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517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涉及一种摩托车驱动 轮上的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的传统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超越离合器内套上是斜楔型外表面, 在内套外表面只有一个弹簧涨圈,使涨珠与外链轮的内表面相接触,达到提高 旋转精度,减少打滑,减少无功损耗,节省能源的效果,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加 工成型困难,精度很难保证,很难进行大批量生产。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 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从而克服 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 型的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从而解决摩托车节能轮加工成型困难、 精度很难保证、很难进行大批量生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支承弹簧圈 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是由轮体和内套所组成。其结构在于轮体内圈设有斜楔槽, 轮体中间装有内套,左端装有轴承,轮体与内套之间的斜楔槽内装有涨珠,右 端装有压盖。内套的外径表面加工有两个可安装弹簧涨圈的凹槽。内套的内表 面加工有可安装内卡簧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体上的斜楔槽可以设置多 个,每个斜楔槽中只装一个涨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套外表面上的凹槽设有
封闭端,两个凹槽的封闭端互为18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当摩托车加油时, 发动机输出轴带动内套旋转(内套为花键孔并且带有内卡簧,使内套不能在发 动机输出轴上串动),圆弧形凹槽上的封闭端带动弹簧涨圈与内套一起旋转,并 使之向外涨大,从而使弹簧涨圈的外表面与涨珠紧紧接触,并把涨珠顶向轮体 的斜楔槽的内表面,并向斜楔的内表面窄方向运动,从而组成内套、弹簧涨圈、 涨珠、和轮体的连接关系,使之成为一体,与摩托车发动机输出轴一起旋转,没有打滑现象发生,达到了传递发动机驱动力矩的作用。当摩托车发动机收油时, 前述连接关系脱开,形成滚动关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是装在摩托车发动 机的输出轴上,把发动机的驱动力矩传动到车轮上的重要部件,为了提高传动 效率,要求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的旋转精度较高,并且当摩托车 加油发动机轴旋转时,能够在瞬间使得斜楔槽内的涨珠通过内套上弹簧涨圈的 涨力同时紧紧地与外链轮内孔中斜楔表面和内套外光滑表面相接触,没有打滑 现象,而当摩托车收油时,发动机轴带动的内套旋转的速度小于外链轮的速度, 涨珠在外链轮内的斜楔表面和内套外表面上形成滚动,而使摩托车滑行轻快, 节省能源。并且由于两个端头定位的弹簧涨圈的作用,使得涨珠和内套外表面, 外轮内斜楔型表面,始终处在相互接触的静止或滚动摩擦,加之端面轴承的作 用,使得这种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的旋转精度大大增加,减少了 摩托车滑行时的振动和摩擦,提高了滑行效率。替代了摩托车发动机输出轴的
小链轮,摩托车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资料证明节油26%,并使之运行平稳,不 但提高了发动机寿命,还提高了与发动机配套的链条和大链轮的使用寿命,增 加了驾驶员驾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与传统的摩托车节能器相比,由于取消了5 或6个弹簧片或弹簧(由于质量不易控制和装配不佳,这两种部件的寿命不稳 定,从而影响节能器整体寿命),使得新型节能器的寿命更高,质量更稳定,并 且大大减少了加工成本和质量控制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过程极为简单、加工质量极易控制、可以 产业化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 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共有八张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2是轮体结构示意图3是轮体侧视图4是内套结构示意图5是涨珠结构示意图;图6是压盖结构示意图7是弹簧涨圈结构示意图8是内卡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体2、轴承3、内套4、涨珠5、压盖6、弹簧涨圈7、 内卡簧8、轮齿9、斜楔槽10、凹槽ll封闭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带
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是由轮体1和内套3所组成。其结构在于轮体1 内圈设有斜楔槽9,轮体l (图2所示)中间装有内套3 (图4所示),左端装有 轴承2,轮体1与内套3之间的斜楔槽9 (图3所示)内装有涨珠4 (图5所示), 右端装有压盖5 (图6所示)。内套3的外径表面加工有两个可安装弹簧涨圈6 (图7所示)的凹槽IO。内套3的内表面加工有可安装内卡簧7 (图8所示) 的凹槽。轮体1上的斜楔槽9可以设置六个,每个斜楔槽9中只装一个涨珠4。 内套3外表面上的凹槽10设有封闭端ll,两个凹槽10的封闭端11互为180度。 摩托车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内卡簧7与内套3连接。当摩托车发动机发动时, 其输出轴带动内套3旋转,安装在内套3上的弹簧涨圈6产生涨力带动斜楔槽9 内的涨珠4沿斜楔槽9挤压轮体1,带动轮体l转动,轮体1外沿上的轮齿8通 过链条带动摩托车前进。当摩托车发动机关闭时,内套3上的弹簧涨圈6失去 涨力,内套3与轮体1失去联系,摩托车滑行。
权利要求1、一种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由轮体(1)和内套(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轮体(1)内圈设有斜楔槽(9),轮体(1)中间装有内套(3),左端装有轴承(2),轮体(1)与内套(3)之间的斜楔槽(9)内装有涨珠(4)右端装有压盖(5);内套(3)的外径表面加工有两个可安装弹簧涨圈(6)的凹槽(10);内套(3)的内表面加工有可安装内卡簧(7)的凹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其特征在于 轮体(1)上的斜楔槽(9)可以设置多个,每个斜楔槽(9)中只装一个涨珠(4)。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其特征在于 内套(3)外表面上的凹槽(10)设有封闭端(11),两个凹槽(10)的封闭端(11)互为18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涉及一种摩托车驱动轮上的超越离合器。是由轮体和内套所组成。其结构在于轮体内圈设有斜楔槽,轮体中间装有内套,左端装有轴承,轮体与内套之间的斜楔槽内装有涨珠,右端装有压盖。内套的外径表面加工有两个可安装弹簧涨圈的凹槽,内表面加工有可安装内卡簧的凹槽。当摩托车加油发动机轴旋转时,能够使斜楔槽内涨珠通过内套上弹簧涨圈的涨力同时紧紧地与斜楔表面和内套相接触,使摩托车加速;而当收油时,涨珠在外链轮内形成滚动,使摩托车滑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简单、便于加工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带支承弹簧圈的摩托车节能逆向轮。
文档编号B62M1/10GK201220730SQ20082001329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日
发明者兰永福, 田绍洁 申请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圣洁真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