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37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转向柱倾斜 伸缩调整的定位后的固定状态时的刚性,抑 制其晃动,提高转向操作感觉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存在着具有倾斜 伸缩调整机构的各种转向装置。在这种转向装置的一 般结构的一种中其构成包括安装在车体侧的固定托架、可自由旋转地支撑转向轴的内柱; 支撑内柱沿轴向自由滑动的转向支撑体;以及通过紧固固定托架,并经由上述转向支撑体 紧固上述内柱的单元。特别是,在倾斜 伸缩调整中,在确定各个适当位置后,要使在正确位置固定装置 时的刚性良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在方向盘上作用有弯曲载荷、即方向盘在上下方向上有 扭转力作用的情况下,要在抑制其晃动方面下功夫。作为这方面的以往技术,公开在专利文 献1 (特开2001-347953号公报)及专利文献2 (再公布特许W02004-085225号公报)中。专利文献1 特开2001-347953号公报。专利文献2 再公布特许W02004-085225号公报。对专利文献1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主要部件上标有临时附图标记。 上侧的内柱a可沿轴向滑动地由下侧的外柱b包覆支撑,通过将对峙侧板部紧固,经由外柱 b紧固内柱a。转向轴由可沿车辆前后方向相互滑动地嵌合的上轴和下轴构成,上轴、下轴 分别由内柱a、外柱b可旋转地轴支撑。在下侧的外柱b的外侧,以包覆支撑上侧的内柱a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夹紧部件,在 设置一对夹紧部件的部位上设置有轴向切槽c,而在其他部位不设置切槽c,以筒状形成。 而且,通过紧固螺栓,使该一对夹紧部件彼此接近,使切槽c的宽度变窄,通过该一对夹紧 部件包覆支撑上侧的内柱a,紧固在一起。这样,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通过下侧外柱b直接 紧固上侧内柱a,因此,可提高两个柱相对车体侧固定托架及车体的刚性。可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形成切槽c的外柱b沿轴向的一侧、S卩外柱b的轴端部 侧采用了朝轴向外部开口的敞开结构,另外,外柱b的轴向中央侧是封闭切槽c的尽头形状 的端部。因此,通过夹紧部件紧固内柱a的推压力P、P、…在该内柱a的轴向上随着离开 紧固螺栓的位置而逐渐地变弱,在切槽c以尽头形状封闭的端部的轴向中央侧,几乎不产 生该推压力p、p、…。因此,推压力沿着内柱a的轴向产生偏斜(参照图11(A))。另外,为了转向轴进行伸缩滑动,在外柱b与内柱a之间,为了便于彼此进行滑动, 需要某种程度的间隙。其结果是,即使在转向柱的倾斜 伸缩位置的固定时,在上述间隙部 分依然会产生晃动,会降低外柱b的对内柱a及转向轴的保持力,有可能产生转向柱相对车 体的刚性降低的弊端。接着,对专利文献2进行说明。该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倾斜 伸缩转向装置,其 借助于支撑在车体侧上托架上的外套d,可沿轴向移动地支撑内柱,通过紧固装置,经由外 套d紧固内柱,转向轴固定在调整位置上,在其外套d上沿轴向全长设置有切口。转向轴通
3过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万向接头,由上转向轴和下转向轴构成,上转向轴可旋转地轴支撑在 内柱上。外套d沿转向轴的方向延伸,在车辆后方侧部的后端一体地形成有从外周侧支撑 内柱的夹紧部。由于上述切口是两端沿着该内柱的轴向敞开的形状,即一分为二的形状,因此,具 有切口的一部分封闭的形状的结构,例如与专利文献1(特开2001-347953)相比,可抑制 夹紧部的紧固内柱的力的偏斜。另外,外套d不支撑转向轴,仅支撑内柱,且在倾斜 伸缩 紧固时,外套d与内柱之间在无间隙的状态下进行面接触,推压并支撑内柱地进行固定,因 此,可进一步增强内柱相对外套d的紧固力。可是,在专利文献2中,采用的结构是外套d的切口沿轴向从一端形成到另一端, 在外套d的圆周方向上全部都没有连续的部位。因此,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通过将切口的 轴向的一端封闭构成圆周方向连续的圆筒形状部分的外柱的情况相比,专利文献2的外套 d本身的刚性降低。此外,将上转向轴与下转向轴之间的万向接头相对车体沿大致前后方向移动,使 转向柱进行前后移动的结构称作万向接头移动式转向结构,将不改变上述自由接头的与车 体的位置,通过转向轴的伸缩使转向柱进行前后移动的结构称作转向柱移动式伸缩结构。 专利文献2是前者的自由接头移动式,由于外套d上不存在轴承支撑部,所以,为了改善操 作感觉,在变更为后者的转向柱移动式的情况下,必须添加另外的零部件,因而增加了零部 件数量、组装工序,产生费用增大的弊端。因此,在转向柱e的倾斜 伸缩位置的固定时,会产生外套d的刚性降低引起的转 向柱e的晃动,有可能产生转向柱e相对车体的刚性降低的弊端(参照图11(B))。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倾斜 伸缩调整机构的转向装置,能提高转向 柱的倾斜 伸缩位置的固定时的刚性,抑制其晃动,提高转向操作感觉。

发明内容
鉴于此,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锐意的研究,其结果是,本发明技术方案 1的包括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固定侧部的固定托架;自由摆动地安装在该固定托架上的 外柱;臂部;内柱;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臂部及上述内柱上的转向轴;以及紧固组件,上 述外柱由大致以中空圆筒状形成的包覆支撑本体部、沿着该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形成的 间隔部及在该间隔部的宽度方向两侧位置形成的两个紧固板状片组成的紧固部构成。上述 臂部由朝向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前方侧且向轴向外方以大致双叉状延伸的双叉臂 状部和形成在该双叉臂状部之间的连接部构成,上述内柱由上述外柱包覆支撑,同时,上述 转向轴由上述连接部轴支撑,上述紧固部的两个紧固板状片配置在上述固定托架的两个固 定侧部内,同时,经由上述紧固组件自由紧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 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转向装置中,在上述臂部的双叉臂状部上设 置有作为倾斜旋转中心的枢轴支撑部,在上述连接部上以与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同轴的方 式设置有轴承部,在上述外柱、上述双叉臂状部及上述连接部之间设有开放空隙部,上述转 向轴由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上述内柱上的上轴和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上述连接部上的下轴 构成,并且,以沿着轴向彼此自由滑动的方式嵌合地接合,将上述上轴的轴向前方端部与上述下轴的嵌合部位设置成使其位于上述开放空隙部中,上述内柱的轴向前方端部在上述开 放空隙部的位置上沿着轴向自由地移动。通过这种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转向装置中,上述间隔部遍及上述包覆 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全体地形成。通过这种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 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转向装置中,上述间隔部从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一端侧到另 一端侧残留一部分地形成,同时,在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另一端部形成有内壁面在 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圆周支撑部。通过这种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是在技术方案1、2、3或4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双叉臂状部以 间隔从上述外柱的轴向端部向轴向外方逐渐扩大的方式形成。通过这种转向装置解决了上 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1、2、3、4或5的转向装置中,在上述内柱的直径 方向下部,安装有插入上述间隔部内并且自由滑动的止转部件。通过这种转向装置解决了 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7是在技术方案1、2、3、4、5或6的转向装置中,在上述紧固部 上形成有上述紧固组件的紧固轴用贯通孔。通过这种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技 术方案8是在技术方案1、2、3、4、5、6或7的转向装置中,在上述紧固部的下端面上形成有 上述紧固轴用导向槽部。通过这种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由外柱的包覆支撑本体部包覆支撑内柱,通过该内柱 与臂部的连接部轴支撑着转向轴,因而,可沿轴向更稳定地进行支撑,即使在方向盘上有弯 曲载荷作用的情况下,也能更牢固地保持转向轴,提高了转向的操作感觉。另外,在臂部上形成有从上述外柱的轴向端部向该外柱的轴向外方突出的双叉臂 状部,在该双叉臂状部之间具有与双叉臂状部一体形成的连接部,因而,提高了大致水平直 径方向的刚性,可加强上述双叉臂状部轴向隔开的部分。也就是说,上述外柱通过在上述双 叉臂状部及一体地形成在该双叉臂状部之间的连接部,构成大致构架状的骨架结构体,可 使外柱、双叉臂状部及连接部彼此加强,提高了刚性,提高了转向装置的刚性。因此,提高了 转向柱的倾斜 伸缩位置的固定时的刚性,抑制其晃动,提高了转向操作感觉。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通过采用在上述外柱、上述双叉臂状部及上述连接部 之间形成开放空隙部,上述内柱可在上述开放空隙部的部位沿轴向自由地移动的构成,可 使上轴的轴方向前端部的开口部沿着下轴在轴心位置作滑动动作,不易受到下轴和上轴的 轴心错位的影响,能防止滑动性能的恶化。另外,可缩短滑动部相对内柱的长度,减少加工 部位,削减成本。另外,可实现转向装置的轻量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在外柱上遍及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全体地形成间隔 部,所以,通过外柱紧固内柱进行固定时,可使沿着上述间隔部从外柱的水平直径方向两侧 紧固内柱外周的推压力在轴向上大致相等。这样,可抑制沿着外柱轴向的紧固力的偏置,同 时,可使该紧固力沿轴向均勻化。也就是说,如上所述,通过沿轴向形成全体隔开的间隔部,间隔部的宽度方向(外 柱的水平直径方向)两侧的两个紧固板状片能够不偏离地相互平行地接近。这样,可使外 柱对内柱的固定遍及从轴向前方侧到后方侧的整个范围内均勻化,可进一步稳定地固定, 进一步强化其紧固力。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上述间隔部从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一端侧到另 一端侧残留一部分地形成,同时,在该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前方端部部位形成有内壁面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圆周支撑部,通过这种结构,可提高外柱上包覆支撑本体部相对于内 柱的滑动支撑的刚性,且内柱的位于开放空隙部的部分通过上述圆周支撑部、上述臂状部 及上述连接部,并借助于环状框体支撑,可防止内柱在开放空隙部区域内的弯曲变形,提高 内柱的滑动性,提高转向装置整体的刚性。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上述双叉臂状部由于采用的是以间隔从上述外柱的轴 向端部向轴向外方逐渐扩大的方式形成的结构,因此,转向支撑体通过上述外柱、两个双叉 臂状部及连接部,构成大致梯形形状的骨架结构,从而构成更牢固的结构。在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6中,可防止伸缩调整时内柱在轴圆周方向不必要的旋转。从而可进行没有晃动的伸 缩调整。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中,在紧固部的两个紧固板状片上形成紧固轴用的贯通孔, 因此,紧固组件的螺栓插通其中,通过组装将主要构成部件用紧固组件集中在一起。另外,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中,在上述紧固部的下端面上形成上述紧固轴用的导向槽部,因此, 可使外柱小型化,并且实现轻量化。


图1 (A)是本发明的纵剖视图,⑶是(A)的Xa-Xa向视剖视图,(C)是(A)的Xb_Xb 向视剖视图。图2(A)是本发明的侧视图,⑶是(A)的Ya-Ya向视剖视图,(C)是内柱安装在转 向支撑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 (A)是转向支撑体的纵剖视图,⑶是(A)的Xd-Xd向视剖视图,(C)是(A)的 Xe-Xe向视剖视图,(D)是(A)的Yb_Yb向视剖视图,(E)是(A)的Yc_Yc向视剖视图,(F) 是从转向支撑体的前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G)是从转向支撑体的后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4(A)是转向支撑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纵断面侧视图,(B)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转 向支撑体安装在固定托架上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图5(A)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转向支撑体紧固内柱及转向轴的状态的作用图,(B) 是表示转向支撑体的刚性结构的概略示意图。图6(A)是表示通过本发明进行伸缩调整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B)是表示通过本 发明进行倾斜调整的侧视图。图7(A)是连接部与弹簧圈的立体图,(B)是弹簧圈安装在连接部上的状态的主要 部分的纵断面侧视图。图8(A)是具有圆周支撑部的转向支撑体的本发明的纵断面侧视图,(B)是(A)的 Yd-Yd向视剖视图,(C)是(A)的Xf-Xf向视图。图9(A)是具有圆周支撑部的转向支撑体的纵断面侧视图,(B)是(A)的Xg_Xg向 视剖视图,(C)是(A)的Xh-Xh向视剖视图,⑶是(A)的Ye-Ye向视剖视图,(E)是(A)的 Yf-Yf向视剖视图。图10(A)是设置有具有圆周支撑部的转向支撑体的本发明的主要部分放大的纵 断面侧视图,⑶是(A)的Xi-Xi向视图。图11(A)是表示以往技术的概略示意图,⑶是表示另一以往技术的概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是固定托架;11是固定侧部;2是外柱;21是包覆支撑本体部;211是间隔部;212是圆周支撑部;22是紧固部;221是紧固板状片;223是导向槽;A是臂部;3是双叉臂状 部;4是连接部;5是紧固组件;6是内柱;61是止转部件;S是开放空隙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本发明的主要构成如图1、 图2所示,包括固定托架1 ;自由摆动地安装在该固定托架上1的外柱;臂部A ;紧固组件5 ; 内柱6 ;以及转向轴100。首先,固定托架1由在宽度方向两侧形成的固定侧部11、11及安 装顶部12构成。在两固定侧部11、11上,在大致上下方向或纵向上形成构成长孔的调整孔 13、13(参照图2(A)。上述安装顶部12用于将车内气囊部件插入中间地安装在车内给定的 位置,可吸收冲撞时的冲击能量。上述臂部A如图2(C)及图3所示,由双叉臂状部3和连接部4构成。进一步,上 述外柱2由包覆支撑本体部21和紧固部22构成。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如图3所示,以 内部为中空形状的大致圆筒状形成,具体地,在其内部设有以中空形状形成的包覆支撑内 周侧面部21a,是具有对后述的内柱6进行包覆支撑的功能的部分。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 21以稍大于内柱6外径地形成。另外,包覆支撑本体部21以在轴向可适当地支撑内柱6的 轴向大致中间部的长度形成,上述内柱6分别从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向前方端部及后方 端部突出。在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直径方向下部侧形成有间隔部211 (参照图3(C)、 (D)、(F))。这里,所谓前后方向是指在将转向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状态下以汽车前后方向 为基准的方向。该间隔部211是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从轴向前方侧延伸到后方侧的全体或一 部分间隔开的部分(参照图3(A)、(F)),其形状想成为沿着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向延伸 的切口形状。上述间隔部211以宽度方向两侧的缘部分作为间隔端缘211a、211a。两个间 隔端缘211a、211a是沿轴向的平坦面状,通过彼此接近,使上述包覆内周侧面部21a的直径 缩小,将容纳地安装在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内的内柱6紧固地锁定(固定)。上述间隔 部211的间隔,即两个间隔端缘211a、211a是平行的(也包含大致平行),因而其间隔为沿 轴向的等间隔(包含大致等间隔)。在外柱2上依据结构存在两种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 图5所示,上 述间隔部211遍及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向全体地形成。也就是说,间隔部211遍及 上述包覆内周侧面部21a的轴向全体地形成,能够在包覆内周侧面部21a的轴向某一部位 在直径方向上扩大地张开。接着,在上述外柱2的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8 图10所示,上 述间隔部211从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向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残留一部分地形成。而且,在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向另一端部,设有在圆周方向上内壁面连续 的圆周支撑部212。在该圆周支撑部212上不存在隔开的部位,采用的是连续的圆筒状或 圆环状结构。该圆周支撑部212形成在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前方侧端部的部位。另 外,内柱6采用可相对圆周支撑部212沿着其轴向顺畅地滑动的结构,具体地说,圆周支撑 部212的内径稍大于内柱6的外径地形成。在上述外柱2的下部,如图3 (A)、⑶、(F)、(G)所示,一体地形成有紧固部22。该 紧固部22由两个大致长方体状的紧固板状片221、221构成。两紧固板状片221、221是左 右对称的形状,分别在上述间隔部211的两间隔端缘211a、211a的位置上一体地形成。
紧固部22的各个紧固板状片221、221具有从上述两个间隔端缘211a、211a的正 下方位置到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水平直径方向的两端位置的宽度尺寸,而且从上述 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水平直径方向的两端向下方垂直延伸地形成,进一步,上述紧固板状 片221形成为从沿着上述外柱2轴向的侧面一侧观察是大致长方形或正方形等的方形形 状。上述紧固部22 (两紧固板状片221、221)的总宽度方向尺寸是与上述包覆支撑本 体部21的外周直径大致相同的尺寸。另外,紧固部22的宽度方向尺寸以稍大于包覆支撑 本体部21的外周直径地形成。将两紧固板状片221、221外方侧的面称作外侧面221a。该 外侧面221a是平坦面,紧固部22的两紧固板状片221、221构成为在通过上述固定托架1 的两固定侧部11、11夹持的状态下与该固定侧部11及上述紧固板状片221的外侧面221a 面接触(包含大致面接触)。在上述两紧固板状片221、221上,沿着相对上述外柱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且相对 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水平直径方向平行的方向形成有紧固贯通孔222、222。在上述 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方向前方侧,如图3(B)、(C)、(F)、(G)所示形成有臂部A。上述臂 部A如上所述,由双叉臂状部3和连接部4构成。具体地说,从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 轴方向前方侧形成两个岔开的双叉臂状部3。在上述臂部A上,双叉臂状部3将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水平直径方向两侧的 位置作为根部分形成,并且双叉臂状部3从上述外柱2的轴向端部向该外柱2的轴向前方 侧外方延伸地形成(参照图3(A)、(B)、(C))。另外,双叉臂状部3由两个臂状片30、30构 成。两臂状片30、30朝向上述外柱2的轴向前方侧外方并左右对称地形成,两臂状部片30、 30的间隔随着向前方侧越来越扩大地形成。双叉臂状部3的各个臂状片30、30由间隔彼此扩大的中间臂状片31、31以及从该 中间臂状片31、31的外端进一步沿着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向相互平行的终端臂状 片32、32构成。上述中间臂状片31与上述终端臂状片32—体地连续形成。在上述终端臂 状片32、32上,形成有轴支撑用贯通孔33、33,这是枢轴支撑自由地地连接并支撑在倾斜用 下托架9上的部位。上述双叉臂状部3从上方或平面上观察左右对称地形成上述臂部A。在上述双叉臂状部3的两个臂状片30、30之间形成有连接部4。该连接部4特别 是形成在上述两臂状片30、30的两个终端臂状片32、32之间,并且位于两个终端臂状片32、 32的间隔的中心。两个臂状片32、32的间隔的中心位置是指通过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 的直径中心的轴线La的位置。上述连接部4沿着大致环状的容纳部41的水平直径形成连 接片42、42,该连接片42、42与上述双叉臂状部3的两个终端臂状片32、32 —体地形成(参 照图 3⑶、(C)、(F)、(G))。在上述容纳部41上形成有圆形贯通孔,该圆形贯通孔的内周侧面41a作为扁平圆 筒形状的空隙形成,在该内周侧面41上容纳地固定有轴承8。该轴承8具有可自由旋转地 轴支撑转向轴100的下面一部分的功能。另外,在上述容纳部41上,形成有从外周侧面41b 向内周侧面41a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插通孔41c (参照图3 (C))。该插通孔41c在上述容纳部41上形成四个,任何一个插通孔41c都贯通容纳部41 的内周侧面41a。具体地说,插通孔41c位于通过容纳部41的圆形内周侧面41a的直径中 心P的垂线Lv的两侧并在四个部位上形成。具有以双叉且波形弯曲地形成的销部71、71的簧环7的上述两个销部71、71插通在插通孔41c中,借助于两个销部71、71,将轴承8沿 轴向不会脱落地固定在内周侧面41a上(参照图3 (E)、图7等)。进一步,在上述外柱2的 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前方侧端部、上述臂部A的双叉臂状部3以及上述连接部4之间设置 有开放的空隙部S。还存在着在上述外柱2的紧固板状片221上不形成紧固用贯通孔222,而是在上述 紧固板状片221下面一侧仅形成导向槽223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上述导向槽223是 在上述紧固板状片221的下端面上沿宽度方向形成断面大致半圆形状的槽,在该实施方式 中,紧固组件5的螺栓51仅仅构成通过上述导向槽223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紧固板 状片221为小型化结构,可实现转向装置的轻量化。另外,还具有在上述内环6的外周且在直径方向的下部固定有止转部件61的实施 方式(参照图1(A)、(C)、图2(B))。该止转部件61是构成为断面大致门型形状的大致长方 形状的板状部件,以其长度方向与上述内环6的轴向一致地固定着。作为其固定手段,可使 用螺钉等固定工具,或者使用焊接等方式。另外,通过切去内环6的一部分,使上述止转部 件61的一部分从该切除部向外部露出,通过螺钉等固定工具进行安装。上述内柱6容纳地安装在外柱2的包覆支撑本体部21中时,将上述止转部件61 容纳在上述间隔部211内地进行安装。这样,上述止转部件61的宽度尺寸形成为小于在通 过紧固组件5紧固的状态下上述间隔部211的两间隔端缘211a、211a最接近的间隔。通过 将上述止转部件61固定在内柱6上,在伸缩调整等中,内柱6沿着外柱2滑动时,在上述间 隔部211内,限制内柱6使其不能在轴圆周方向上空转,可防止内柱6相对外柱2在轴圆周 方向不必要的旋转。转向轴100由下轴100a和上轴100b构成(参照图8(A)、图10(A))。下轴100a 与上轴100b沿轴向相互自由滑动地嵌合并接合,转向轴100构成为其轴向长度可伸缩的结 构。具体地说,通过花键自由滑动地接合。另外,转向轴100的上轴100b经由轴承安装在 上述内柱6的轴向两端部,上轴100b相对该内柱6沿轴圆周方向可自由转动。另外,下轴 100a经由轴承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上述连接部4上。上轴100b的轴向前方侧端部处于与上述内柱6的轴向前方侧端部大致相同的位 置或稍稍突出的状态(参照图10(A))。上述内柱6的轴向前方侧端部从上述包覆支撑本体 部21的前方侧端部突出,并在伸缩调整时,在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前方侧端部、上述 双叉臂状部3以及上述连接部4之间的开放空隙部S内沿轴向移动,在内柱6进行轴向移 动的同时,上轴100b也进行轴向移动,并且,上轴100b的轴向前方侧端部与上述下轴100a 滑动,在上述开放空隙部S内移动(参照图10(B))。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外柱2上安装内柱6的情况下,该内柱6由包覆支撑本体 部21支撑,同时在圆周支撑部212的部位在上述内柱6的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得到支撑(参 照图8(B))。特别是,上述圆周支撑部212形成在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前方侧端部。对内 柱6的轴向前方侧附近沿圆周全体进行支撑。另外,通过上述圆周支撑部212,在开放空隙 部S的轴向后侧支撑上述内柱6,可以提高上述开放空隙部S内的支撑刚性。接着,说明本发明的主要构成部件的组装。上述外柱2的紧固部22的两个紧固板 状片221、221夹持在上述固定托架1的两个固定侧部11、11之间,将紧固组件5的螺栓51 插通到两个固定侧部11、11调整孔13、13以及形成在两个紧固板状片221、221上的两个紧
9固用贯通孔222、222中,通过螺母52将锁定杆部53及紧固凸轮54 —起进行安装。上述紧 固凸轮54通过上述锁定杆部53的转动操作,其厚度在上述螺栓51的轴向上发生变化。接着,通过上述锁定杆部53的转动操作,在紧固组件5全体上产生紧固力,将上述 固定托架1的两个固定侧部11、11以相互夹持的方式挤压,通过两固定侧部11、11推压上 述紧固部22的两紧固板状片221、221,两紧固板状片221、221被紧固,从而使上述外柱2 的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间隔部211的间隔变窄,将安装在外柱2上的内柱6在轴向上锁定 (固定)。这时,外柱2的包覆内周侧面部21a与内柱6的外周侧面处于面接触状态,增大 了与内柱6的摩擦力,将内柱在轴向上固定。进一步,解除紧固组件5的紧固时,上述两个固定侧部11、11的间隔开放,同时两 个紧固板状片221、221的间隔也开放,外柱2对内柱6的锁定逐渐变弱,内柱6进行向轴向 的移动,可进行伸缩调整,同时外柱2相对上述固定托架1的两个固定侧部11、11的调整孔 13、13与上述紧固组件5的螺栓51 —起上下运动,可进行倾斜调整。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上述外柱2的包覆支撑本体部21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并遍及大 致全体隔开的间隔部211,所以,通过包覆支撑本体部21紧固内柱6的外周进行固定时,可 使沿着上述间隔部211的轴向从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水平直径方向两侧对内柱6的外周 进行紧固的推压力P、P、…沿轴向大致相等地均勻化(参照图5(A))。这样,可抑制紧固力 沿着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向偏置。另外,间隔部211宽度方向(与包覆支撑本体部21水平直径方向为相同方向)两 侧的间隔端缘211a、211a以及两个紧固板状片221、221不会偏离地接近,而是相互平行地 接近。这样,可进一步稳定外柱2对内柱6的固定,进一步强化其紧固力。进一步,从上述外柱2轴向端部形成臂部A,在臂部A上形成朝向上述外柱2的轴 向外方突出的两根岔开的双叉臂状部3,在该双叉臂状部3之间设有与双叉臂状部3 —体形 成的连接部4,因而,可以加强遍及间隔部211轴向全长隔开的部分的强度。换句话说,借助 于与上述外柱2 —体连接的左右两侧的双叉臂状部3和在该双叉臂状部3 —体形成的连接 部4,如图5(B)所示,构成大致构架状的骨架结构体,从而可充分地进行加强,提高转向装 置整体的刚性。因此,通过提高转向柱的倾斜 伸缩位置的固定时的刚性,可提高转向操作感觉。 另外,借助于外柱2的包覆支撑本体部21和臂部A的连接部4,对内柱6以及转向轴100进 行支撑,可沿轴向更稳定地支撑内柱6及转向轴100(参照图5(A))。另外,由于在包覆支撑本体部21的轴向前方端部部位形成内壁面沿圆周面连续 的圆周支撑部212,所以,提高了外柱2对内柱6的支撑刚性,提高了方向盘的操作感觉。进 一步,在上述开放空隙部S中,通过轴向前方侧的连接部4与轴向后方侧的包覆支撑本体部 21可转动地支撑着转向轴100,因此,对转向轴100可沿轴向更稳定地支撑着,使其能平滑 地进行伸缩调整。
权利要求
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宽度方向两侧具有固定侧部的固定托架;自由摆动地安装在该固定托架上的外柱;臂部;内柱;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臂部及所述内柱上的转向轴;以及紧固组件,所述外柱包括以大致中空圆筒状形成的包覆支撑本体部、沿着该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形成的间隔部及在该间隔部的宽度方向两侧位置形成的两个紧固板状片组成的紧固部,所述臂部由在所述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前方侧且朝轴向外侧以大致双叉状延伸的双叉臂状部和形成在该双叉臂状部之间的连接部构成,所述内柱由所述外柱包覆支撑,同时,所述转向轴由所述连接部轴支撑,所述紧固部的两个紧固板状片配置在所述固定托架的两个固定侧部内,同时,经由所述紧固组件自由紧固地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臂部的双叉臂状部上设置有 作为倾斜旋转中心的枢轴支撑部,在所述连接部上以与所述包覆支撑本体部同轴的方式设 置有轴承部,在所述外柱、所述双叉臂状部及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开放空隙部,所述转向轴 由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内柱上的上轴和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连接部上的下轴构成,并 且,以沿着轴向彼此自由滑动的方式嵌合地接合,将所述上轴的轴向前方端部与所述下轴 的嵌合部位设置成使其位于所述开放空隙部中,所述内柱的轴向前方端部在所述开放空隙 部的部位沿着轴向自由地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遍及所述包覆支撑本 体部的轴向全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从所述包覆支撑本体 部的轴向一端侧到另一端侧残留一部分地形成,同时,在所述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另一 端形成有内壁面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圆周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叉臂状部以间隔从所 述外柱的轴向端部向轴向外方逐渐扩大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柱的直径方向下 部,安装有插入所述间隔部内并且自由滑动的止转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部上形成有 所述紧固组件用的紧固用贯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部的下端 面上形成有所述紧固组件用的导向槽。
全文摘要
一种能提高转向柱的倾斜·伸缩调整的定位后的固定状态时的刚性,抑制其晃动,提高转向操作感觉的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托架;外柱;臂部;内柱;转向轴以及紧固组件。上述外柱由包覆支撑本体部、间隔部及紧固部构成。上述臂部由在上述包覆支撑本体部的轴向前方侧且朝轴向外侧以大致双叉状延伸的双叉臂状部和在该双叉臂状部之间形成的连接部构成。内柱由上述外柱包覆支撑,同时,转向轴由连接部轴支撑。紧固部的两个紧固板状片配置在固定托架的两个固定侧部内,同时,通过紧固组件自由紧固地连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B62D1/18GK101850785SQ2010101490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0日
发明者佐藤庆之, 竹泽直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