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袖珍电动巡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03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袖珍电动巡视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小型室内电动巡视车,其确切地描述是将现有电动车的结构 改装,根据电动车的原理在性质上增加功能在结构上更新换代。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医院的病房走廊在宽度有限的情况下,医生护士重复走一条线 路,每天消耗大量的体力在走路巡视上,而削弱了护士用于抢救和治疗于病人身上的精力, 不能借助于有电子眼的巡视车进行巡视,这实在无奈。据不完全统计,在岗的一名医院值班 护士,在一生的工作中相当于走完数个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惊人的数字提示人们要关爱在 特殊岗位上重复巡视走同样路线的辛勤工作者,寻求简便适用室内空间代步工具的问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自动化控制,功能齐全,安全避障 性能高的实用型载人电动巡视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现有的先进的电子技术即具有智能避障功能的机构,将 电动车的结构改进,更加合理实用的技术方案而实际构思的。即改进了整体结构又增加了 新的电子功能,扩大了实用性适用于有限的室内空间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所述的智能袖珍电动巡视车,其设计结构可描述为包括在车内安装有方向盘1及 安全开关2,在方向盘下方装有可视电子眼3,其下方有可编程序避障控制开关4,在方向盘 下端,车梁10上联接有储物筐5,在改装的电动车巡视车中间部位设有可升降的坐椅6,在 其下后方装有可折叠托盘7,在车梁10下面设有锂离子充电电池8,在车体下部装有可折叠 结构9,可将其左右折叠成袖珍型便于携带和储存。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采用平衡控制技术,两车轮宽大支撑面宽,坐式驾驶车体 重心下移相对稳定,保持车体在有限的空间平稳运行。电动巡视车采用独轮,体积小巧,便 于室内行驶。车体下部装有可折叠结构,可将车体左右折叠成袖珍型。便于携带和存放。 可视电子眼及可编程避障控制开关,使电动巡视车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探测障碍物及人的距 离,自行选择避障行驶方式。紧急情况可自行刹车。确保安全行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示图1.方向盘2.安全开关3.电子眼4.可编程避障控制开关5.储物筐6.可升降座 椅7.活动连接托盘8.锂离子充电电池9.可折叠车体结构10.车梁11.联接杆12.竖直 联接杆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是带有电子眼3可编程序避障机构4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探测到障碍物距离,自行选择避障行驶的方式,这些都是现有成型技术,不属于本实用新型 研究范畴。本实用新型实际生产时不限尺寸大小,整个结构实用是发明点智能袖珍电动巡 视车,包括方向盘1安全开关2及可编程序避障控制开关4其特征在于装有电子眼3在方 向盘1与车梁是上下连接,可编程序避障控制开关4装在车梁10中部,可升降的车座6 — 端用联接杆11与车梁10固定在一起,联接杆12另一端竖直底部与车体固定;联接杆12竖 直处有活动连接托盘,锂离子充电电池8在车梁10最下端;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袖 珍电动巡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梁10下部装有可折叠机构9便于携带和存放;按照权 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袖珍电动巡视车,其特征在于可视电子眼3及可编程避障控制开关4 程序中涉及范围探测障碍物及人的距离,自动选择壁障行驶方式、刹车方式。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袖珍电动巡视车,包括方向盘(1)、安全开关(2)及可编程序避障控制开关(4),其特征在于装有电子眼(3)在方向盘(1)与车梁上下连接,可编程序避障控制开关(4)装在车梁(10)中部,可升降的车座(6)一端用联接杆(11)与车梁(10)固定在一起,联接杆(12)另一端竖直底部与车体固定;联接杆(12)竖直处有活动连接托盘,锂离子充电电池(8)在车梁(10)最下端。
2.按照权利1要求所述的智能袖珍电动巡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梁(10)下部装有 可折叠机构(9)便于携带和存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小型室内电动巡视车,其确切地描述是将现有电动车的结构改装,根据电动车的原理在性质上增加功能在结构上更新换代。包括方向盘1、安全开关2及可编程序避障控制开关4,其特征在于装有电子眼3的方向盘1与车梁10上下连接,可编程序避障控制开关4装在车梁10中部,可升降的车座6一端用联接杆11与车梁10固定在一起,联接杆12另一端竖直底部与车体固定;联接杆12竖直处有活动连接托盘,锂离子充电电池8在车梁10最下端;所述的车梁10下部装有可折叠机构9便于携带和存放;可视电子眼3及可编程避障控制开关4程序中涉及范围探测障碍物及人的距离,自动选择避障行驶方式、刹车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采用平衡控制技术,两车轮宽大支撑面宽,坐式驾驶车体重心下移相对稳定,保持车体在有限的空间平稳运行。电动巡视车采用独轮,体积小巧,便于室内行驶。车体下部装有可折叠结构,可将车体左右折叠成袖珍型。便于携带和存放。
文档编号B62K11/00GK201580485SQ2009202195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侯丹, 刘岌虹, 刘晓燕, 张丹, 沈建华 申请人:刘晓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