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95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
一、 技术领域 本适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是用于载重车的汽车推力杆接头。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知技术中,有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它具有球型销轴,有与球型销轴呈 一体的弹性体,在弹性体的两端部具有与弹性体呈一体的端盖, 一端端盖通过卡簧与杆头 相对固定,另一端端盖与杆头沿面紧密接触,弹性体的外表面的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 曲面接触。这种结构的汽车推力杆接头的技术要求是当杆体与球型销轴产生相对转动时, 弹性体的外表面的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不产生相对位移,以保持弹性体在杆体与 球型销轴产生相对转动过程中有良好的回弹性。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行业技术人员采 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装配过程中,把弹性体沿轴向压紧装配在杆头内,使弹性体的外表面的 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紧密接触,依靠端盖外表面的摩擦力及弹性体的外表面的圆 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紧密接触的摩擦力,防止当杆体与球型销轴产生相对转动时弹 性体的外表面的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产生相对位移。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一 是当杆体与球型销轴产生相对转动时,弹性体的外表面的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仍 然可能产生相对位移,不能有效保持弹性体在杆体与销轴产生相对转动过程中有良好的回 弹性;二是弹性体受到严重挤压,弹性体受损,破坏了弹性体的应有的弹性,卡簧与端盖受 力过大造成卡簧早期脱落,或降低了部件的疲劳寿命。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杆体与球型销轴产生相对转动时,弹性体的外 表面的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不产生相对位移的汽车推力杆接头,以克服公知技术 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它具有球型销轴(l),有与球型 销轴(1)呈一体的弹性体(3),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弹性体(3)的外表面具有与弹性体呈一体 的金属外套(4),金属外套(4)的两端具有与其呈一体的端盖(5),端盖(5)具有外翻的端 沿,在金属外套(4)的中部具有环状的工艺缝(6),一端端盖通过卡簧(7)与杆头(2)相对 固定,另一端端盖与杆头(2)沿面紧密接触,金属外套(4)与杆头(2)的内圆柱曲面过盈配 合接触呈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满足当杆体与销轴产生相对转动时,弹性体的 外表面的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不产生相对位移,以保持弹性体在杆体与销轴产生 相对转动过程中有良好的回弹性的技术要求。
四、
图1 :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l,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参阅图l,一种汽车推力杆 接头,它具有球型销轴(l),有与球型销轴(1)呈一体的弹性体(3),在弹性体(3)的外表面 具有与弹性体呈一体的金属外套(4),金属外套(4)的两端具有与其呈一体的端盖(5),端 盖(5)具有外翻的端沿,在金属外套(4)的中部具有环状的工艺缝(6),一端端盖通过卡簧 (7)与杆头(2)相对固定,另一端端盖与杆头(2)沿面紧密接触,金属外套(4)与杆头(2) 的内圆柱曲面过盈配合接触呈一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满足当杆体与销轴 产生相对转动时,弹性体的外表面的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不产生相对位移,以保 持弹性体在杆体与销轴产生相对转动过程中有良好的回弹性的技术要求。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它具有球型销轴(1),有与球型销轴(1)呈一体的弹性体(3),其特征在于在弹性体(3)的外表面具有与弹性体呈一体的金属外套(4),金属外套(4)的两端具有与其呈一体的端盖(5),端盖(5)具有外翻的端沿,在金属外套(4)的中部具有环状的工艺缝(6),一端端盖通过卡簧(7)与杆头(2)相对固定,另一端端盖与杆头(2)沿面紧密接触,金属外套(4)与杆头(2)的内圆柱曲面过盈配合接触呈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推力杆接头,它具有球型销轴(1),有与球型销轴(1)呈一体的弹性体(3),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弹性体(3)的外表面具有与弹性体呈一体的金属外套(4),金属外套(4)的两端具有与其呈一体的端盖(5),端盖(5)具有外翻的端沿,在金属外套(4)的中部具有环状的工艺缝(6),一端端盖通过卡簧(7)与杆头(2)相对固定,另一端端盖与杆头(2)沿面紧密接触,金属外套(4)与杆头(2)的内圆柱曲面过盈配合接触呈一体。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当杆体与销轴产生相对转动时,弹性体的外表面的圆柱曲面与杆头的内圆柱曲面不产生相对位移,以保持弹性体在杆体与销轴产生相对转动过程中有良好的回弹性的技术要求。
文档编号B62D21/11GK201448395SQ20092003109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9日
发明者孙天日 申请人:孙天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