到导向件97c导向的同时向初始位置逆时针旋转。通过这种旋转,沿直立方向对直立件106施力(参见图20(a)、20(b))。因此,当串列车座9b随后开启时,直立件106旋转到直立位置,将串列车座9b保持在直立状态。
根据这种实施例,主车座9a绕布置在储存箱33之前的铰链销24d上下旋转,串列车座9b绕布置在储存箱33之后的铰链销98上下旋转。通过主车座9a开启和关闭储存箱33的前储存区域33b,并由串列车座9b开启和关闭后储存区域33c。因此,储存箱3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经过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的大体上整个长度,因此产生了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较长的物体。
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分别向前和向后开启。因此,与由单一的大车座开启和关闭整个储存开口的结构相比,可以更容易、更顺利地执行开启和关闭操作。
另外,还可以在串列车座9b上承载物体的情况下来开启主车座9a。因此,可以容易地将物体取出和放入储存箱33。
根据这种实施例,安装到车体框架2的握持杆88从储存箱33的后端向后延伸,串列车座9b的旋转中心位于延伸的握持杆88的连接部分88d。因此,可以将储存箱33从串列车座9b的后端向后延伸,增大了储存容量。此外,还可以容易地调整串列车座9b与主车座9a之间的连接。
由于串列车座9b由具有高强度和刚性的握持杆88旋转地支撑、并安装到车体框架2,所以可以提高对车座9b的支撑强度。
根据这种实施例,串列车座9b的左右串列锁定单元101、101布置在储存箱33的左右侧外部,左右串列锁定单元101通过丝状部件相连。在此情况下,可以用单一的钥匙同时解除左右串列锁定单元101的锁定状态,使得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对串列车座9b进行锁定和解锁。
主车座9a的左右主锁定单元100、100布置在储存箱33的左右外侧壁上,左右主锁定单元100与左右串列锁定单元101由解锁部件相连。因此,可以通过用所述钥匙进行解锁操作来同时解除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的锁定状态。由于可以用一只手执行各个车座9a、9b的开启和关闭操作,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容易性。另外,还不会造成使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留在未解锁状态的情况。
根据这种实施例,左右串列锁定单元101安装到握持杆88的左右前腿88b、88b,左右前腿88b、88b紧固到车体框架2。因此,可以由具有高强度和刚性的握持杆88支撑串列锁定单元101。
根据这种实施例,在主车座9a的后边缘9a’与串列车座9b的前边缘9b’之间设置了防水结构。因此,可以防止水经过主车座9a与串列车座9b之间的密封改变部分进入储存箱33。
根据这种实施例,储存箱33的开口33a中设置了槽状容器93。另外,容器93的内壁93a上形成有上部延伸结构93b,后底板91的前边缘91b上形成有下部延伸结构91e,下部延伸结构91e延伸到与上部延伸结构93b的外侧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叠。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更加可靠地防止水进入储存箱33。
根据这种实施例,装有将串列车座9b保持在自支撑位置的车座支撑机构105。因此,即使在取出、放入物体时或因为其他原因使所容纳的物体撞到串列车座9b时,串列车座9b也不会突然关闭。因此,可以容易地取出和放入物体。
车座支撑机构105具有保持机构105a和解除机构105b,在串列车座9b旋转到自支撑位置时,保持机构105a保持串列车座9b的自身支撑状态;在串列车座9b旋转到超过自身位置的全开位置时,解除机构105b解除串列车座9b的自身支撑状态。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串列车座9b的开启操作和解除操作。
保持机构105a具有由铰链支架96可旋转地支撑的直立件106、对直立件106向直立位置或平放位置施力的扭转弹簧107、以及限位器97b。在串列车座9b的位置处于从全关闭位置到自身位置的角度范围内时,扭转弹簧107对直立件106向直立位置施力。因此,可以简化车座支撑机构105的结构,并可以将车座支撑机构105的元件数目减少到最小的数字。
解除机构105b具有对扭转弹簧107的施力方向进行切换的杠杆109、扭转弹簧107、以及导向件97c。扭转弹簧107在杠杆109旋转到解除位置时对直立件106向平放位置施力,并在杠杆109旋转到直立位置时对直立件106向直立位置施力。因此,可以用一只手开启或关闭串列车座9b。
根据这种实施例,前储存区域33b、中间储存区域33d和后储存区域33c的开口相连。在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都开启时,这些开口33b、33d和33c像一个开口一样打开。因此可以容易地放入和取出大尺寸物体。
主车座9a比串列车座9b更长,并且用于支撑主车座9a的前旋转轴24d位于比后旋转轴98的位置更低的位置。因此,减小了开启主车座9a和串列车座9b所需的车辆上方空间。更具体地说,长度更大的主车座9a需要主车座上方更大的空间,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前旋转轴24d布置在较低位置而减小这种空间。
由于串列车座9b的前端从上方覆盖了主车座9a的后端,所以可以容易、可靠地设置两个车座之间的密封。此外,仅通过在主车座9a上设置锁定单元100即可容易地固定串列车座9b。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前旋转轴24d和后旋转轴98都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但是也可以使这些轴线各自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倾斜指定的角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包括车体框架;储存空间,所述储存空间由所述车体框架支撑,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向上开启;主车座,所述主车座可以绕前旋转轴旋转,所述前旋转轴位于所述储存空间的前端;和串列车座,所述串列车座可以绕后旋转轴旋转,所述后旋转轴位于所述储存空间的后端;所述摩托车的特征在于所述主车座开启和关闭所述储存空间的开口前部区域;并且所述串列车座开启和关闭所述储存空间的开口后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空间具有前储存区域和后储存区域,所述前储存区域位于所述车辆的前部区域,所述后储存空间位于所述车辆的后部区域;所述主车座开启和关闭所述前储存区域的开口;并且所述串列车座开启和关闭所述后储存区域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储存区域的所述开口与所述后储存区域的所述开口相连;并且当所述主车座和所述串列车座都开启时,所述前储存区域的所述开口与所述后储存区域的所述开口像一个开口一样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旋转轴和所述后旋转轴都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前旋转轴到所述主车座后端的长度大于从所述后旋转轴到所述串列车座前端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旋转轴位于比所述后旋转轴的位置低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车座和所述串列车座都关闭时,所述主车座的后端覆盖所述串列车座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主车座上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将所述主车座和所述串列车座的关闭状态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列车座的旋转中心位于所述储存空间的后端向后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锁定装置和操作部件,所述锁定装置将所述主车座或所述串列车座锁定到所述车体,所述操作部件连接到所述锁定装置并操作所述锁定装置;并且所述锁定装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储存空间的侧面上或所述侧面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具有将所述串列车座锁定到所述车体的第一锁定单元;并且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储存空间的左右两侧上或所述左右两侧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具有将所述主车座锁定到所述车体的第二锁定单元;所述第二锁定单元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储存空间的左右两侧上或所述左右两侧附近;并且所述第二锁定单元的左锁定单元和右锁定单元通过连接部件彼此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到所述车体框架并从所述储存空间的所述后端向后延伸;并且所述串列车座的所述旋转中心位于所述支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由坐在所述串列车座上的骑手握持的握持杆;并且所述串列车座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握持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具有腿,所述腿布置在所述串列车座下方并固定到所述车体框架;并且所述左右第一锁定单元固定到所述腿的下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串列车座、支撑所述串列车座的铰链支架、以及所述握持杆预先形成组装体;并且将这样形成的所述组装体安装到所述车体框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车座的后端与所述串列车座的前端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下部延伸结构从所述串列车座的底板向下延伸;上部延伸结构从所述储存空间的后部向上延伸;并且当所述串列车座关闭时,所述下部延伸结构和所述上部延伸结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重叠,产生重叠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列车座具有车座支撑机构,所述车座支撑机构将所述串列车座保持在开启的自支撑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支撑机构具有保持机构和解除机构,当绕所述旋转轴可旋转的所述串列车座旋转到所述自支撑位置时,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串列车座的自身支撑状态;当所述串列车座旋转到超过所述自支撑位置时,所述解除机构解除所述串列车座的所述自身支撑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支撑所述串列车座的铰链支架、由所述铰链支架可旋转地支撑的直立件、对所述直立件向直立位置或平放位置施力的扭转弹簧、以及与所述直立件啮合的限位器;并且当所述串列车座的位置处于从所述自支撑位置到全关闭位置之间的角度区域中时,所述扭转弹簧对所述直立件向所述直立位置施力。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机构具有对所述直立件向所述直立位置或所述平放位置施力的扭转弹簧、对所述扭转弹簧的施力方向进行切换的杠杆、以及对所述杠杆进行导向的导向件;并且所述扭转弹簧在所述杠杆旋转到解除位置时对所述直立件向平放位置施力,并在所述杠杆旋转到直立位置时对所述直立件向所述直立位置施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使储存箱在前后方向上的容量增大而能够容纳较长物体的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车体框架(2);储存空间(33),由车体框架(2)支撑、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向上开启;主车座(9a),可绕位于储存空间(33)前端的前旋转轴(铰链销,24d)旋转;串列车座(9b),可绕位于储存空间(33)后端的后旋转轴(铰链销,98)旋转。主车座(9a)开启和关闭储存空间(33)的开口前部区域。串列车座(9b)开启和关闭储存空间(33)的开口后部区域。
文档编号B62J9/00GK101085633SQ200710111128
公开日2007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9日
发明者今村充利, 市原久士, 平川伸彦, 越水满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